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人生平編輯
康斯太勃爾(John.Constable)是19世紀最偉大的風景畫家之一。他1776年6月11日出生于英國
薩福克郡一個優(yōu)
美的小山村這塊生他養(yǎng)他的熱土,后來成為這位畫家創(chuàng)作靈感的源泉。他父親是個磨房主,希望兒子能繼承他的事業(yè)或當一位牧師。雖未去當牧師,可是也為父親管理了好幾年磨房工作,但是他從未間斷學業(yè),抽閑作畫。家鄉(xiāng)的房屋,田野,樹林,車,馬,狗和人物,都是他描繪的對象。他性格內向,善于動腦,他最早的老師是一位很有才能的業(yè)余風景畫家喬治·博蒙特,給他有力的教導,收益很大。1799年,他23歲時在父親的支持下,考入英國皇家美術學院,在學習期間,他不參與社交,學畫甚篤。他不喜歡大城市的風情,仍留戀家鄉(xiāng)田園景色之美。所以康斯太勃爾的作品,大都描寫農村景色。
1829年,他54歲,才被選為英國皇家美術協(xié)會正式會員。康斯太勃爾主張到生活的源頭——自然中去尋求完美,作品格調清新活潑,感情真摯,色調明快,充滿自然生氣和鄉(xiāng)土氣息。
[1] 約翰·康斯太勃爾名作有:《
干草車畫》《
麥田油畫》、《跳馬》、《斯特拉福特磨坊》、《
水閘》、《斯
托爾小景》、《
威文侯公園》、《英國的運河》、《漢浦斯戴特的荒地》、《滑鐵盧大橋的揭幕典禮》等。他在56歲時所作的《滑鐵盧大橋的揭幕典禮》一畫中,大膽地使用了十分鮮明的色彩,以求表現(xiàn)光和影的效果,被認為對
印象畫派有著重要的影響。此后,由于健康日益惡化,他只能從事水彩畫。1836年,他向皇家美術學院送去了最后一幅油畫《克利奧頓碑》。
1837年3月31日,因心臟病猝發(fā)而與世長辭!康斯太勃爾葬于漢普斯德教區(qū)教會的墓地,和愛妻瑪麗亞長眠。在離世后,友人們籌積資金,將這幅傳世的美畫買下來,捐贈給了國家。
2情感背景編輯
[2] 康斯太勃爾,他的一生非常平淡,他一直在家鄉(xiāng)作畫,從小酷愛
繪畫,16歲時因為學校教師太殘酷而轉學,這位新校長很欣賞他的才華,有時在
法語課上發(fā)現(xiàn)他在畫畫,就會停在他身邊,然后說:“繼續(xù)吧,我并沒有睡覺,我看你現(xiàn)在是在自己的畫室里呢!”,但并不懲罰他??邓固夭母赣H并不同意他做一個專業(yè)的畫家,希望他能做一位牧師,但并不反對他畫畫,由于他不愿意做牧師,就只好讓他在磨房中工作,同時他經常畫畫,畫周圍熟悉的風景、風車、磨房,1795年獲得父親的同意,由一位來訪贊賞他才能的畫家將他領到
倫敦,進入皇家美術學院學習,他想摹仿大師們的風格,但沒有成功,發(fā)現(xiàn)自己一事無成,甚至想回到家鄉(xiāng)干脆做個磨房主算了。
康斯特勃回到家鄉(xiāng),但常徘徊在鄉(xiāng)下
寫生,1802年終于在皇家美術學院展出了他的風景畫。以后一直到1810年,每年都有作品參展。從1806年開始在英格蘭北部旅行,作品的水平越來越高,終于抓住了人們的視線。
他愛上了家鄉(xiāng)的一位姑娘瑪莉亞,但姑娘的父親不同意,直到5年后才答應,為了不給姑娘的父親找到拒絕的借口,他接受了所有訂貨,大量的工作和精神的疲勞對他的體質起了很壞的影響。1816年他終于結婚,婚后他的妻子為他生了7個孩子。
康斯特勃的父母希望他能做一個肖像畫家,可以接受更多的訂貨,但他沒有興趣,一生中只畫過幾幅,基本是自畫像和他妻子的肖像。他的風景畫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關注,他自己也從疑慮中解放出來,增加了勇氣和自信。1819年他被選為皇家美術學院候補會員,十年后才被選為正式會員。
1824年,許多外國藝術家參加巴黎沙龍的展覽,引起轟動,其中康斯特勃有三幅作品《
干草車》、《英國的運河》和《漢普斯戴特的荒地》。法國著名畫家
德拉克羅瓦剛畫完自己的名作《希阿島的屠殺》送到沙龍,看到康斯特勃的三幅作品后,立即趕回,將《希阿島的屠殺》上的天空重新繪了一遍,他說:“康斯特勃給了我一個優(yōu)美的世界”。康斯特勃的《干草車》在巴黎所得的評價甚高,獲得了金質獎章,并專門在圣馬可大街上開了一個康斯特勃沙龍。
1829年康斯特勃的妻子瑪莉亞患結核病去世,對他打擊很大。他的生活日趨消沉,再也沒有興趣去尋找新的景色了,經常重繪他年輕時代畫過的東西。他回到家鄉(xiāng),憂郁和悲痛的情緒一直籠罩著他,但他從沒有停止工作,直到去世,最后一幅作品是《阿倫德爾的磨房和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