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話秦時第五期:盜跖篇(歷史原型講解:《莊子·盜跖》)
【文章內(nèi)容已制作成相關(guān)視頻(鏈接:),感興趣的同學(xué)可以去視頻區(qū)觀看。所有文稿、錄音、剪輯都為本人獨(dú)立完成,還望大家多多支持。這是此系列第五期,后續(xù)還有五十多期,涉及大部分《秦時明月》中出現(xiàn)的歷史人物,內(nèi)容以學(xué)習(xí)歷史知識為主,基本不涉及動畫劇情,感興趣的同學(xué)請持續(xù)關(guān)注,蟹蟹各位~】
本期要說的人物就是盜跖。動畫中這個角色真的是自帶喜感,而且他從頭到尾都是支持天明當(dāng)墨家巨子,所以我本人很喜歡他,但他喜歡的卻是蓉菇?jīng)觥?/p>
盜跖這個人,在歷史上不一定真的存在。在諸子百家的論文里面,都是賢者舉例說明的對象,且基本為反面教材。而這次的講解資料主要取自《莊子、雜篇、盜跖》,當(dāng)我看完這篇,盜跖給我的感覺是一個英俊瀟灑,才華橫溢,能言善辯的形象,其氣場完全不輸孔子,里面把孔子懟得啞口無言,直接自閉了。這次就挑出一部分講,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這篇文章,很有意思。
盜跖,在秦時明月中角色設(shè)定為墨家頭領(lǐng)之一,號稱盜王之王,電光神行步獨(dú)步天下。
說完了動畫中的盜跖,再來看看史書上不一樣的盜跖。盜跖,春秋時期魯國人,大約活動于公元前580到460年之間,和上期說魯班一樣,這個時間只是個大致范圍。《莊子-雜篇-盜跖》一文中開篇介紹了一下世人眼中的盜跖:
孔子與柳下季為友,柳下季之弟名曰盜跖。盜跖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穴室樞戶,驅(qū)人牛馬,取人婦女。貪得忘親,不顧父母兄弟,不祭先祖。所過之邑,大國守城,小國入保,萬民苦之。
開篇大概介紹了一下盜跖的情況,就是一種江洋大盜的形象,這一段可能評價比較低,等會看看后面,盜跖可不是一般人,整體來看,絕對是個人才。這話意思說:孔子和柳下季是朋友(柳下季就是柳下惠,你們也許只知道他坐懷不亂,人家當(dāng)時可是魯國的大賢者。),他的弟弟就是盜跖。盜跖有小弟九千,橫行天下,侵?jǐn)_諸侯。穿室破門,掠奪牛馬,搶劫婦女。貪財忘親,先祖父母兄弟毫不顧及。所到之處,大國守城,小國退堡。百姓苦之久矣。
孔子知道這件事之后就來指責(zé)柳下惠沒管好他弟弟,自己要去給他上上課。再來看看柳下惠怎么說他弟弟盜跖的:
跖之為人也心如泉涌,意如飄風(fēng),強(qiáng)足以距敵,辯足以飾非。順其心則喜,逆其心則怒,易辱人以言。先生必?zé)o往。
看到這我就覺得柳下惠有點(diǎn)夸他弟弟的意思,說他文武雙全,能言善辯,而且脾氣不好,一不開心就要罵人,勸孔子千萬別去。很明顯,咱們的孔圣人肯定會去的,文中寫到孔子去見盜跖的時候,盜跖正在吃人的肝臟。于是孔子自報家門請求拜見。盜跖聽了說是孔子來見,不知為什么氣的要死,讓手下轉(zhuǎn)達(dá),直接稱孔子為魯國之巧偽人說:
爾作言造語,妄稱文武,冠枝木之冠,帶死牛之脅,多辭繆說,不耕不食,不織不衣,搖唇鼓舌,擅生是非,以迷天下之主,使天下學(xué)士不反其本,妄作孝弟,而僥幸于封侯富貴者也。子之罪大極重,疾走歸!不然,我將以子肝益晝餔之膳。
