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香港股市歷史
1965年香港股災是香港股市于1960年代的第一次股災,主因是廣東信托銀行擠提事件。恒生指數(shù)在這次股災跌了四分之一。

著1960年中華煤氣的上市,以及1961年怡和洋行與九龍巴士的上市,再加上因中國大陸的三年困難時期,大量新移民涌入,導致香港股市及香港樓市出現(xiàn)不健康的繁榮現(xiàn)象。雖然在1961年6月14日爆發(fā)廖創(chuàng)興銀行擠提,1個月后董事長廖寶珊受打擊因腦溢血猝亡,但由于樓市股市互相追逐,成交額創(chuàng)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的新高,然而卻隱伏了香港銀行體系的危機。自恒生指數(shù)于1964年7月31日以100點為基數(shù)起,曾于1965年1月29日上升至103.53點,半年內只上升3.53%,已顯示出市場的憂慮。

在1965年1月26日,小型銀行明德銀號發(fā)生擠提,到1月30日因對地產(chǎn)放款過度宣布破產(chǎn)。而于2月6日,廣東信托銀行同樣發(fā)生擠提,不出兩天,2月8日宣布全線停業(yè)。當天下午即波及多間華資銀行,包括當時最大華資銀行恒生銀行,以及廣安銀行、道亨銀行、永隆銀行等銀行,并繼續(xù)蔓延至遠東銀行及廣安銀行,并波及澳門。香港政府即時安排由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無限量出資支持恒生銀行、遠東銀行及永隆銀行,渣打銀行則支持道亨銀行及廣安銀行。事件到2月10日暫時平息,廣東信托銀行最后亦宣布破產(chǎn)。
965年1月29日103.53點下跌到11月30日77.95點,跌幅達24.71%。1967年香港股災是香港股市于1960年代,繼廣東信托銀行擠提事件出現(xiàn)的另一次股災。恒生指數(shù)由1965年11月30日77.95點開始回升,1
然而,市面謠言仍然針對恒生銀行。同年4月5日,恒生銀行于一天之內失去六分之一的總存款,至4月10日與匯豐達成協(xié)議,以5100萬港元出售51%股權予匯豐,擠提潮即告平息。當時全港最大華資銀行即變?yōu)橛①Y匯豐的附屬公司,事后引起各方議論。同年11月25日由邱德根創(chuàng)辦的遠東銀行再次遭到擠提,匯豐應財政司要求,宣布對該行作出無條件支持,直到1969年該行被萬國寶通銀行收購為止。1966年9月15日,匯豐根據(jù)財政司的命令接管有財政困難的有余銀行,由于這次金融風波,恒生指數(shù)由
1966年2月28日升至85.81點已是當年最高點,市況并無復元之象,之后輾轉反覆下跌。1966年5月中國爆發(fā)文化大革命,繼而于1967年引發(fā)六七暴動,令香港市民一時人心惶惶。加上有謠傳指解放軍要越過深圳河驅逐英國勢力解放香港,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第一次移民潮,大批外藉人仕以至世家子弟均大力拋售股票物業(yè)離港,制造大量財富轉移。香港證券交易所曾兩次宣布停市共10天。1967年8月31日,恒生指數(shù)報58.61點,創(chuàng)出有恒生指數(shù)以來最低紀錄,由1966年高點計算跌幅31.70%,如計及銀行擠提潮之前的跌幅,達43.39%。由于當年只有香港證券交易所,市場參與者以外藉人仕及所謂高等華人居多,一般普羅市民極少參與,加上年代久遠,所以較少人提及。
Stock ExchangeLimited)開業(yè),1972年1月5日由陳普芬等人創(chuàng)辦的九龍證券交易所(The Kowloon StockEx
