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梨花雨王倩
春秋時期以前,越人的歷史沒有文字記載。
?
但是,就像沒有文憑不等于沒有水平一樣,沒有文字記載不僅不影響越人梳理清楚自己的發(fā)展史,還讓這份梳理擁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越人說:很多、很多年以前,族人生活在草豐水美的寧紹平原上。后來,迫于環(huán)境變化,部族一分為三。一部分人遷入浙江西北部,一部分人遷入龍門山脈、會稽山脈、四明山脈,一部分人渡海遷入舟山群島。
遷入舟山群島的族人,又分離出來一部分遠(yuǎn)涉重洋?!斑h(yuǎn)涉”到哪里去了?還真沒有一個確切的地址。那時候畢竟沒有游輪,沒有班機,沒有網(wǎng)絡(luò),人均壽命又短。一朝分別,終生難見。
公元前11世紀(jì)中葉,周王朝建國。文王傾商,武王滅紂,華夏安定,天下歸心。周武王姬發(fā)采納“師尚父”姜子牙的建議(不采納也不行啊!這位牛人72歲高齡的時候,坐在渭水河畔直著魚鉤都能夠把姬發(fā)他爹周文王姬昌給釣上來)分封諸侯,以達(dá)到屏蕃周王室的政治目的。
周王室分封的對象有宗室子弟,有異姓功臣,有神農(nóng)、堯、舜、禹、商湯的后代。大大小小,共有七十一個國家。當(dāng)時的華夏版圖還沒有現(xiàn)在的一半大,老周家這么鋪天蓋地的分封,幾乎是全方位、無死角啦。
饒是如此,越人仍然沒有進(jìn)入老周家的法眼。東海偏僻之地,野蠻無知之人,也值得分封?越人首領(lǐng)薪火相傳,周王封疆之時已經(jīng)傳遞到允常手里。允常見周王室視其為空氣,知道暴跳如雷不如埋頭苦干。
越人與天地斗,與周邊部落斗,這么多年誰認(rèn)可了?沒有人認(rèn)可,我們也存在著。歷史是什么?歷史是人民創(chuàng)造的。我們又不是不會寫字,先整理出來一條清晰明了、高雅華貴的發(fā)展脈絡(luò)再說。
于是,越人族譜新鮮出爐:洪荒時期大禹治水,被舜帝視為胳膊、大腿、耳朵和眼睛。獲封號“伯”,獲封地夏(今重慶萬縣)。娶涂山氏女名女嬌,生下長子啟。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就是在這里發(fā)生的事情。
?
舜帝任人唯賢,胸懷坦蕩,把天子之位禪讓給大禹。十七年后,舜帝死于南巡途中。禹讓天子位于舜帝的兒子商均,天下諸侯不答應(yīng)。諸侯們紛紛離開商均,趕到禹避居的安邑(今山西夏縣)去朝見,擁戴禹正式即天子位。以安邑為都城,建立夏朝。
禹以天下蒼生為念,奔走巡視不辭辛勞。十年后,禹在南巡途中死于會稽(今浙江紹興)。夏后帝少康恐禹冢無人守護,遂將庶子無余分封到會稽,定族名“于越”。于越一族,自此興旺。
允常是一位智商、情商一流的人。既能夠當(dāng)機立斷以“圣王后裔”的名義建立越國,也清楚地知道自己遠(yuǎn)遠(yuǎn)不是周王室的對手。他對外宣布了一件事情——越國人姓騶(Zou)。騶,騶從,封建時代貴族官僚出門時候所帶的騎馬侍從。你聽聽,俺都給你牽馬墜鐙了,你還好意思對俺痛下殺手嗎?
天下既定,周王室上上下下頗有成就感??吹皆食km然擅自建國,態(tài)度也還恭謹(jǐn)。再加上山高水遠(yuǎn),路斷頭河分岔的。真要是打發(fā)人跑過去問責(zé),能不能夠活著回來都是一個未知數(shù),也就任由他自生自滅了。
允常治下的越國,生存不容易,滅亡卻是分分秒秒的事情。為什么?越國東臨大海,南向高山,西有強楚,北立悍吳。
農(nóng)耕時代,土地是國家的經(jīng)濟命脈。沒有土地就種不出來糧食,種不出來糧食就吃不飽飯?,F(xiàn)在餐桌上的山珍海味都是生活富裕以后奢侈的存在,而不是必須的存在。如果沒有五谷雜糧墊底兒,你頓頓吃山珍海味試試?奢侈品與必須品的區(qū)別,就在于一個是閑極而生,一個是保命所需。
越國土地瘠薄,又沒有能力去強取豪奪。只有埋下頭來加油干,千方百計吃飽飯。
楚國是不攻打越國的。楚國是御封大國,要找對手也得找一個門當(dāng)戶對的。勝則有利可圖,敗則不墮名聲。
楚國的對手是誰???主要是晉國。吳國可不管那一套——本來就不是講究人兒,要那些虛名干什么?螞蚱腿也是肉,先咂巴了再說!
