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祖師廟的大殿有副對聯(lián):
立教開宗紫氣東來三萬里,著書傳道函谷初度五千言。
這對子概述了老子在周都生活的五十年。“立教開宗”點名了老子在中國道教史上的鼻祖地位;“紫氣東來”說明了老子的仙風(fēng)道骨和非凡的影響力;“著書傳道”是指老子寫下經(jīng)典杰作《道德經(jīng)》;“函谷初度”是指老子留下《道德經(jīng)》后騎著青牛離開周都西出函谷關(guān),不知所終。也有說他離開周都后,沿龍山西行,直至崇山峻嶺之中,青牛臥地不走,人稱伏牛山。老子在此山中歸隱修煉,有曲道:
老子歸隱修煉,
云端設(shè)廟布觀。
道德符救苦殿,
山巔畜物朔源。
群峰拔地通天,
千姿百態(tài)自然,
唐太宗御賜老君山。
老子在老君山與周都的上元宮遙遙相望。他的名言“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就出自洛河、伊河、平等河。老子的哲學(xué)是水的哲學(xué),水之風(fēng)云,水之變幻,水之能量。水是清凈的,無色無味,清明沉著,動中有靜。人最高的善行,都具有水般的品性。水是生命的源泉,水也是生命的狀態(tài)。水能在風(fēng)云的鼓蕩下洶涌,水能在地勢落差下飛騰,水更能在漩渦深潭著流轉(zhuǎn)。柔軟的水最有力,石頭和刀劍都奈何它不得?!八问?,“抽刀斷水水更流”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