1973年香港股災是香港股票普及化后第一次股災,亦是香港股市史上最大規(guī)模的股災,恒生指數(shù)于一年內大跌超過九成,數(shù)以萬計的市民因此而破產(chǎn),甚至自殺。多間證券交易所成立 1969年由李福兆先生牽頭的一群華資經(jīng)紀暗中籌備一間華人的股票交易市場遠東交易所(The Far EastExchangeLimited),并于12月17日開業(yè),由此開始了普羅市民參與證券及股票買賣,當時恒生指數(shù)于12月29日創(chuàng)下160.05當年新高,其后股市節(jié)節(jié)上升,1971年9月20日創(chuàng)下406.32新高位,不足兩年上升1.5倍。其后兩間以華人為主要對象的交易所先后成立,1971年3月15日由當時的金銀業(yè)貿(mào)易場理事長胡漢輝等倡議的金銀證券交易所(The KamNga
nchangeLimited)成立,1970年1月20日由新界領袖陳日新創(chuàng)辦的亞洲證券交易所在香港注冊成立,并計劃在1973年2月18日正式開業(yè)。為了阻止更多的證券交易所成立,政府公布《1973年證券交易所管制條例》(TheStock Exchange ControlOrdinance),重罰經(jīng)營未經(jīng)認可的交易所之人士及抑制證券交易所之增加。至此四會并存的局面形成,并維持至1986年四會合并為止。可見當年證券及股票市場發(fā)展之熾熱。[編輯] “置地飲牛奶”事件
牛奶公司控制權,即所謂“置地飲牛奶”事件:置地以兩股面值五元現(xiàn)金,交換牛奶股東手上一股面值七元五角的股份,雙方于報章上作出廣告戰(zhàn),一時成為市場焦點。市上又有傳外資利獲家集團利用香港市民對股市的認識不足,作出財技在市場制造炒風,即所謂“過江龍飽食遠揚”事件。而由于當時對于公司上市監(jiān)管不足,大量空殼公司上市混水摸魚,最典型例子莫過于有“香港黐線”之稱的香
恒生指數(shù)由406.32調整至1972年1月27日的323.95后,繼續(xù)扶搖直上,到年尾12月29日上升至843.40,不足一年時間上升1.6倍,其間多種現(xiàn)時的藍籌地產(chǎn)公司上市,值得一提的是華資地產(chǎn)五虎即長江實業(yè)、新鴻基地產(chǎn)、恒隆地產(chǎn)、合和實業(yè)、大昌地產(chǎn)。當中以長江實業(yè)及新鴻基地產(chǎn)發(fā)展最為遠大,前者后來多次挑戰(zhàn)英資地位,后者超越置地成為全港最大型地產(chǎn)公司。1972年10月30日并發(fā)生香港開埠以來最大規(guī)模的收購戰(zhàn):英資置地與牛奶公司主席周錫年爵士及華資地產(chǎn)商華懋王德輝爭
奪港天線上市。 [編輯] 股市大跌進入1973年,市場繼續(xù)瘋狂,于3月9日高見1774.96,于三個月內再上升1.1倍,政府為冷卻股市,曾出動到消防員以消防條例禁止股民進入華人行買賣股票,即所謂的“消防員到交易所救火”。同時市場出現(xiàn)一些如“魚翅撈飯”、股民辭工全職炒股、“鮑魚煲粥”、“用老鼠斑制魚蛋”、“用大牛(港幣500元鈔票)點煙”等瘋狂現(xiàn)象,而牛奶收購戰(zhàn)進入高潮,置地利用股民對股市知識缺乏,宣布一送五紅股,當年股民沒有“除息”、“除權”的概念,不知送紅股實乃數(shù)字游戲,爭相搶購,加上當年股票過戶需時,凍結大量置地股份造成市場假象,曾經(jīng)由12元,炒至歷史新高67元。當置地除權時股價調整至六份之一,再加上市場出現(xiàn)假冒合和實業(yè)股票,擔心所持股票成為廢紙引起市場恐慌。4月4日稅務局突然在各大報章刊登“買賣股票之盈利須納利得稅”,人心更加不安。
時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正與英國討論有關香港主權的問題,1981年,會談陷入僵局。恒生指數(shù)結果在該年與翌年共下跌達63%。隨著1976年10月“四人幫”被捕標志著文化大革命的結束,1977年10月鄧小平復出,1978年2月提出四個現(xiàn)代化,使恒生指數(shù)打破1976年至1977年的牛皮悶局。由1978年低點383.4點起計,到1981年7月17日1810.20點,短短三年上升3.7倍。到由于前景看好,使香港地價節(jié)節(jié)上升,引發(fā)眾多財團爭奪持有土地的上
