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劇《山河月明》
“治隆唐宋,遠邁漢唐”這是后世對于大明王朝的評價,明朝也確實是一個偉大的時代,是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朝代。歷史大劇《山河月明》,就再現(xiàn)了明朝初年那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多少傳奇人物穿梭其中,書寫下了這一王朝的永恒史詩。
《山河月明》劇照
在“靖難之役”中,朱棣以北平燕藩之力打贏建文帝朱允炆的南軍,而君臨天下,這真是古代戰(zhàn)爭史上的一個奇跡,而取得這一成就的前提在于朱棣久經(jīng)沙場,有謀略具英明,更是有一幫誓死追隨的大將,包括在靖難中戰(zhàn)死的燕軍名將張玉、王真、譚淵等,也有幫助朱棣攻入南京并見證了朱棣登基的名將朱能、張武、張輔等,可以說朱棣麾下人才濟濟,猛將如云,這是他能成功的保證。
《山河月明》里的丘福
而朱棣發(fā)動靖難之役的首席功臣則另有其人,他便是名將丘福,丘福是安徽鳳陽人士,與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是同鄉(xiāng),他因為姓丘,與孔圣人的名字犯忌諱,在清朝被改姓邱,后代多流落于海南一帶。
丘福早年就進入行伍,而且是參加了北平的軍隊,隸屬于燕王朱棣麾下,他因為作戰(zhàn)勇猛,所以因為功勛很快就升遷到了燕山中護衛(wèi)千戶,能效命中護衛(wèi)之中,可見其個人的軍事才能是非常強悍的。
《山河月明》里的丘福
在靖難之役中,丘福的表現(xiàn)尤其優(yōu)異,甚至論功比多謀善戰(zhàn)但過早戰(zhàn)死的張玉還要多,在朱棣從北平起兵的一開始,丘福跟張玉、朱能等協(xié)同作戰(zhàn)迅速奪取并控制了北平九門,進而占領北平全城。
燕師起,與朱能、張玉首奪九門。大戰(zhàn)真定,突入子城。戰(zhàn)白溝河,以勁卒搗中堅。夾河、滄州、靈璧諸大戰(zhàn),皆為軍鋒。
《山河月明》里的丘福
在真定之戰(zhàn),丘福親率大軍攻入城內(nèi),獲得較大勝利;在白溝河之戰(zhàn),燕軍獲得大勝,當時率領軍隊直搗南軍中帳的便是丘福,此后張玉戰(zhàn)死于東昌之戰(zhàn),王真戰(zhàn)死于淝河之戰(zhàn),譚淵戰(zhàn)死于夾河之戰(zhàn),而丘福卻都能安然無恙,繼續(xù)帶領大軍向南征戰(zhàn)。
《山河月明》劇照
在夾河之戰(zhàn)、滄州之戰(zhàn)等重大戰(zhàn)役之中,丘福一直擔任的都是燕軍的前鋒,他奮勇作戰(zhàn),為朱棣大軍立下了汗馬功勞,當打到淮河的時候,他們遭遇到了以千艘戰(zhàn)艦應戰(zhàn)的盛庸,丘福和朱能選擇了避其鋒芒,悄悄的率領精兵西行二十里,從上流偷渡淮河,進而突襲,盛庸大敗,而戰(zhàn)艦盡歸燕軍所有,就這樣朱棣的靖難之軍便順利渡過了淮河。
福為人樸戇鷙勇,謀畫智計不如玉,敢戰(zhàn)深入與能埒。每戰(zhàn)勝,諸將爭前效虜獲,福獨后。成祖每嘆曰:“丘將軍功,我自知之?!?/p>
《山河月明》里的丘福
丘福是一個很質(zhì)樸也很忠貞的戰(zhàn)將,他不像張玉一樣善于謀略,但也不會像譚淵一樣殘暴治軍,他的優(yōu)勢在于作戰(zhàn)勇猛,燕軍將領之中也只有朱能可與其相比,因為丘福不善言談,也不爭功,所以燕軍每次戰(zhàn)勝之后,眾位將領爭搶功勞的時候,丘??偸锹湓诤竺?,但朱棣是個心明眼亮的主公,他經(jīng)常感嘆,丘福將軍的功勞,我是很清楚的;由此可見丘福此人品格是很高尚的,而朱棣對其也十分器重與認可。
