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鶴壁市??h,衛(wèi)溪街道辦事處順河街花船玩會,男女老少齊上陣。
2008年6月,??h民間社火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2019年1月,??h又摘取“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桂冠。
獨具魅力的??h社火作為 一種古老的風俗,在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它源于遠古時期人們對土地與火的崇拜,社為土地之神,火即火祖,是傳說中的火神。
社火產生于中國傳統(tǒng)的農耕文化,是遠古時期巫術和圖騰崇拜的產物。在以農業(yè)文化著稱的中國,土地為人類的生存發(fā)展奠定了物質基礎。
民俗學家顧頡剛先生在《古史辯》中這樣記述社:“社是土地之神,從天子到庶民立有不等的社。…… 鄉(xiāng)村祭神的結會,迎神送崇的廟會,朝頂進香的香會,都是社會的變相”;火,是人們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人類生存發(fā)展必不可少的條件。
遠古時期人們憑著原始思維認為火是具有特殊含義的神物而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觀念。正月期間,人們以歌舞等形式,拜神、祭祀,表達對社神、火神的崇拜,以驅邪避兇,祈求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安居樂業(yè)。后經千百年來的積淀、發(fā)展,其性質也由古代的“娛神”轉化成后來的“娛人”。
順河花船圣會由來已久,3艘花船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清光緒年間,有一位陶姓縣令前后3次評順河花船為社火表演頭等獎,每次賞3塊銀質獎牌予以嘉獎。
在隋煬帝的時候,??h東有黃河、西有大運河,水上交通便利,??h水道在宋代被稱為御河,后來黃河改道,船只也沒有了,老輩人為了紀念曾經船只如云的景象,就在社火表演中加入了劃花船的表演。后經一代代傳下來,就演變成現(xiàn)在的花船圣會。
正月十五、十六期間,每天長達十二個小時的社火表演,讓所有游客可以從中找到久違的年味兒???h社火被譽為華北第一古廟會,有一千六百多年的歷史了,尤其是在明清時期廟會達到了鼎盛,綿延周邊縣市,奠定了今天的規(guī)模,被外國友人稱之為中國老百姓的狂歡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