踏入1974年中東發(fā)生石油危機,香港實施燈火管制,和記洋行受到股災波及,由高點44元,下跌至1元多,1975年9月,和記國際召開股東大會,董事局要求股東供股以解除公司的財政危機,但被匯豐銀行所代表的股東所否決,而債權人則正循法律途徑要求清盤。在無可選擇的情況下,董事局被迫接受匯豐銀行的建議,由匯豐銀行注資1.5億港元收購和記國際33.65%控股權,匯豐銀行成為和記國際的大股東,由“公司醫(yī)生”的韋理(W.R. A. Wyllie)入主整頓。1974年12月10日恒生指數(shù)下跌至150.11,跌幅達91.54%,只及1969年時的水平,而1774.96的高位則要待1981年7月17日的1810才略為打破,其后再跌回其下,要待1986年四會合并及推出恒生指數(shù)期貨及引入外資經(jīng)紀行才正式站穩(wěn)其上。1981年香港股災是香港于1980年代的第一次股災。
當市公司,其佼佼者有李嘉誠收購和記黃埔、船王包玉剛收購九龍倉、及置地收購電話公司及香港電燈。[編輯] 英資華資爭霸戰(zhàn) 和黃易主自匯豐接管和記洋行并改組為和記黃埔后,匯豐一直物色財團接手,為報答李嘉誠放棄收購九龍倉,匯豐投桃報李順水推舟,于1979年9月25日宣布以每股$7.10出售22.4%和記黃埔,開始打破英資主宰香港經(jīng)濟的地位。九倉爭霸戰(zhàn)1978年初,李嘉誠不動聲色,悄悄收集九龍倉股份,到達18%時已超過怡和及置地控制的股權,引起怡和高層注意,遂由匯豐出面,要求李嘉誠退讓。為求與匯豐友好的船王包玉剛促成收購和記黃埔,李嘉誠遂將手上九龍倉股份轉讓予包玉剛。事后包玉剛宣布持有20%九龍倉,并作長線投資。1979年,怡和高層發(fā)現(xiàn)包玉剛持股量上升至接近30%,遂主動邀請包玉剛及二女婿吳光正進入董事局,雙方矛盾日深。1980年6月20日,置地乘包玉剛離港,宣布建議增購九倉股份至49%,條件是兩股作價$12.2置地股份加一股面值$75.6債券換取一股九龍倉股份。包玉剛即時回港應戰(zhàn),動用22億現(xiàn)金,以每股$105.0,收購九龍倉至49%。事后發(fā)現(xiàn),置地的收購建議純屬煙幕,手持的九龍倉股份均售予包玉剛,后人以“船王負創(chuàng)取勝,置地含笑斷腕”作結。
作。1981年,當時的商界年青領袖李鵬飛曾率領當時香港的工商界精英組成“年青才俊團”前往北京提出有關建議,但遭鄧小平否定。鄧認為中國必須整體收回香港。1982年9月22日,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乘福克蘭戰(zhàn)役大勝阿根廷之威,到北京提出“以主權換治權”,圖延續(xù)對香港的管治。結果被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斷然拒絕,戴
置地搶購公用股英資怡和不甘雌伏,決定放手大干重振雄風,由置地進行多項地產(chǎn)發(fā)展計劃,更收購大型公用上市公司。1981年12月收購34.9%電話公司股權,1982年4月收購34.9%香港電燈,導致債臺高筑,結果1983年3月將電話公司股權售予英國大東電報局,1985年2月,將香港電燈售予李嘉誠的和記黃埔。[編輯] 爭購土地資源除上述大型收購戰(zhàn)之外,亦有規(guī)模較小的收購合并發(fā)生,主要是地產(chǎn)公司收購擁有土地的公司,如1979年佳寧收購美漢置業(yè)上市、1980年恒隆集團收購淘化大同(即現(xiàn)時的恒隆地產(chǎn))、1981年新鴻基地產(chǎn)收購九龍巴士,同年爆發(fā)鷹君地產(chǎn)主席羅鷹石第三子羅旭瑞以百利保名義狙擊中華巴士等。市面上亦出現(xiàn)炒樓狂潮,據(jù)事后計算,當時樓價的供樓負擔比率(即供樓支出占大學畢業(yè)生收入的比重)曾高達180%,換句話說是用近乎收入的一倍才能夠供樓。加上1981年7月17日銀行公會宣布7月21日儲蓄存款利由11厘加至12厘,樓市泡沫一戮即破,恒生指數(shù)亦由當日開始下跌。[編輯] 政治大震蕩1980年代初,英國向中國提出分拆香港的“主權”及“治權”的建議,得到不少香港傳統(tǒng)上流社會的政治及商界精英支持。傳統(tǒng)英國資金的商業(yè)力量,如匯豐銀行、怡和洋行,亦曾參與游說