《山河月明》里的朱棣
建文四年六月,朱棣接受谷王朱橞和李景隆的金川門獻城,遂攻入南京,繼位為帝,他大封有功之臣,丘福因功被升任為中軍都督府都督同知,并被授予了“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同時獲封淇國公,成為五位被封國公的功勛之首,子孫獲得世襲其爵位的權利,此外,丘福還獲得了特別頒發(fā)的可免死罪的鐵券。
漢王高煦數(shù)將兵有功,成祖愛之。福武人,與之善,數(shù)勸立為太子。帝猶豫久之,竟立仁宗。以福為太子太師。
《山河月明》里的朱高煦
朱棣繼位以后,每逢朝廷議事,丘福都位居功臣首位,朱棣也非常重視丘福的意見,因為在靖難之役中,朱棣第二子漢王朱高煦作戰(zhàn)十分勇猛,并且多與丘福等將軍配合,他也有奪嫡之心,而丘福感覺朱棣也喜歡朱高煦,自己也認可這位漢王,就曾多次進諫朱棣改立朱高煦為太子,但朱棣最終并沒有那么做,由此可見,丘福參與朝政的能力還是比較欠缺的。
《山河月明》里的朱高熾
朱棣后來還是冊立朱高熾為皇太子,而丘福也被授予“太子太師”,獲得東宮官屬,在永樂六年,丘福還與蹇義等受命輔導皇長孫朱瞻基,而朱瞻基是朱棣選擇的未來天子,安排丘福去擔任教導朱瞻基的職責,可以看出丘福的個人能力很被看重,朱棣也很信賴這位老將,因此當時丘福的食祿還被增加了千石之多。
《山河月明》里的本雅失里
永樂七年,朱棣派出的使臣郭驥被韃靼大汗本雅失里殺死,兩國交戰(zhàn)不斬來使的規(guī)則被韃靼所破壞,朱棣怒不可遏,遂命令丘福率軍北征,丘福擔任了總兵官,同時配帶征虜大將軍印,武成侯王聰、同安侯火真、靖安侯王忠、安平侯李遠也被派往軍中,共同率軍北伐,共有大軍十萬。
慎則勝,不慎則敗,宜整肅隊伍,觀察將士動靜,廣畫籌策,以取全勝。
《山河月明》劇照
在大軍出發(fā)之前,朱棣仍然不放心丘福,他把丘福召來,反復提醒他一定要謙虛謹慎,如果不能做好高度重視敵情就容易失敗,他希望丘福能夠規(guī)整好這支北征軍隊,并且可以穩(wěn)扎穩(wěn)打,好好謀劃,這樣才能保證打勝仗。
《山河月明》劇照
在這次北征開始,確實是“劍鋒所指,所向披靡”,韃靼的脫脫不花王、把禿王等一幫顯貴看到明軍來勢洶洶都率所部投降了明朝,朱棣知道軍隊輕易獲勝不是什么值得高興之事,再加上對丘福的了解,認為他會輕敵,因此一直在反復告誡他一定要謹慎,不能輕敵冒進,而且朱棣要求丘福在到達開平以北后,看不到韃靼敵軍的蹤跡,也要做好應戰(zhàn)的準備,不能松弛,同時要審時度勢,謹慎進軍,不能固執(zhí)不聽勸,如果沒能迅速取勝,就一定要有耐心堅持下去,尋找機會打好下一仗。
《山河月明》劇照
作為大軍統(tǒng)帥的丘??吹侥苡腥绱硕嗟捻^靼顯貴前來投降,他內(nèi)心是非常高興的,就放松了警惕,開始驕傲自滿了起來。朱棣深知此戰(zhàn)的艱難,也擔心丘福的輕敵,因此連續(xù)下了好幾道詔命,讓丘福一定不要偏聽輕信,不要認為敵軍很容易被打敗,無論如何都要盡全力,因為他們面對的是非常狡猾的韃靼騎兵,要循序漸進,穩(wěn)扎穩(wěn)打,高度重視,善于應變。
《山河月明》劇照
但是,丘福卻沒有貫徹朱棣的作戰(zhàn)主張,他率軍到達以后,就留下了大軍主力,而僅僅率領一千多騎兵冒進追敵,在臚朐河以南,丘福確實取得小勝,打敗了韃靼的游散騎兵,并且他乘勝進軍,還俘虜了韃靼的尚書一位,但卻不知是敵方的奸計。
獲其尚書一人,飲之酒,問本雅失里所在。尚書言:“聞大兵來,惶恐北走,去此可三十里?!备4笙苍唬骸爱敿柴Y擒之?!敝T將請俟諸軍集,偵虛實而后進。福不從。以尚書為鄉(xiāng)導,直薄敵營。
