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木
人的大腦是個奇怪的存儲器,隨著閱歷的增多,生活的積累,腦細(xì)胞無時不刻在篩選更迭,在潛意識當(dāng)中,她自己在替你做著抉擇,什么有用,什么沒用,完全不是你的意志在做主。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前些年的事模模糊糊,反而是兒時的記憶怎么也難以忘卻。
就拿春節(jié)來說,大多數(shù)人可能記不得去年春節(jié)的細(xì)節(jié),但是小時候的過年情形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腦海中,尤其是親人慈愛的面孔一一涌現(xiàn)出來,讓人感到溫馨喜悅,常常讓人無端掉淚,心情久久難以平復(fù)。
兒童時期,七十年代,全國普遍貧窮,人們平時省吃儉用,到春節(jié)不管怎樣都要“犒勞”全家一番。一則是辛苦了一年,總該歇一歇了,二是辭舊迎新,期盼所有的憂愁都成為過去,祈求來年能過上幸福生活。所以,過年就顯得非常有意義,形式就異常隆重和虔誠。
水磨坊
作為北方人,小麥?zhǔn)侵魇?。臨到過年前就要排隊磨面,那時候有兩種磨面機,一種是水磨坊,離家十里路左右有一個,用水流帶動,那大大的木輪隨著水流旋轉(zhuǎn),隨著磨盤的帶動,黃色的小麥逐漸變成了白黃色的面粉。水磨坊在我記事的時候基本上不怎么用了,記憶中留下的是上下旋轉(zhuǎn)的葉片、滾動的磨盤,以及那么的清澈那么的歡快的河水,河里游蕩著的雞鴨,還有歡顏笑語浣洗衣服的姑娘媳婦。
水磨坊
另外一種就是電磨,那時候農(nóng)村剛通了電,大隊里買了一個磨面機,由于速度快,可自動分離麩皮,人們就全部轉(zhuǎn)向電磨。第一次磨出來面粉非常白,于是媽媽就用小口袋舀出來十余斤,用來過春節(jié),然后再把麩皮磨一次,提高出粉率,和第一次磨出的面混在一起,面粉就顯得黃了,這就是過了年后的糧食。當(dāng)然,小麥永遠(yuǎn)不夠,都是和棒子面交叉配合著吃,就這樣往往到了四五月份就沒有糧食了,只能在生產(chǎn)隊預(yù)借。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這天一定要祭灶,晚上擺上供品,最主要的就是灶糖,按照風(fēng)俗,這一天灶王爺上天,人們期望灶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所以就用糖瓜類的東西把灶王爺?shù)淖煺匙?,免得他老人家不說好話,當(dāng)然也有賄賂灶王爺?shù)南右?。小年后也是灶王爺難得的七天假期,因為到大年初一就要接神上崗,灶王爺就要開始一年的辛苦工作。
灶王爺走后,就可以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huán)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庭院,撣拂塵垢蛛網(wǎng),疏浚明渠暗溝。整個村子里都是一片狼藉整理的場面。掃房過后,在集市上買碗碟筷刷等餐具。風(fēng)俗為“添丁添碗”、“快(筷)快發(fā)(刷)發(fā)”,都是討個吉利,也是人們期望來年人丁興旺,家業(yè)昌盛。
父親自然也閑不著,四處正理,修整家伙什,破柴堆煤,清掃積雪,把垃圾運到村外,也是整天忙碌。我父親還有一個繁忙的工作,那就是寫春聯(lián)。爺爺和父親書法都在方圓有名,所以一到過年,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都會讓父親編對子、寫春聯(lián),人們會買好紅紙送過來,然后說明需要幾幅以及場所,因為場所不同,春聯(lián)自然不一樣。過了臘月二十三,父親基本上閑不著,家里炕上地下鋪的到處是寫好的春聯(lián),還要負(fù)責(zé)在紙背后寫上名字,等干了后包好給人送去,有時候我們就代勞。
這樣忙忙活活一直到年三十,然后中午灑掃庭院,張貼對聯(lián),窗貼窗花,院子里再貼上一個大大的福字。晚上一家人包餃子,剁餡切菜,全家動手,炕上放著案板,灶上煮著熱水,那時候沒有電視,只有一臺收音機放著節(jié)目,具體是什么記不住了。餃子包的很多,足夠初一吃,其中一個餃子里邊包著硬幣,看誰吃上預(yù)示明年有福。
大年初一一早,燒火煮餃子,祭拜祖宗神祇,給長輩磕頭拜年,祝福長輩長壽,讓后才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吃餃子,吃完后小輩兒各找伙伴四處游玩放鞭炮、看對聯(lián),隊部看人敲鑼鼓,大人們要么在家中等親朋上門聊天拜年,要么到別人家串門拜年,相互道著吉祥。這一天,水是不能外倒的,只能往家里提水,一定要用器皿把用過的水積攢起來第二天才倒掉,因為諧音積福(積水)。若有不慎打碎盤子碟子,也要說一聲“歲歲(碎碎)平安”,總之,一切都是吉祥話,一切都是祝福語。
初二去姥爺家,磕頭拜年,長輩們發(fā)壓歲錢,雖然只有幾毛,但是在那個年代確實是一筆可觀的私房錢,可以出去買一些零食,也可以攢下來買小人書看,感覺非常滿足。正月十五前都是和大人一起走親戚,或者別的親戚來家拜年,平常吃不上的白面在正月里可以隨意管飽,平常聞不到的肉香在正月里可以奢侈的說太油,平常穿不上的新衣可以在正月里盡情的向別人展示,平常不讓摸的自行車可以大方的推出去和伙伴們學(xué)騎。
正月里,是孩子們的天下,是歡樂的海洋,是一年的小小夢想得以實現(xiàn)的喜悅,要風(fēng)得風(fēng)要雨得雨,當(dāng)然我們小時候的夢想不過是一本小人書,一個鉛筆盒,驚喜就是能夠收到一盒蠟筆可以畫自己喜歡的圖案!
春節(jié),我們可以忘卻一年的勞累,拋棄一年的辛苦,激起幸福的憧憬,徜徉理想的未來,四處濃濃的年味籠罩著我們,感覺到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夢想都可以實現(xiàn),那年月,回憶起來,真是充滿著溫馨,充滿著慈愛,充滿著和睦和精彩。
慢慢的年齡大了,我們逐漸迷失了自我,逐漸被現(xiàn)實所籠罩。雖然生活越來越好,物質(zhì)越來越豐富,錢財積累越來越多,但是總感覺到缺少什么,總感覺不到那種味道。尤其是春節(jié),雖然遍地看上去歡天喜地,其實不少人內(nèi)心卻充滿著憂郁,也許是錢味越來越濃了,年味越來越淡了,人心越來越遠(yuǎn)了。
說真的,我太懷念小時候的春節(ji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