工卓爾夫人在人民大會堂外跌了一跤,香港股市亦隨之大跌,到12月2日恒生指數(shù)跌至676.30點,由高點計算下跌了62.64%。地產(chǎn)及金融危機地價亦以插水式下跌,一幅九龍灣的工業(yè)地皮,由投標價一億五千萬下跌到剩下一千五百萬,下跌九成。資產(chǎn)下跌導致大量高價搶地的公司陷入危機,除置地外,最觸目者首推陳松青的佳寧集團,延至1983年9月10日清盤。之后更引發(fā)港元危機及銀行風潮,1983年9月恒隆銀行擠提及被港府接管(后并入道亨銀行),同年10月新鴻基銀行擠提(后改組為港基銀行,即富邦銀行(香港)),1985年6月海外信托銀行(后并入道亨銀行)及工商銀行(后并入大新銀行)突然停牌及被政府接管,由于海托及工商屬上市公司,股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打擊對股市信心。事件余波導致1986年嘉華、永安、友聯(lián)、康年等銀行先后易手或被兼并。怡和震蕩1984年3月28日,即離中英達成協(xié)議半年,出現(xiàn)戲劇性的場面。當日本是和記黃埔公布業(yè)績之日,李嘉誠于開市前宣布,每股和黃派發(fā)現(xiàn)金紅利$4,總值20億,這本應是利好消息。然而怡和集團于當天宣布遷冊百慕大,即時引起市場恐慌,恒生指數(shù)翌日下跌5.8%。由此眾多上市公司爭相效尤,紛紛申請遷冊。事后有人認為,怡和此舉是有意搞小動作,對香港及中國投下不信任票,有意給中國帶來政治壓力,因而得罪有關人仕,種下日后業(yè)務久沉不起的遠因。
市由1984年底1200.38點起步,上升至1987年10月1日3949.73點,不足三年上升2.3倍。[編輯] 新發(fā)財取代舊世家 鯨吞會德豐會德豐原本華商張祝珊后人張玉良及猶太世家馬登家族為兩大主要股東,兩家多年來每多爭執(zhí),本已貌合神離,由于看淡香港前景,兩者均有退股之意。1985年2月14日下午會德
從1982年12月到1984年9月,中英就香港前途問題草簽之前,香港股市便在676點至1000點之間反覆上落,香港股市很大程度上受到九七問題的影響而波動,香港股市的投資者就在政治風中惶煌不可終日。股市沒有明顯下跌,但只能一直在低位反覆爭持,直至1984年9月26日《中英聯(lián)合聲明》草簽,12月19日正式簽署為止。1987年香港股災是1987年10月期間,由紐約華爾街引發(fā)的全球股災,導致香港股市下跌的事件。恒生指數(shù)在這次股災一共跌了四成。1984年中英簽署中英聯(lián)合聲明后,香港的政治前景轉趨穩(wěn)定,樓市及股市在1985年至1987年中節(jié)節(jié)上升。但1987年10月16日星期五,紐約道瓊斯工業(yè)平均指數(shù)突然大幅下跌。亞洲股市在隨后的星期一(10月19日)出現(xiàn)恐慌性拋售,香港恒生指數(shù)在當日下跌超過400點。在此情況下,當時的香港聯(lián)合交易所主席李福兆,在獲得當時財政司同意下,宣布香港股市停市4天,至10月26日重新開市。這是全球主要股票市場中唯一停市。結果10月26日當日,恒生指數(shù)再下跌超過1100點。自香港九七問題塵埃落定,股市樓市回穩(wěn),尤其是在每年限制供應不多于五十公頃土地,使各財團意識到土地資源買少見少,最直接的爭奪方法自然是收購持有土地的上市公司。除李嘉誠收購香港電燈外,船王包玉剛再下一城,吞并四大洋行之一的會德豐;市場更出現(xiàn)惡意狙擊收購戰(zhàn)。