《山河月明》劇照
丘福向這位被捉的尚書詢問韃靼大汗本雅失里的位置,這位間諜尚書便欺騙丘福,告訴他本雅失里倉皇北逃就在距離此不到三十里的地方,丘福便信以為真,決定迅速追擊,以求活捉本雅失里,當時的眾將都紛紛反對,這一幕在歷史劇《山河月明》中也有展現(xiàn),將軍們認為這位尚書非??梢?,本雅失里的蹤跡也沒那么容易被發(fā)現(xiàn),讓丘福一定要小心,但是丘福卻聽不進意見,嚴厲斥責了提意見的將軍,貪功冒進,以致大敗。
《山河月明》劇照
眾將建議丘福等候主力大軍到達以后,打探清楚敵情以后再出軍追擊,但丘福卻一意孤行,堅持讓間諜韃靼尚書帶路;韃靼見丘福中計上鉤,便詐敗退卻,引誘丘福繼續(xù)深入,當時的安平侯李遠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韃靼的苗頭不對,建議安營扎寨,虛張聲勢,等到主力,再全力進攻,并且以皇帝朱棣的旨意來提醒丘福要謹慎出軍,另一位將軍武成侯王聰也堅決反對丘福的冒進,但丘福已經(jīng)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他已經(jīng)聽不進任何意見。
《山河月明》劇照
丘福決定派同安侯火真到韃靼敵營假意求和,然后自己再率騎兵突襲敵營,但是火真覺得這個計策不靠譜就不想執(zhí)行,丘福竟然用違命者斬來施加壓力,全軍此時再沒有勸丘福的了,但都知道此行必然兇多吉少,因此隨行將士都痛哭流涕,但也萬般無奈,只能被迫跟隨丘福攻擊韃靼敵營。
俄而敵大至,圍之數(shù)重。聰戰(zhàn)死,福及諸將皆被執(zhí)遇害,年六十七,一軍皆沒。
《山河月明》里的丘福
丘福的輕敵冒進,正是韃靼所希望看到的,韃靼大軍看到丘福完全中計,便派出大軍把丘福等率領的明軍重重包圍了,丘福、王忠、火真都在此戰(zhàn)中被俘虜,很快就被殺害了,而他們率領的軍隊也全軍覆沒,李遠和王聰率軍突入敵營殺賊數(shù)百,王聰在此戰(zhàn)中戰(zhàn)死,李遠因為馬撅被俘,但他很有氣節(jié),大罵韃靼胡虜而被殺害,此戰(zhàn)自丘福以下,包括王忠、火真、李遠、王聰?shù)戎匾獙㈩I盡皆戰(zhàn)死,明軍這一戰(zhàn)可謂損失慘重。
丘??値熡懱?,昏耄失律。不待三軍至,輒先率千馀人直抵虜營,與戰(zhàn),為虜所敗。福等皆死。負朕委任如此。淇國公丘福等率兵征勦北虜。以其久從征戰(zhàn),授以籌略,謂必能任事。乃冥頑駔復,違棄朕言,拒咈眾論。不待各軍集齊至輕犯虜營。
《山河月明》里的丘福
朱棣聞訊以后大為震怒,決定御駕親征,一雪前恥,但對于戰(zhàn)死的丘福他卻十分生氣,因為丘福確實沒有聽從他反復再三的叮囑,驕傲輕敵、貪功冒進以致喪師辱國,這是朱棣所不能容忍的,因此朱棣下令剝奪了丘福的淇國公爵位,取消了其子孫世襲罔替的權利,并將丘福的全家流放到了海南。
《山河月明》劇照
可憐的靖難之役的頭號功臣丘福,在六十七歲之際還為國征戰(zhàn),最后竟然落得個如此悲慘的下場,而且還連累了家族后世,真讓人扼腕嘆息;其實這并非是明成祖朱棣無情,他很獎罰分明,這次明軍的失敗確實有丘福很大的責任,當然這也是他自己性格的很大缺陷,更是其決策的重大失誤,以致釀成如此苦果,怎不令人惋惜呢?但令人欣慰的是,后來的南明弘光帝朱由崧為大明諸位開國功臣追贈了謚號,丘福獲得了“舒城王”的追謚,終于得到了這份遲來的肯定和恩榮,也算足以告慰老將軍一生不輟的征戰(zhàn)吧。
說好一段歷史,講好一個故事,原創(chuàng)歷史文章,請大家多多關注和支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