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族熱情好客,每當獵獲歸來,凡路遇的行人都可分得一份獵物。貴客臨門,主人要做六樣或八樣菜進行款待。
信用:納西族是個極重信用且講義氣的民族,一般不計較客人因無知而產(chǎn)生的過失,但很看重平等與信用
,所以在與他們交往時有什么要求最好能直接說明,不可欺瞞哄騙。
飲食:勤勞節(jié)儉的納西人,喜歡喝酒、飲濃茶,愛吃酸、辣,甜味的食品。
婚禮:納西族男女社交大都在節(jié)日期間進行,男女青年相識后,通過媒人撮合,雙方家長合完八字,男方就請媒人送給女方茶二筒,糖四盒或六盒、米二升,有的地方還要加上砣鹽兩個,以表示山盟海誓,算是訂婚,訂婚時要擺定婚宴,婚禮要進行3~5天,屆時男、女雙方都要置辦酒席。席上分上八位,下八位,均由新郎跪請客人入座,然后奏樂上菜,上至第三道菜時,主婚人敬酒;第五道菜時,新郎、新娘向客人敬雙杯酒。宴畢主人及親屬要站在門外送客。還要散發(fā)瓜子和糖,請眾人吃和喝茶。在場者則應祝福新婚夫婦和睦相處,早生貴子。(婚禮過程儀式是一個民族文化積淀中核心的東西,可見納西族的婚禮與漢族中農(nóng)村婚禮習俗極其相似!)
建新房:蓋新房上大梁會有隆重儀式,需要拉水平線、定支點,挖圓抗,做到高低一致,前后左右齊整,堅實安全。上梁時還要鳴槍,敲鑼打鼓,說吉利話和歡呼。
節(jié)日:納西族人民的節(jié)日有許多與漢族相同,如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雖然日期與漢族相同;但春節(jié)的活動內(nèi)容卻與漢族不同,顯示出融合本地土著影響。
耍龍:流傳在麗江壩區(qū),除在春節(jié)表演外,過去天干地旱時,也作求雨之舞。龍的全身共十二節(jié),用白布畫上龍紋箍在插有木捧的圓木桶上。跳時由 “夜明珠”引路,舞的花樣由“夜明珠”靈活掌握。在舞時,用蝦、蟹、云等為前導,加上打擊樂及大管吹奏,并放出煙火,有如巨龍游動在云波霧海之中,十分壯觀。據(jù)說,過去舞龍時眾人用水潑之,一是游龍戲水之意,二是檢驗舞者是否有真功夫。
舞獅:這種獅舞分一雌、一雄,在全部獅舞中,以“雙獅爭繡球”、“白鶴戲雙獅”等較為精彩。其他還有:“獅身直立”、“雙獅嘻戲”、“雙獅滾體”、“獅上高臺”、“鶴戲眠獅”、“雙獅動怒”等。
4 納西族的居住環(huán)境與漢族極其相似
納西族聚居區(qū)麗江古鎮(zhèn)其風格與漢族古鎮(zhèn)極其相似:
一個有著納西族文化特色的農(nóng)家小庭院,屋上青磚碧瓦,飛檐斗角:
5 納西族民族由來
根據(jù)維基百科等信息:納西族原是中國西北古羌人向南遷徙的一個支系,大約在公元三世紀遷徙到麗江地區(qū)定居下來。納西族正式定名于1954年,當時中央民委派出的云南民族識別調(diào)查小組依據(jù)大多數(shù)納西族人的意愿確定了這個稱謂。聚居地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西藏的交界處的麗江及其毗鄰地區(qū),云南省為納西族主要分布省份。中國(中國大陸)有納西族總?cè)丝?09,477人(2000年人口普查),列第27大民族,其中云南295,464人,占納西族人口的95.5%,其余省市區(qū)均有分布。
6 納西族Y-DNA
根據(jù)網(wǎng)上信息 ,董永利2004年的數(shù)據(jù),納西族40例中有19例為O2a, 只有一例為O3。其余信息未找到公布,但論壇網(wǎng)友披露納西族中Q1a1高頻!結合納西族文化習俗文字等與漢族和古埃及的極大相似性,似乎一切都在不言中了,分子人類學就是這么強大,它的證據(jù)可以讓一切爭論劃上句話,當有人問:世界上的象形文字:古埃及、古巴比倫、古瑪雅、和中國以及東巴文字,是否有聯(lián)系呢?分子人類學給出了證據(jù):漢族和納西族都有Q1a1,古埃及和瑪雅有Q1a1分布! 那么還需要再說更多的廢話嗎? 博主也曾去過麗江,當時就很驚奇:麗江古鎮(zhèn)處處透露出的信息怎么如此地有漢族特色,現(xiàn)在一切都有了答案。這種文化、文字、DNA的高度一致性,絕非偶然! 必須要說明的是文字是一個文明能夠形成并發(fā)展的基本條件,也是一個文明的象征,有文字的少數(shù)民族很少,很多一些大民族的文字都形成得很晚,比如日韓蒙滿等文都是在文明歷史時期內(nèi)受到漢族影響才形成的。而納西族這樣一個小民族卻擁有這樣古老的文字,顯然是有明確的來源。
進一步地,博主此前推測屬于Q1a1的姬周族來到黃河上游上,與之結盟的羌人可能主要是O2系,而納西族正是古羌人的一個分支,正好O2系也高頻!占47.5%。
再進一步地,博主此前已經(jīng)推測, 目前漢人中的O3系可能主要是來源于北方民族南下融合的結果,而納西族40例中只發(fā)現(xiàn)一例O3, 只占2.5%。
因之, 納西族就是古埃及人姬周族來到黃河上游后,可能一個分支離開姬周大部族南下的一個結果。納西族東巴文字或許就是古埃及文的一種變種,納西族也是早期華夏族-漢族形成初期的分子人類學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