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恒言》卷十一《蘇小妹三難新郎》云,蘇東坡有個小妹,貌不甚美,卻絕頂聰慧。小妹不僅有才,而且自主擇婿,選了才子秦觀。這個故事流傳很廣,深受人們的喜愛。但歷史上是否有這樣一個蘇小妹她是蘇東坡的妹妹嗎?是否嫁給了著名的才子秦少游?
其實,蘇軾并沒有妹妹,其父蘇洵《自尤》詩載得很清楚。蘇洵寫道:“蓋壬辰之歲而喪幼女……女幼而好學……年十有八而死……”
壬辰年是皇祐四年,即1052年,蘇洵之幼女是18歲,按宋朝人的習慣,孩子生下來就算1歲,那么她應該生于1035年。而蘇軾生于1036年,應該是弟弟。蘇軾有《乳母任氏墓志銘》云:“乳亡姊八娘及軾”可知其姐名叫八娘。她是蘇家最小的女兒,蘇東坡另外還有兩個姐姐,可惜都亡于幼年。
蘇八娘16歲時嫁給表兄程之才(程正輔),婚后遭到程氏一家的虐待,兩年后便離開了人世。
蘇軾另有一堂妹叫小二娘,她是蘇軾伯父蘇渙的女兒。
可見無論是東坡的姐姐還是堂妹,都不是嫁給了秦少游。少游的妻子叫徐文美,這在他的《淮海集》卷三十六《徐君玉主簿行狀》中有記載。后世蘇小妹的形象并不是根據(jù)蘇八娘或小二娘來塑造的。
蘇小妹的故事最早見于南宋無名氏的《東坡居士佛印禪師語錄問答》,或簡稱《問答錄》,其中《的對》一則記之曰:“東坡之妹,少游之妻也。”《問答錄》是南宋說話人的底本,可見蘇小妹的故事在南宋時就隨著說話人的講話而逐漸形成,后代又不斷進行補充。此外,還有許多作品記載了蘇小妹的故事。
總之,蘇小妹的故事盡管是虛構,但民間已賦予她以生命。
馮夢龍所著《今古奇觀》上有“蘇小妹三難新郎”篇。(馮言:“兩個兒子未為稀罕,〈其實3個兒子,一子早夭,后有載述,按下不言〉又生個女兒,名曰小妹。)此故事流傳甚廣,凡俗皆知。因此大家都羨慕并欽佩蘇公有此一位文思敏捷、才學兼優(yōu)、頭額凸出之妹。而小妹與東坡嘲謔,著實精彩。東坡”未出堂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靶∶没卦唬骸笨诮菐谆責o覓處,忽聞毛里有聲傳。“亦有東坡嘲小妹眼摳”幾回拭眼深難到,流出汪汪兩道泉?!靶∶贸捌孪骂W之長云:”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然吾翻閱許多東坡與秦觀(秦少游,馮記其乃小妹夫君)著作,并無小妹其人,且更不用提聯(lián)姻之事。因為秦少游于婚夜被小妹三戲寫的委實較好,人們牽強附會,傳說日多,皆以為確有其人。正史尚無記載,那我亦閱了一些筆記小說,如《東坡志話》,元佑諸賢,都無記載,這就頗令人疑。東坡何人也!當時大才子,其故事廣為記載與流傳,連一些放蕩不羈,風流故事也不少。奈何有親妹妹沒人記?且此妹非癡非傻,還較聰慧,遠在東坡之上?我們不難想象,古代才女有多少?風毛麟角而已。美色女子倒是舉不枚舉。光易安居士何年何月乃至何日干過什么,都一一記載了下來。閨閣文章少??!獨歷史忘了小妹乎?而由五百五十年后跳出個馮夢龍來記蘇小妹?