這段話罵的非常狠,說孔子穿的邋里邋遢,不成體統(tǒng),整天到處胡言亂語,搖唇鼓舌,搬弄是非,又不工作還大吃大喝,到處騙天下諸侯和那些讀書人,簡直罪大惡極。趕緊給我滾蛋,不然我就用你的肝當(dāng)午飯。
孔子聽了也不生氣,告訴來人說自己認(rèn)識柳下惠,能不能給個面子見一見,盜跖一聽是兄長的意思,就同意見了,見面之后,告訴孔子你講的話我聽的舒服你就能活,不然你就得死??鬃右宦犨@話嚇得瑟瑟發(fā)抖,心里就有數(shù)了,開場先一頓吹捧之詞說:
丘聞之凡天下有三德:生而長大,美好無雙,少長貴賤見而皆說之,此上德也;知維天地,能辯諸物,此中德也;勇悍果敢,聚眾率兵,此下德也。凡人有此一德者,足以南面稱孤矣。今將軍兼此三者,身長八尺二寸,面目有光,唇如激丹,齒如齊貝,音中黃鐘,而名曰盜跖,丘竊為將軍恥不取焉。
前面講了天下對盜跖的評價,兄長對盜跖的評價,這一段是孔子對盜跖的評價,雖然不怎么客觀,但由此可以得出幾個信息,孔子說盜跖高大魁梧,是個帥哥,雖然你長的帥,但名聲不好,說要替盜跖四處游走,給他封侯賜邑。盜跖還是很理性的,無情拆穿了孔子,說你只是怕死表面吹捧我而已,而且你說的這些東西也只是暫時的。
后面引經(jīng)據(jù)典,提到了堯舜,商湯,武王當(dāng)初如何偉大,后人又如何敗落。又懟孔子迷惑諸侯,追逐名利,在魯國,衛(wèi)國等各諸侯國都不受待見,說他的弟子子路本來是挺好的,后來跟他混被人剁成了肉泥。
后面文章很長,這里就不再說了,總而言之句句扎心。最后寫到:
孔子再拜趨走,出門上車,執(zhí)轡三失,目芒然無見,色若死灰,據(jù)軾低頭,不能出氣。
關(guān)于盜跖的事跡大多為傳說,這篇文章其實(shí)是道家借盜跖之口來批判孔子,也就是編造的故事而已,并不能作為盜跖的參考資料。至于歷史上的盜跖到底是什么樣這并不重要,秦時明月中的盜跖深受大家喜愛這就夠了。
最后送給大家一篇小短文,取自《莊子·外篇·胠篋(qū qiè)》
跖之徒問于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
(譯文:盜跖的門徒向盜跖問道:“做強(qiáng)盜也有規(guī)矩和準(zhǔn)繩嗎?”盜跖回答說:“到什么地方會沒有規(guī)矩和準(zhǔn)繩呢?準(zhǔn)確推測屋里儲藏著什么財物,這就是圣明;率先進(jìn)到屋里,這就是勇敢;最后退出屋子,這就是義氣;能知道可否采取行動,這就是智慧;事后分配公平,這就是仁愛。以上五樣不能具備,卻能成為大盜的人,天下是沒有的。)
總結(jié)一下就是天下諸事,均可稱道,大盜之道,盜亦有道。
關(guān)于盜跖的故事就講這些,大家如果有相關(guān)的歷史問題,歡迎留言,一起探討,共同學(xué)習(xí)。這在,我先提一出一個我的問題,現(xiàn)在大家對孔子的思想出現(xiàn)了很多不同的聲音,從如今的角度來看,不知道大家覺得文中盜跖對孔子的評判是否合理,大家怎么認(rèn)為的呢?
本期講解就到這里,喜歡的小朋友可以不點(diǎn)贊,但一定記得關(guān)注,因為后面還有很多期,期期有料,下期再會,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