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王:李明
唐太宗李世民的的14個兒子中,除李福、李治外,其余12人均死于非命?!杜f唐書》的作者談及太宗諸子,感嘆道:“子弟作藩,盤石維城。驕侈取敗,身無令名!”
唐太宗李世民的兒子們的結(jié)局: 太子李承乾:母長孫皇后,貞觀十七年謀反按律應(yīng)賜死,因太宗不舍,最后只廢為了庶人,后卒于黔州
備注:李承乾雖然謀反但是唐太宗并沒有殺他,只是被廢為庶人,歷史上唐太宗李世民非常的喜歡太子李承乾。失去了太子之位的承乾沒過多久便郁郁而終。而唐太宗對這個自己曾經(jīng)寄予厚望的愛子的離世究竟有多悲痛,今天的我們已經(jīng)很難知曉了,但是據(jù)說就在承乾去世后的這一年,唐太宗寫下了一首《秋日即目》
出生日期:武德二年(619)
去世日期:逝世日期645年1月5日
主要成就:欲圖再行玄武門之事,因下人泄密而失敗,嘗代父斷理國事,舉世稱善。
怎么死的:被廢以后郁郁而終
人物評價:唐太宗雖然作為大唐帝國高高在上的天子天可汗,但是在面對自己最心愛的兒子時,卻只如同天底下千千萬萬個最普通的父親一般對待李承乾。當(dāng)?shù)弥畛星谎ǘ群?,唐太宗煞費苦心地想要將他引回正道。哪怕后來承乾犯下了謀逆這等滔天大罪,唐太宗失望之余仍要絞盡腦汁保住他的性命。
楚王李寬:母不詳,出繼給叔父楚哀王李智云,早薨,無后
吳王李?。哄鷹钍希杆鍩叟畻铄?,永徽元年,官拜司空,授梁州都督。二年,加授太子太師。四年,因牽扯進房遺愛謀反案中,李恪被長孫無忌誣陷致死。神龍元年,李恪平反昭雪,追贈司空、并重新以親王禮改葬。
備注:魏王李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個兒子,也是和太子李承乾爭太子之位的最厲害的人。他是隋煬帝的外甥,母親是隋煬帝之女楊妃。
魏王李泰:母長孫皇后,爭奪皇位被貶后,又重新進封為濮王。永徽三年逝于鄖鄉(xiāng)縣
備注:魏王李泰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個兒子,母親文德皇后長孫氏。史載寵冠諸王,是唐太宗最寵愛的兒子。由于李泰寵祿過盛,屢次遭到眾臣的進諫。因父親唐太宗種種溺愛,讓李泰漸漸對皇位有了想法。貞觀十七年(643年),太子李承乾謀反,李泰涉嫌謀嫡,唐太宗為了達到讓李承乾、李泰、李治三個兒子共存,只好采取隔離政策,[17] 改封其為順陽王,徙居均州之鄖鄉(xiāng)縣。
齊王李佑:妃韋氏,母陰妃,貞觀十七年發(fā)動叛亂。事敗,賜死于內(nèi)省,貶為庶人。國除
蜀王李愔:母隋煬帝女楊妃。后被廢為庶人,死于流配地巴州
蔣王李惲:母王氏,妃元氏。誣告謀反,惶懼自殺
越王李貞:母燕德妃。后來與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霍王李元軌反武則天失敗,服毒自盡
唐高宗李治:母長孫皇后,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冊立為皇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長安太極殿,開創(chuàng)了有貞觀遺風(fēng)的永徽之治。李治在位三十四年,于弘道元年(683年)駕崩[2] ,年五十五歲,葬于乾陵,廟號高宗,謚號天皇大帝。
備注:唐高宗李治還有一個大的成就,那就是一手成就了女皇武則天。唐太宗的好幾個兒子都是死于武則天之手
紀(jì)王李慎:母韋貴妃,妃陸氏
江殤王李囂:母燕德妃,貞觀六年薨
代王李簡:母不詳,貞觀五年薨,無后,國除
趙王李福:母楊貴妃,貴妃之位是否為追封待考,妃宇文氏
曹王李明:母巢刺王妃,妃元氏。永淳年間,因為和廢太子李賢通謀,降封零陵王,貶至黔州。都督謝佑逼李明自殺。玄武門之變后,巢刺王妃居于宮內(nèi)撫養(yǎng)李元吉庶女歸仁縣主。歸仁縣主生母去世,太宗親寫詔令安慰縣主。
本站評價: 在中國的封建帝王時代,何止李世民如此,劉邦是個大皇帝吧,他的兒子又怎么樣?不也被呂后砍瓜切菜般收實!其后的幾次“王亂”更是使?jié)h朝元氣大傷。
康熙是大清最有作為的皇帝,也可以說康熙盛世,但是,他的兒子們,不也是相互殘殺,血流成河嗎?
中國人禮法繁復(fù),但守之者寡。真應(yīng)了那句古銘: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擴展閱讀:唐太宗李世民的兄弟是如何死的,或者說唐高祖的李淵的兒子們是如何死的,他們的結(jié)局怎么樣 唐太宗李世民一共有22個兒子,太子李建成和巢王李元吉在玄武門之變中被殺。荊王李元景因為參與了房遺愛的謀反,被高宗賜死。楚王李智云在老爹造反的時候被建成丟下落單,被陰世師砍了頭。漢王李元昌因參與李建成謀反被太宗賜死,霍王李元軌反對武則天,被殺。其他幾個有的病死有點被賜死
擴展閱讀:唐高宗李治的兒子們是怎么死的 唐高宗有8個兒子,其中武則天生了4個,蕭淑妃生了許王李素節(jié),其他三個是普通嬪妃說生。
李忠(643年-664年1月6日),字正本,唐高宗李治長子,被賜死。
李孝,唐高宗李治第二子,病逝。
李上金,唐高宗李治第三子,自盡。
李素節(jié)(648年-690年),唐高宗李治第四子 ,也是唐高宗非常喜歡的兒子??上У氖翘聘咦诹⒘艘晃话詺獾幕屎笪鋭t天,690年遭誣告,武則天勒令李素節(jié)入京,在龍門驛被縊死。以庶人禮被埋葬。李素節(jié)死后他9個年長的兒子全部被誅殺,另外4個年幼的兒子也被發(fā)配到雷州關(guān)押。唐中宗復(fù)位后他被恢復(fù)王位,他的兒子李瓘繼承其王位。
李弘(652年-675年)[1-2] ,唐高宗李治第五子,一代女皇武則天的長子,被唐高宗稱為“仁孝太子”,暴斃。上元二年(675年),李弘隨帝后出行洛陽,猝死于合璧宮綺云殿,年僅二十三歲,死因頗受爭議。高宗為此悲痛不已,破例追贈太子李弘為皇帝,謚號“孝敬”,以天子禮儀葬于唐恭陵。
李賢(655年1月-684年3月),字明允,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則天第二子,系高宗時期所立的第三位太子,被逼自盡。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則天第三子,公元710年被妻子韋后和女兒安樂公主毒害。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又名李旭輪,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則天幼子,唐中宗為其兄長。幽禁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