股豐突然停牌,宣布新加坡富商邱德拔已由馬登家族手上收購13.5%投票權的股票,同時提出以A股$6B股$0.6(A股面值相當于B股5倍,但具有相同的投票權)全面收購建議。張玉良認為被馬登出賣,故將股權轉讓予包玉剛,并要求完全控制會德豐,不容對手反收購。2月16日,包玉剛屬下九龍倉宣布以A股$6.6B股$0.66全面收購會德豐,并聲稱直接間接持有34%投票權的會德豐股票。2月19日邱德拔將收購價提高至A股$7B股$0.7。由于聯(lián)合企業(yè)持有會德豐6.8%,2月25日包玉剛宣布以$11收購聯(lián)合企業(yè),2月26日宣布提高收購價至A股$7.5B股$0.75。3月15日,包玉剛已持有起過50%的會德豐投票權,同日邱德拔宣布接受包玉剛收購建議。由于包玉剛奪會德豐及其屬下七間上市公司,成為擁有最多上市公司的財團之一。股壇狙擊手劉鑾雄自愛美高上市后,由制造業(yè)漸轉型為金融及物業(yè)投資。1985年11月狙擊莊氏家族能達科技,后由原股東高價回購,略有所獲;1986年2月由馮秉芬及李福樹兩大世家持有的華人置業(yè)及屬下中華娛樂發(fā)生內閧,雙方發(fā)生爭奪戰(zhàn),劉氏后來居上,5月奪得控股權;同年7月劉氏企圖染指李兆基屬下恒基地產(chǎn)持有的中華煤氣,吸引大股東高價增持,12月以高價拋售獲利。李福兆將手上持有東亞銀行售予劉氏,市傳為下一個狙擊目標,股價被搶高,劉氏高價套現(xiàn)而去。1987年3月劉氏聯(lián)同麗新集團狙擊嘉道理家族的大酒店,7月由第三者高價接手劉氏手上股份,不單獲利甚豐,并僥幸減低三個月后股災帶來的損失。[編輯] 股市大躍進
000,只要恒生指數(shù)下跌超過300點(每點$50),期指按金便全部報廢并要補倉。1987年10月時,未平倉合約起過八萬張,只計按金值已超過12億,面對數(shù)以十億計的金融風險,期交所的保證公司股本只有1500萬元,結果在一場突如期來的大跌市中泥足深陷。超級大供股 1987年9月14日,李嘉誠長江實業(yè)集團宣布有史以來最龐大集資計劃,旗下
四會合一自1975年政府提出四家交易所合并的構想,1980年香港聯(lián)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用意是取代四會地位,1986年3月27日四家交易所宣布結束營業(yè),4月2日香港聯(lián)合交易所正式開業(yè)運作。聯(lián)交所的開業(yè)吸引了海外資金及經(jīng)紀、投資銀行等,華洋之間的實力本已逆轉,但交易所仍舊由以李福兆為首的華人主導,外資最終以1987年股災停市發(fā)難。指數(shù)期貨 早在1976年由金王胡漢輝成立“香港商品交易所有限公司”(The Hong Kong CommoditiesExchangeLimited),引入商品期貨交易,提供棉花、黃豆、黃金、原糖等商品期貨交易。1985年5月改組為“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HongKong Future Exchange Limited),并于5月6日推出恒生指數(shù)期貨。商品實物期貨本不為一般投資者熟悉,何況抽像的指數(shù)期貨,因此往往不知期貨市場的實際風險。由于期指長期比現(xiàn)貨高水數(shù)十至百多點,吸引外資進行“套戥倉”及“對沖活動”。套戥(arbitrage)即利用期指短暫高水現(xiàn)象,造期指淡倉同時買入相等數(shù)量的恒生指數(shù)成份股,當高水減小或平水貼水時平期指倉沽成份股。對沖(hedge)即為減低持有成份股的風險,在恒生指數(shù)高位及期指高水時造期指倉,由期指的利潤鎖著成份股下跌的風險。由于股票市場及期貨市場是由兩間不同的公司管理,便出現(xiàn)了不協(xié)調的現(xiàn)象。1987年3月4日期指曾次因為下跌超過100點而停板,但股票市場沒有停板或停市制度。由于每張恒生指數(shù)期貨按金當時只是$15
,四間公司:長江實業(yè)、和記黃埔、嘉宏國際、香港電燈,共集資103億,抽取市場大量資金,但市場視為信心的表現(xiàn),約一個月后股災發(fā)生,由于供股計劃有不可抗力條款,不可撤回供股計劃,市場驚覺李氏眼光獨到。以后每當大財團出現(xiàn)集資計劃時,往往引起市場對大市見頂?shù)你窚y。[編輯] 黑色星期一1987年10月1日恒生指數(shù)期貨創(chuàng)下3949.73點新高位后,大市在高位徘徊。10月16日星期五,恒生指數(shù)曾下跌超過100點后下午反彈,收市3783.20,下跌45.44點。晚上美國杜瓊斯指數(shù)大幅下跌91.55,觸動電腦程序沽盤,引發(fā)全球股市連鎖式下跌。