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對孩子的社會技能及情緒發(fā)展有怎樣的影響?吉姆·崔利斯提供了一個見證:一個叫珍尼弗的孩子,出生時即患有唐氏綜合征,被認為將會全盲、耳聾而且嚴重智障。但她的父母并未放棄,而是抓住所有可能的機會給她朗讀。4歲時,經(jīng)測試,珍尼弗智商高達111。
一個孩子,因為有每天給自己讀書的父母,命運會有很大的不同。最近的閱讀研究證明,對任何性別、種族、國籍和社會背景的孩子來說,閱讀都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在未來更成功以及生活得更幸福。“如果一定要讓孩子在幼年時學點什么,我的建議是引導孩子愛上閱讀。”中國兒童閱讀指導專家阿甲說。
人與書并不是先天相互吸引的,必須有媒介——父母、親戚、鄰居或圖書館管理員將書帶到孩子的世界。當你給孩子朗讀時,你扮演著一個示范的角色。兒童早期的能力之一就是模仿,他模仿自己聽到的和看到的。我們都發(fā)現(xiàn)了兒童對于廣告的興趣及極強的模仿能力。在此我們要向廣告商學習,銷售一種名叫“閱讀”的商品。
為什么要為孩子朗讀
讀書給孩子聽就像和孩子說話,它的好處太多了:樹立孩子的信心,帶來歡笑,拉近彼此的距離,告訴孩子信息或向孩子解釋問題,引發(fā)孩子的好奇心,激勵孩子。在朗讀中,我們還可以在孩子的腦海中將閱讀與愉悅聯(lián)系在一起,為孩子創(chuàng)造背景知識,建立詞匯基礎,同時樹立一個閱讀的典范。
每當我們給孩子朗讀時,就會發(fā)送一個愉悅信息到孩子的腦海中,因為朗讀能讓孩子把書本、印刷品與愉悅畫等號。而且,閱讀也是積累漸進的技能,這意味著,閱讀就像騎自行車一樣,為了要做好,就必須去實踐,讀的越多就讀得越好。
提到背景知識,很少有家長了解其重要性。背景知識是一項工具,通過它才能對自己所看、所聞、所讀有所理解。這也正是為什么讀的最多或旅行最多的學生往往是班上知識最淵博的學生。他們擁有大量的背景知識,因此對老師或課本所教的內容理解得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