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魏國公徐達(dá)四子徐增壽作內(nèi)應(yīng),事敗,被朱允炆親自誅殺于左順門。守衛(wèi)金川門(位于南京城西北面)的朱橞和李景隆望見朱棣麾蓋,開門迎降。
朱棣率靖難燕軍進(jìn)入京師,于奉天殿正式登基為帝,是為明太宗,改元永樂。在明朝朱棣是第一位以宗藩“入繼”大統(tǒng)的宗王,在他之后還有成王朱祁鈺、興王朱厚熜和信王朱由檢三位宗藩承繼大統(tǒng)。
朱棣改元后,立原燕王妃徐氏為皇后。徐氏是明朝開國第一功臣魏國公徐達(dá)的長女,他秀外慧中,貞潔嫻靜,知書達(dá)理,當(dāng)年被朱元璋看中。
太祖對徐達(dá)言說:“你我相交于布衣,就把你的女兒嫁給我的四兒子朱棣吧”。徐達(dá)含淚道謝。
徐達(dá)的有四個女兒:
長女(疑傳名妙云),次女(疑傳名妙清),三女徐妙錦(《琴軒集》墓志證實(shí)),其中長女,次女和四女皆為徐達(dá)繼妻謝氏(謝翠娥)所生,三女徐妙錦為妾室賈氏所生。
徐達(dá)的繼妻謝翠娥生了三個兒子(一說兩子)和三個女兒,上文所說為朱棣作內(nèi)應(yīng)的徐達(dá)四子徐增壽也出于謝氏。
長女也就是成祖文皇帝的仁孝皇后,生長子朱高熾,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
次女被朱元璋指婚給了十三子代王朱桂,生世子朱遜煓。
四女被朱元璋指婚給了安王朱楹,無子。
徐達(dá)長女成祖仁孝皇后徐氏
只有三女兒鄭妙錦沒有嫁入帝王之家,對于他的傳說很多,她人最漂亮故事也很浪漫,甚至說她為了逃避朱棣的愛戀而選擇出家為尼。至于真假這不是本文的重點(diǎn),不再贅述和展開。
魏國公徐達(dá)一門三女都成為了朱元璋的兒媳婦,尤其是長女徐氏(妙云)更是成為了大明皇后,她的長子朱高熾及其后嗣帝王身上流淌著徐家的血脈,所謂“男封公侯,女嗣帝基”這句朱元璋在祭祀鄂國公常遇春(常遇春女為懿文太子朱標(biāo)正妃)時說的話,反而在徐達(dá)身上得以最終體現(xiàn)。
如果說徐達(dá)是明仁宗朱高熾的外祖父(明稱外大父),那么徐氏的生母謝翠娥則(來去是夢)為朱高熾的外祖母。這位謝氏和她的家族才是本文展開的重點(diǎn)。
作為明朝帝王母族的徐家,與明宗室朱家“生息與共”,一直持續(xù)到明終,可作為明成祖的岳母,明仁宗朱高熾“姥姥”,明宣宗的“太姥姥”的謝氏卻很少被人提及。
叛將謝再興:
原因是謝翠娥的父親是大明開國前的第一叛將謝再興。
公元1354年,朱元璋攻下滁州,名聲大振。他見到了當(dāng)年埋葬父母后因逃荒就與之失散多年的大嫂王氏和侄子朱文正。
朱文正年滿十八,朱元璋就做主將右都督謝再興的大女兒謝翠英嫁給了朱文正。成了侄兒親家的謝再興被朱元璋委任的諸全樞密院判,協(xié)助朱文正管理軍政。
之后朱元璋又在謝再興在外不知情的情況下將她的二女兒謝家小妹(一說名翠英)許配(賞賜)給了已經(jīng)休妻(徐達(dá)原配張氏,一說病死)的徐達(dá)作為繼妻,對此謝再興嘴上不說但心懷不滿。
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四月,朱元璋率大軍在前線與陳友諒對峙時,謝再興的心腹將領(lǐng)左總管、糜萬戶等人私下里與張士誠在揚(yáng)州進(jìn)行貿(mào)易,泄露機(jī)密以賺取利益。
朱元璋得知后將左、糜二人斬首,并召謝再興大加責(zé)備,并將左、糜二將的頭顱懸在樞密院大廳之上,變相的對謝再興的斥責(zé)和羞辱。
隨后命參將李夢庚總管諸全軍,“再興還鎮(zhèn),忿夢庚位出己上,遂叛變,執(zhí)夢庚投降士誠”。在之后朱元璋與張士誠的戰(zhàn)爭中,叛將謝再興被誅殺于戰(zhàn)場,城破后其子弟皆被殺死。