最早關于蘇小妹記錄在《東坡問答錄》上,為陳眉公《賓顏堂秘芨》所錄,而此書已證系偽托東坡撰,序為萬歷辛丑九月,大概與馮夢龍同時,去蘇軾也五百余載。
若按蘇門族譜,蘇軾有妹,那亦是堂妹小二娘,即蘇軾二伯蘇渙女,蘇渙有三子四女,三子名不欺、不疑、不危,即正名子正、子明、子安是也。幼女小二娘嫁柳瑾子柳仲遠,卒于元符元年。而蘇軾父親老泉先生有三男三女,子瞻、子由是小的,二女早卒,兄景山于東坡三歲亡。最小的姊姊大東坡一歲,嫁的是姓程人氏(程之才,乃東坡表兄),十九歲卒。所以東坡無妹。而馮夢龍言王介甫(王安石,天禧五年,辛酉出生,蘇洵此時年十三歲)子王雱欲娶小妹。王雱也多才,19歲中狀元,未幾死亡,少即殞命。因老泉先生與王安石政見不和,又小妹不答應,所以推辭未嫁小妹。(若論此,時小妹正謀嫁人時,約20左右,那秦少游尚小,未中秀才,且不贅言,下記)。其實蘇洵死于1066年,當時秦少游才只十七歲,并且尚未與蘇軾相識。蘇、秦初次相會是在1077年,那已是蘇洵死后十一年的事了。秦少游的妻子姓徐名文美,是曾任潭州寧鄉(xiāng)主簿的徐成甫的女兒。這在他寫的《徐君主簿行狀》里說得很明白:“徐君以女文美妻余?!鼻厣儆闻c徐文美成婚在1067年,時年十八歲。
且提大東坡一歲的姐。自嫁程家,不久即亡,(氣的老泉斷絕與程家來往,舉家遷走了,此不贅言,后詳),司馬光撰《蘇主簿夫人墓志銘》“已而,二子同登進士第,又同登賢良方正科(1061年考中,嘉佑六年。此時蘇洵只有兩子了,其余皆夭。蘇軾第三,轍名列第四,自宋以來,雖設制科取士還未有人得一,二名。只有宋初吳育才中第三名,而馮夢龍文中小妹未嫁時蘇家兩兄已為翰林院大學士,此也誤)……夫人以嘉佑二年(1057)四月癸丑終于鄉(xiāng)里。其年十二月庚子葬彭山縣安鎮(zhèn)鄉(xiāng)(今眉山縣土地公社)可龍里。享年四十八?!采?,長男景先及三女,皆早夭。幼女有夫人之風,能屬文,年十九既嫁而卒,”再過四年(1057),四月八日,程夫人亡,蘇洵《祭之妻文》說:“……我獨悲子,生逢百殃。生子六人,今誰在堂?唯軾與轍,僅存不亡?!迸c此既知東坡二十二歲時,只剩兄弟轍了。姑且費些筆墨完整的寫出蘇洵關于本文的年譜,讓蘇東坡有妹更不足信!
天圣五年,丁卯,洵19歲。
是年,蘇洵與眉山大理寺丞程文應的女兒程氏結婚。程氏時年一十八歲?!短K主簿夫人墓志銘》:“夫人姓程氏,眉山人,大理寺丞文應之女。生十八年,歸蘇氏。程氏富,蘇氏極貧?!?br>天圣六年,戊辰,洵20歲。
是年,程夫人生長女,但未滿一歲夭亡。
天圣八年,庚午,洵22歲(1030年)。
程夫人約于是年冬生長子景先(司馬光謂之景山)。
明道二年,癸酉,洵25歲(1033年)。
因此,蘇小妹畢竟是民間傳說故事,不可信。但是蘇洵這一家人,為天地靈氣所獨鐘卻是一點都不假的,蘇東坡的兒子蘇過,就是詩、文、書、畫樣樣皆精。因此,后人杜撰出蘇小妹這位才女,也是情理之中的哩。而史實上“蘇小妹”(八娘)的婚姻,并不是才子佳人之配,而是一出悲劇。據(jù)蘇洵《自尤》說,他嫁給了自己的表兄,此人姓程?!疤K小妹”婚后一年,生有一子,不幸染病,而程家不與醫(yī)治,被父親接回娘家調養(yǎng)。程家卻又以其“不歸覲”為由,奪其子,致其病情加重而亡。與傳說中相符的只有一點,就是這位“蘇小妹”被父親的夸贊,說她“幻而好學,慷慨有過人之節(jié),為文亦往往有可喜”,看來確是一位才女。而這樣的女子同樣難逃封建社會婦女的悲劇命運,實令人扼腕嘆息。蘇小妹的故事、詩聯(lián)在民間津津樂道了千百年,當人們傾倒于蘇小妹的機智時,她那份清雅伶俐,已然栩栩如生的形象就會幻化眼前,民間已賦于了她生命,而她的傳說,也將在永久的將來被繼續(xù)傳頌下去。在這里姑且“入鄉(xiāng)隨俗”,把她權作“北宋名人”之列而加辟這一主題吧。民間流傳的蘇小妹詩、聯(lián)中,由于經(jīng)歷了多個世紀的流傳,或以正傳謬,或以訛傳訛,難免產(chǎn)生諸多的不同版本,孰正孰誤,已無從考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