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guān)注“陪寶寶寫日記”。
很多小孩子,在外面很獨立,啥事都能自己干,但一到媽媽身邊,就變得特別有依賴性了。很多媽媽覺得,自己幫孩子理所當然的,畢竟“還是個孩子”,其實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我朋友露露,就遇到了這個問題。
前兩天幼兒園的運動會,露露4歲的兒子也參加了。小朋友們在運動場上進行了健身操表演,隨后又開始了30米跑競賽。結(jié)束之后,露露的兒子跑了一身汗,跑到家長休息區(qū)沖著露露大喊:“媽媽,我渴了!”
露露連忙拿出小水壺遞給兒子。喝夠了水的孩子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繼續(xù)看熱鬧,一邊看一邊說:“媽媽,我想吃水果?!甭堵队帜贸銮谐闪藟K的水果,一個一個用小叉子喂起孩子來。蘋果吃了幾塊孩子又說要吃芒果,露露趕緊又換了一個保鮮盒拿了出來。
幼兒園王老師在旁邊看到這一切,覺得還是應(yīng)該找露露聊一聊。要知道,露露的兒子在班里是一個妥妥的小男子漢,平時非常樂于幫助同學,搬椅子、擦桌子,什么樣的活都愿意沖到前面來干??墒菫槭裁磱寢屢辉谏磉叄屯耆儤恿四??
王老師拉著露露來到一邊,給露露講了一下孩子的日常表現(xiàn),并且告訴露露,孩子的自理能力其實是很強的,如果父母事事包辦,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獨立性。而且,孩子很容易認為這一切都是理所應(yīng)當?shù)模瑢Ω改覆]有感恩之心。
通過王老師的話,露露意識到了,自己眼里的兒子還是那個什么都需要幫助的小奶娃,然而他其實已經(jīng)是一個能做很多事情的小男孩了。如果自己還是凡事都做好了送到孩子嘴邊,會不會養(yǎng)出一個“媽寶男”呢?想到這里露露堅定決心,以后一定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其實在我們身邊,像露露這樣的媽媽爸爸,尤其是爺爺奶奶有很多,他們總是忽視孩子已經(jīng)長大的現(xiàn)實,覺得孩子始終只是那個懷抱里的小小嬰兒,凡事都需要家長的照料。殊不知,家長做得越多,孩子的成長就越慢??!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要如何逐漸放手,讓孩子學會獨立呢?
第一、認清孩子的成長規(guī)律,分階段讓孩子學會照顧自己和家人。
2歲時,孩子的大運動發(fā)展已經(jīng)完成,精細運動發(fā)展正在進行,這一階段可以鍛煉孩子收拾玩具,既養(yǎng)成了好習慣又鍛煉了手部精細動作,一舉兩得;三歲時,完成自己獨立吃飯,疊衣服;四歲時可以開始學習收拾碗盤,分類整理自己的圖書……每一個年齡段都有可以學習的事情。
培養(yǎng)孩子獨立,其實也是培養(yǎng)了孩子的責任感,讓孩子認識到他并不是全家的中心,家人們與他是一樣重要的,他得到了照顧,他也需要照顧家人。這種獨立性的鍛煉,對孩子自理能力及共情能力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好處。
第二、多表揚孩子。
如果孩子學會了某樣家務(wù),即使剛開始做得不太好,也要多鼓勵孩子。本來孩子做得不夠好他也是知道的,心里會有一定的挫折感,如果家長再批評,會降低孩子的積極性。
第三、家長要學會示弱。
總是習慣替孩子操心的媽媽們要學會示弱?!皨寢屘岬臇|西太多了,寶寶幫媽媽提一個吧”、“媽媽太困了,今天寶寶自己洗襪子吧”……媽媽并不是超人,要讓孩子知道有很多事情父母是做不到的,通過示弱讓孩子學會心疼家長。
第四、時刻注意安全。
雖然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很重要,但是孩子的安全也要時刻注意,絲毫不能因為孩子長大了就忽視了。不要讓孩子過早地接觸刀具、強調(diào)熱水的危險等等,作為安全保護措施,要強調(diào)在先。
來源: 陪寶寶寫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