謝再興的兩個女兒也就背上了叛將之女的名頭。
謝翠娥(徐達(dá)繼妻):
二女謝翠娥的生平不詳,但自明代以來關(guān)于她的野史很多。有的說她狂妄善妒,無法無天,被朱元璋下令杖斃。還有的說謝夫人嫉妒馬皇后,被朱元璋所殺,與本文無關(guān),不做評價。
洪武二十年(1387年)冬十月,朱棣的岳母謝翠娥病逝后,朱元璋追封她為中山武寧王夫人(徐達(dá)三子徐膺緒和曾孫徐顯隆墓志記載嫡母謝氏)。
徐達(dá)與謝翠娥的大女兒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徐妙云”被朱元璋指婚燕王朱棣后,生燕王世子朱高熾,陽郡王朱高煦和王三子朱高燧(為到授封郡王年齡),也就是未來的明仁宗,明漢王和明趙王。明成祖朱棣對徐皇后感情深邃,非常信任。永樂五年徐皇后病逝后,朱棣終身不再立后。
二女兒被徐妙清指婚給了代王朱桂(年十七),婚后并不幸福在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九月丙午,冊封代王妃。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王妃徐氏生嫡長子子朱遜煓。
明史《明史·卷一百十七》朱桂傳中的所記,徐氏“驕妒”,曾虐待(鞭笞)朱桂的兩位喜愛的婢妾,時在正統(tǒng)年間,明英宗因徐達(dá)的原故,未對徐氏問罪。以致朱桂遷怒于世子朱遜煓,母子遷居外舍。
謝翠英(朱文正嫡妻):
南昌王朱文正與謝再興大女兒謝翠英的感情不詳,正史的記載幾乎沒有。
靖江王朱守謙是否是謝翠英所生存在疑問,一種說法是謝秀英一生未有生育,朱守謙是朱文正的侍女所生。
還有一種說法是朱守謙是謝秀英所生, 朱文正于公元1336年出生,其子朱鐵柱(朱守謙)則是在公元1361年出生,父子倆相差25歲。朱文正18歲娶了謝秀英,由于(成敗皆空)一直帶兵征戰(zhàn),導(dǎo)致“晚育”。洪都血戰(zhàn)后朱文正恃功而驕,率部搶掠地方,淫人妻女,被責(zé)罰后一度想投靠張士誠,朱元璋將其圈禁桐城,幸得馬皇后求情饒其一命。朱文正被朱元璋囚禁致死后,謝秀英殉節(jié),留下四歲的朱守謙。
但無論朱守謙是否是謝秀英所生,謝秀英都是朱守謙的嫡母,生育或撫養(yǎng)了朱守謙。
首先制作了一張輩份圖:
圖中謝再興女兒謝氏兩姐妹分別嫁給了朱文正和徐達(dá)。
由圖可以看出,朱守謙的祖父朱興?。ㄖ熘匚澹┖椭旄邿氲淖娓福ㄖ熘匕耍┦怯H兄弟,而朱守謙的母親謝翠英和朱高熾的外祖母謝翠娥是親姐妹。
所以:等于是朱棣娶了堂侄朱守謙的表姐徐妙云。
第一,徐達(dá)是朱元璋的兒女親家,朱棣的岳父,朱高熾的外祖父。
第二,徐達(dá)成了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的連襟(北方叫擔(dān)兒挑),朱元璋的侄孫朱守謙要向徐達(dá)叫二姨夫。
第三,徐達(dá)與謝翠娥的長女徐妙云是朱守謙的表姐,徐妙云要叫朱文正大姨夫。
第四,朱文正是燕王朱棣的堂兄(一爺之孫),又是朱棣皇后徐妙云的大姨夫,朱文正之子朱守謙既要管朱棣叫堂叔,又管朱棣叫表姐夫。
所以靖江王朱守謙既是明仁宗朱高熾的三服堂兄(太爺之孫),卻也是朱高熾的表叔。
在洪武三年四月七日,朱元璋于京師禁城大封十王,朱棣和朱守謙同在奉天殿授封,十四歲的朱棣授封為燕王,九歲的朱守謙授封為靖江王。不知朱棣如果知道相差五歲的堂侄朱守謙,未來又會成為自己的表小舅子,會是個什么樣心情。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轉(zhuǎn)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