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叉(484~525年),一作元乂,字伯雋,小字夜叉,河南洛陽人。北魏宗室大臣,道武帝拓跋珪五世孫、陽平王拓跋熙玄孫、太師江陽王元繼長子。初為散騎侍郎,迎娶胡靈太后之妹馮翊郡君,權(quán)勢日盛,拜散騎常侍、光祿卿,累遷侍中、領(lǐng)軍將軍、衛(wèi)將軍。正光元年,聯(lián)合劉騰軟禁靈太后和孝明帝,囚殺太傅清河王元懌。把持朝政,胡作非為,遷驃騎大將軍。正光五年(525年),為靈太后賜死,追贈侍中、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尚書令、冀州刺史。
元乂因是靈太后的妹夫,又在胡靈太后臨朝時,與他私通,淫亂宮闈。權(quán)傾朝野,恃寵驕盈。清河王元懌多次懲戒他,元乂誣告元懌謀反,禁元懌門下,左右朝貴都給元懌作證清白。正光元年(520年)七月,元乂與宦官劉騰將靈太后軟禁,囚元懌于門下省。不久,將他殺害,將靈太后幽禁于北宮。元乂遂與太師兼高陽王元雍等輔政,常直禁中,孝明帝呼為姨父。
其后,誅殺相州刺史中山王元熙和右衛(wèi)將軍奚康生。正光五年(525年)秋,孝明帝元詡與靈太后、丞相元雍密謀圖叉。元叉知道后甚懼,辭官求解罪。乃以元叉為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尚書令、侍中、領(lǐng)左右。元叉雖去兵權(quán),然總?cè)蝺?nèi)外,殊不慮有廢黜之理。后元叉出宿,遂解其侍中之職。未幾,有人告叉及其弟元爪謀反。起事有日,得其手書。靈太后將元叉及弟元爪一同賜死于家。太后因其妹妹的緣故,追贈元叉為侍中、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尚書令、冀州刺史。封其子元亮為平原郡開國公,食邑一千戶。
延昌四年(公元515年),北魏世宗元恪駕崩,由年僅六歲的太子元詡繼位,是為肅宗,其生母靈太后臨朝聽政。靈太后生活腐化,肆行淫亂,委用非人,賞罰任情。她的妹婿元叉便利用這種特殊關(guān)系,不斷升職加爵,官勢日上,先是散騎侍郎,不久轉(zhuǎn)為光祿卿,遷侍中,加領(lǐng)軍將軍。既涉政務(wù),又統(tǒng)禁軍,雖毫無功業(yè),卻在瞬間成了顯赫人物。日益驕橫,大肆收受賄賂,視為當(dāng)然。揚州刺史李寵想調(diào)進(jìn)京城,知道元叉重權(quán)在握,是個關(guān)鍵人物,便搜刮當(dāng)?shù)孛禺a(chǎn)及珍玩古董,整整裝了五車多,不遠(yuǎn)數(shù)千里,送進(jìn)元叉家里。元叉是個饕餮之徒,見到這樣的重禮,喜上眉梢,但還是補充一句:“這么多的東西,讓人看到,實在影響不好啊?!眲e人聽到這話心領(lǐng)神會。相州刺史楊鈞給他送禮時,用白銀鑄造了一套餐具給他。有人敢送就有人敢要,靈太后得知這事后,對他動怒說:“你這是不是太過份了?”元叉才稍有收斂。
這還不算,他權(quán)欲熏心,自我膨脹,施奸用詐,很快便與太傅、清河王元懌發(fā)生了沖突。元懌是肅宗的叔父,不僅外表堂堂,頗有風(fēng)度,而且俊才茂德,禮敬士人,在北魏統(tǒng)治集團(tuán)中享有很高威信,所以靈太后引為輔佐,委以朝政。元懌也常念太后垂愛,為國盡心盡力,他見元叉恃寵驕盈,志欲無限,很看不起,常想排擠并罷黜他。元叉知道后,不以為然,冷笑說:“你打我的主意,我還不知要打誰的主意呢。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元叉終日琢磨著要挑挑元懌的毛病,剛好他聽說司染都尉韓文殊和一戍邊重將往來密切,立即命令他的黨羽、通直郎宋維誣告韓文殊想謀反篡國,立元懌為皇帝。韓文殊得知后嚇得畏懼逃跑,元懌被拘押下獄,后經(jīng)審問,實在找不出什么證據(jù)來,罪名不能成立,不得不將元懌無罪釋放,但還派兵在他的住處周圍監(jiān)視。按理,宋維誣告元懌應(yīng)受到懲罰。可元叉為了掩蓋自己的主謀面目,竭力加以庇護(hù),他對靈太后說:“如果殺了來維,將來真有謀反的,誰還敢再去告發(fā)呢?靈太后認(rèn)為有理,只把宋維貶為燕州昌平郡守了事,事后又召回朝廷,升遷無誤,元叉的職權(quán)也絲毫未損。
想打擊元懌的陰謀未能得逞,元叉一直不甘心,他恨恨地說:“我想做的事還沒有做不成的?!贝蠹叶贾浪驮獞拿芤呀?jīng)白熱化,二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所以元叉對人說“我不害他,他就會害我?!崩^續(xù)密謀置元懌于死地。這次,他有了一個幫兇葉劉騰,是個宦官。任侍中,奸詐多謀,善察時變。此人在肅宗即位和靈太后臨朝聽政上有擁立之功,故特受重用。他和元懌結(jié)下仇怨,是因為有一次支部官員仰望劉騰之意,
想提拔他的弟弟任要職,因為不符合慣例,元懌激烈反對。因而兩人狼狽為奸,暗里策劃陰謀。
正光元年(公元520年)七月,經(jīng)過一番密謀后,元叉誘逼主食中黃門胡玄度、胡定出面誣告元懌,說元懌許給胡玄度等人許多財物金帛,叫他在皇帝御食中投毒,害死肅宗,奪取皇位,保證事成后胡玄度、胡定二人飛黃騰達(dá)。二胡還沒上奏,劉騰便把這些詳詳細(xì)細(xì)地啟奏給皇上。肅宗小小年紀(jì),一下子就被懵住了,連哄帶騙被擁進(jìn)了前殿。
當(dāng)時靈太后在后宮嘉福殿,元叉一方面矯詔將靈太后幽禁在后宮,一方面令劉騰封鎖了后宮與前殿的通道——永巷門,使得靈太后不得出來。
元懌還蒙在鼓里,對已發(fā)生的事一無所知,他象往常一樣來上朝,去徽章東閣。在含章殿后,元懌忽聽身后有人厲聲喝道:“站?。∧氵€想去哪?!”轉(zhuǎn)身一看,是元叉,很奇怪,便問:“你要造反嗎?”