與越王允常對位的吳國國君,是吳王闔閭。吳王闔閭是怎么起家的?吳王闔閭是派專諸殺死吳王僚,奪取王位的。吳王闔閭治下的吳國,牛叉得氣焰沖天。文有大夫伍子胥,武有“兵圣”孫長卿,教科書有華夏珍本《孫子兵法》,武器有天下第一利刃吳鉤。
公元前510年,吳王闔閭要去撩撥楚國。出征之前,準(zhǔn)備先拿越國練練手。于是,吳越第一次檇李大戰(zhàn)爆發(fā)。一仗下來,越軍大敗。吳軍縱橫越國如入無人之境,把越國少得可憐的錢糧搶掠一空。
?
吳王闔閭還不算完,繼續(xù)向越王允常索要東西。越王允常窮得除了兒子,就剩下閨女啦。萬般無奈之下,把愛女季菀嫁給了吳王闔閭的大兒子。
諸位,請大家千萬不要慣性思維,別以為“皇帝愛長子,百姓寵幺兒”這條定律套到誰身上都合適。吳王闔閭的大兒子就是一個廢物,癡、傻、呆、肥占全了。吳王闔閭每每看到大兒子都會三觀盡毀,嘆息道:“這個玩意兒是哪兒來的?”
吳楚大戰(zhàn),吳國大軍在孫長卿的指揮下氣勢如虹,長驅(qū)直入,大敗楚軍。一舉占領(lǐng)楚國國都郢城(今湖北荊州),幾乎滅了楚國。
楚國不足為患了,吳王闔閭又盯上了越王允常——這廝還真不是蓋得!忍氣吞聲吭哧吭哧干了幾年,家底又?jǐn)€厚實了。假以時日,必定咸魚翻身。心腹之患豈能留存?臥榻之側(cè)豈可容其假寐?兩個字——滅他!
吳王闔閭要滅越王允常,得師出有名??!兩個人打架還得找借口爭取輿論同情,更何況是兩個國家交兵。不管怎么說群毆也比單挑動靜大,吸睛指數(shù)高。沒有一個正當(dāng)理由,惹得人人側(cè)目實在是不太好。
吳王闔閭想出來一個妙招——強暴季菀。季菀是允常的閨女,越國是季菀的娘家。季菀受辱以后在吳國沒臉見人,必定往娘家跑。只要季菀呆在越國不回來,吳國就可以理直氣壯興兵伐越(這是一個什么混蛋邏輯)。
吳王闔閭不知道是被強大國力沖昏頭腦,還是腦袋被驢踢了。他真就這么辦了,季菀也真就跑回娘家了。但是,吳王闔閭小瞧了季菀。季菀嫁給了闔閭的傻兒子,卻沒有被熏陶傻了。
季菀貴為越國公主,自幼耳濡目染頗具家國意識。深知自己在享受日月尊榮的同時,必須承擔(dān)山海責(zé)任。眼見得吳兵伐越,季菀辭別父母啟程歸吳。踏入?yún)菄硟?nèi),當(dāng)著眾多吳、越兵將的面,一頭撞死在吳國界碑之上。
別說是在禮法端嚴(yán)的春秋時期,即使是在風(fēng)氣開明的當(dāng)下,吳王闔閭干得這件事情也是為天下人所不齒啊!越王允常忍辱負(fù)重幾十年,早已經(jīng)身心俱疲,健康狀況江河日下。愛女季菀的慘死,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吳王闔閭讓兒媳婦季菀的死弄得灰頭土臉的,心里面恨死了越王允常父女。一聽說越王允常死了,把心一橫——反正老子也里外不是人了,索性滅了越國算吧。王者為尊,強者為大。只要老子成為南天一劍,誰還敢亂嚼舌頭根子!
吳王闔閭提點兵馬殺氣騰騰直奔越國,徹底激怒了一個人。誰???越國新任國王、允常的兒子勾踐:王八蛋闔閭,你逼死了我妹妹,氣死了我爹。不但不知道悔改,反而跑過來欺負(fù)我。我要是不給你一點兒厲害瞧瞧,你還真以為我是負(fù)責(zé)打醬油的!
吳王闔閭興兵,越王勾踐迎戰(zhàn),吳越兩國第二次檇李大戰(zhàn)隆重開幕。吳國的兵士都是孫長卿調(diào)教的,要陣法有陣法,要戰(zhàn)術(shù)有戰(zhàn)術(shù)。雖然知道吳王闔閭干的事情傷天害理,累己蒙羞。但是,打仗就是打仗,你死我活來不得絲毫婦人之仁。
?
要說越王勾踐不怕吳國的精兵強將,那純粹是打腫臉充胖子——硬說浮腫是豐滿。吳軍旌旗獵獵,鐵蹄錚錚,越王勾踐看一眼都會心驚肉跳。越王勾踐之所以敢和吳王闔閭硬碰硬,除了被逼無奈忍無可忍之外,還因為擁有了兩位得力外援——楚國人文種,范蠡。
楚國人為什么會到越國來幫忙?因為楚國吃過吳國的大虧。別說是當(dāng)年辦理出國定居手續(xù)不像是現(xiàn)在這般復(fù)雜,即使是千難萬難,楚國國王也會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基本原則,為文種、范蠡大開方便之門。
允常和勾踐父一輩、子一輩,把越國的都城建立在勾嵊山下。勾嵊山位于蕭山至金華中段,扼守金(華)衢(州)贛(江西)之咽喉,把持杭(州)嘉(興)湖(州)之門戶,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文種、范蠡詳細(xì)考察了勾嵊山地形,建議越王勾踐在檇李(今浙江嘉興附近)與吳軍展開大決戰(zhàn)。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