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后面還有3句話,不妨替老人看看
凡是學習中華文化的,都肯定接觸過俗語。這些俗語不但朗朗上口,容易記憶,也蘊含著豐富的學識和生活經(jīng)驗。其中,就有對于一個人的不同人生階段的建言。
當一個人年過半百的時候,就得轉(zhuǎn)變一下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和行事方式了。畢竟一個人如果還年輕,還是年富力強的時候,那就應該為了自己的人生,為了社會的發(fā)展,去做一番努力。
但是過了中年的階段,基本上也就到了人生的穩(wěn)定期,這時候就得好好考慮家庭以及自己的下半生。拼搏的時候已經(jīng)過去了,接下來就要安穩(wěn)地過自己的下半輩子。
“五十不交錢,六十不交言”這兩句俗語,就是對年已半百的人的建言。為何說“五十不交錢”呢?這不是不上交自己的錢財?shù)囊馑?,“交”的意思是交往,也就是說活到了五十歲了,就不要再像以往那樣看重錢財了。
年輕時,因為生活的需要,得去盡力掙錢,得為了錢財而奮斗。但是到了五十歲,自己的事業(yè)基本上已經(jīng)定型了,要再上升也很難了,因此錢財要看淡。
“六十不交言”指的是到了六十歲,已然步入晚年。一個老人要心平氣和,否則會不利于身體健康。要知道,人老實際就是身體器官衰老了。所以對于一個老人來說,身體是最重要的。如果這時候還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論,和別人有口舌之爭,不但不利于身體健康,也失了一個老者應有的穩(wěn)重。
那么除了對五十歲和六十歲的人的建言,還有沒有更大一些年齡的建言呢?有的,那就是“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九十不留坐”。
所謂“七十不留宿”指的是到了七十歲,身體已經(jīng)大不如前,這時候就得早起早睡,而且還不能在外留宿。畢竟對于一個老人來說,必須睡得舒適,保證良好的睡眠。留宿在外,哪有家里那張自己的床睡起來舒服呢?
“八十不留飯”不是指到了八十歲就不吃飯了,而是說八十歲的人的消化系統(tǒng)已經(jīng)大不如前,不能吃得多,也不能吃得太好。更何況病從口入,對于一個八十歲人來說,即使是小病小痛也是很難熬的,因此要十分注意飲食。
“九十不留坐”的意思就是親朋好友的家里,或者一些宴會聚會不需要為老人留座位了。對于九十歲的人來說,腿腳大多已經(jīng)不好,而且需要經(jīng)常休息。無論是上親戚家串門,還是參加宴會宴席,都不再適合不良于行,需要多點休息的老年人了。因此才有“九十不留坐”的說法。
人貴自知,對于自己的身體素質(zhì)和狀況,一定要保持警覺。對于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就更加要注意,什么年齡應該有什么樣的處事方式,自己一定要心里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