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
直節(jié)堂堂,看夾道冠纓拱立。漸翠谷、群仙東下,佩環(huán)聲急。誰信天峰飛墮地,傍湖千丈開青壁。是當年、玉斧削方壺,無人識。
山木潤,瑯玕濕。秋露下,瓊珠滴。向危亭橫跨,玉淵澄碧。醉舞且搖鸞鳳影,浩歌莫遣魚龍泣。恨此中、風物本吾家,今為客。
1. 冷泉亭:唐代建筑,在杭州西湖靈隱寺西南飛來峰下,為西湖名勝之一。
2. 直節(jié):勁直挺拔貌,代指杉樹。
3. 冠纓:帽子與帽帶,代指衣冠楚楚的士大夫。
4. 拱立:拱手而立。
5. 佩環(huán)聲急:此言翠谷泉聲優(yōu)美,如仙女環(huán)佩丁冬。
6. 天峰飛墮:傳說東晉時,有天竺僧人慧理見此山,贊道:“此是中天竺國靈鷲山之小嶺,不知何年飛來?!保ā杜R安志》引《輿地志》)
7. 方壺:神話傳說中的仙山,在渤海之東。此云飛來峰是神仙用玉斧削就,可惜今已無人知曉了。
8. 瑯玕:原指青色美玉,此指綠竹。
9. 危亭:高亭,指冷泉亭。
10. 玉淵澄碧:潭水深綠清澈。
11. 鸞鳳:傳說中的兩種神鳥,常喻脫俗不凡之士。
12. 浩歌:放聲歌唱。
13. 魚龍泣:官水中怪獸為之動情。
14. 風物本吾家:指冷泉亭景色與其家鄉(xiāng)風光極為相似。按:作者老家濟南素有“泉城”之稱,且那時水光山色也堪與冷泉亭一帶媲美。
松竹夾道,勁直挺拔,像衣冠整齊的官吏一樣,拱手而立。逐漸進入青翠的山谷,泉水聲像群仙乘風東下,身上的佩環(huán)發(fā)出錚錚響聲。誰能相信聳立在西湖邊的這座千丈山峰,會是從天竺(印度)飛來的呢?這飛來峰是當年仙人用玉斧從方壺山削下來的,現(xiàn)在沒人知道了。
泉水滋潤了山間的草木,浸濕了溪畔的美石。跨過小橋,登上高亭,俯視清澈碧綠的潭水。乘醉起舞,搖動鸞鳳似的身影;放聲高歌,莫要使潭底的魚龍悲泣。我的家鄉(xiāng)濟南的風光景物和這里一樣美麗,可恨現(xiàn)在被敵人占領,使我客居江南,有家難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