“元叉不造反,而正要抓造反的人?!痹胬淅涞卮鸬?,“還不快給我捆起來!”話音剛落,早已埋伏好的人一擁而上,將元懌按倒在地,捆個結(jié)實,推入含章東省,幾十人看守著。劉騰馬上以肅宗名義召集公卿百官會議,想以謀大逆之罪論處元懌。公卿大臣聽到這話,個個失色,面面相覷,但因畏懼元叉、劉騰,下面鴉雀無聲,沒人敢有異議。只有右仆射游肇一人起而反對,自然孤掌難鳴,無濟于事。元叉帶著百官的意見進(jìn)去上奏肅宗,一會兒出來說皇帝準(zhǔn)奏,當(dāng)場將元懌處死。
元懌在朝野有很高的威望,他的慘死,人們悲痛萬分,各地舉行了不同形式的悼念活動。曾獨自一人公開反對處決無懌的游肇,慨嘆奸臣當(dāng)?shù)?,含悲自殺。居住京城的少?shù)民族數(shù)百人,按自己的習(xí)俗,割面流血,以表哀悼。相州刺史、中山王元熙與其弟元略、元纂往日以元懌交情甚厚,聞此噩耗,即聯(lián)合城陽王元徽、元淵等大將,起兵于鄴(今河北臨漳西南),號稱義兵八萬人馬,上表列述元叉二十大罪狀,聲稱不誅元叉,難平民憤。其實,元熙過分夸大了自己的實力,威信又不太高,舉兵那天,元徽等并沒有響應(yīng),結(jié)果可想而知。元熙被手下人捉住送交給元叉,被斬于鄴街,弟弟同時被處死。
接著,又發(fā)生了奚康生刺殺元叉的事。奚康生是右衛(wèi)將軍,曾追隨元叉、劉騰,參與幽禁靈太后的陰謀,元叉升他為撫軍大將軍,后漸漸看不慣元叉胡作非為,與元懌日漸親密,引起了元叉的仇恨,二人矛盾步步升級。正光二年三月,肅宗在西林園朝見靈太后,文武百官侍坐。因奚康生與靈太后曾有密謀刺殺元叉,所以當(dāng)大家酒酣時,奚康生請求舞劍助興,重演鴻門宴。靈太后見奚康生有殺縛之勢,明白他的意圖但不敢多說。
這時,元叉急走到靈太后面前質(zhì)問說:“外面到處傳言陛下(靈太后)想加害劉騰和我,不知可有此事?”靈太后不露聲色地說:“我從沒這樣說過?!?/p>
朝見快結(jié)束時,尚處于軟禁之中的靈太后突然動情地嚷道:“隔絕我母子二人,不讓我見到兒子,那還要我有什么用?讓我出家算了,好永絕人間,先帝真是有先見之明,他在篙高修了閑居庵,原來他想到我有今日啊!”從懷中抽出剪刀欲剪頭發(fā)。肅宗和群臣驚懼,迭二連三地磕頭哭泣,苦苦請求靈太后。靈太后聲色俱厲,十分執(zhí)拗。她見大家一片誠心,便起身拉著肅宗的手說:“我們母子好長時間沒相聚了,今夜共度一宿,請大家送我。”說罷就想去嘉福殿。
元叉見狀,一遞眼色,同黨侯剛忙上去阻止,說:“至尊(肅宗)朝見已畢,后宮妃嬪都住在南宮,何必留宿北宮呢?”奚康生立即反駁說:“至尊乃陛下的愛子,隨陛下住一夜,這還用征求意見嗎?”奚康生生性粗武,身材高大,聲如洪鐘,他這一吼,沒人敢再說什么。大家擁著靈太后母子往前走。在一拐彎處,奚康生見時機再也不能失去,憑一夫之勇,拔劍直取元叉,元叉一閃,刺中右臂。眾人大驚,元叉黨羽圍上,將奚康生拿下,囚于門下省。元叉指使黨羽侍中、黃門等官員十多人連夜審訊奚康生,定為斬刑,受斬于市,刺殺元叉的圖謀歸于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