10月19日星期一,恒生指數(shù)開市已下跌120點,中午收市下跌235點,全日收市共下跌420.81點,收市報3362.39,各月份期指均下跌超過300點跌停板。晚上美國杜瓊斯指數(shù)大幅下跌508點。10月20日清晨,聯(lián)交所主席李福兆咨詢了財政司、金融司及證監(jiān)專員后,宣布10月20日至23日股市及期市停市四天,以便清理大量未完成交收。10月26日星期一,恒生指數(shù)開市后15分鐘已跌去超過650點,全日下跌1120.7點,跌幅高達33.33%,是有史以來全球最大單日跌幅;期指更下跌1554點,以每點$50計,每張期指虧損$77700,導致很多期指好倉持有者無法履行合約。以八萬張未平倉合約計,共62億,遠超保證公司的承受能力,10月25日政府外匯基金及多家金融機構出資20億挽救保證公司,港府從股票及期貨交易中征費償還,當日期交所主席湛佑森及副主席李福兆宣布辭職。十月股災后,恒生指數(shù)輾轉下跌至12月7日的1876.18,由10月1日3949.73點計,共下跌52.5%。亞洲金融危機發(fā)生于1997年7月,由泰國開始,之后進一步影響了鄰近亞洲國家的貨幣、股票市場和其它的資產(chǎn)價值。此危機另一名稱是亞洲金融風暴(常見于香港).

印尼、韓國和泰國是受此金融風暴波及最嚴重的國家。老撾、馬來西亞、菲律賓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國大陸,新加坡和臺灣受影響程度相對較輕,但臺灣卻面臨著“本土型金融風暴”的威脅。日本則仍是處在泡沫經(jīng)濟崩潰后自身的長期經(jīng)濟困境中,受到此金融風暴的影響并不大。1997年,泰國經(jīng)濟疲弱,許多東南亞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和韓國等長期依賴中短期外資貸款維持國際收支平衡,匯率偏高并大多維持與美元或一攬子貨幣的固定或聯(lián)系匯率,這給國際投機資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捕獵機會。由美國知名炒家索羅斯主導的量子基金乘勢進軍泰國,從大量賣空泰銖開始,迫使泰國放棄維持已久的與美元掛鉤的固定匯率而實行自由浮動,從而引發(fā)了一場泰國金融市場前所未有的危機。之后危機很快波及到所有東南亞實行貨幣自由兌換的國家和地區(qū),香港的港元便成為亞洲最貴的貨幣。1998年8月,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開始炒賣港元,首先向銀行借來大量港元在市場上拋售,換來美元借出以賺取利息,同時大量賣空港股期貨。前者會使利率急升,導致股市下跌,從而在期貨市場獲利;同時一旦港元下跌,他們也可以同時在外匯市場獲利,可謂一石二鳥。港府于是把息率大幅調高,隔夜拆息一度高達300%,并動用外匯儲備近1200億港元(約150億美元)大量購入港股,結果炒家在8月28日期貨結算日被迫以高價平倉,損失嚴重,加上在俄國和馬來西亞同時受挫,最終炒家撤退。在此一役,香港政府動用了大量外匯儲備投入股市,一度占有港股7%的市值,更成為部分公司的大股東,一旦股市下挫聯(lián)系匯率將有可能崩潰。所以到1999年11月,港府把購買的港股以盈富基金上市,分批售回市場。

此危機迫使除了港幣之外的所有東南亞主要貨幣在短期內急劇貶值,東南亞各國貨幣體系和股市的崩潰,以及由此引發(fā)的大批外資撤逃和國內通貨膨脹的巨大壓力,給這個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海外經(jīng)驗篇 買空賣空讓香港股市玩心跳 - 市場分析 - 中金在線
恒生指數(shù)
香港富豪背后的大佬,他用千元就賺到百億,澳門賭王都曾幫他打工
大眾的幻想與群眾性的瘋狂(2002-09-12 轉多彩)
香港股市風云錄(上)
“以史為鑒”系列之二:香港股市歷史回顧和牛熊輪回啟示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