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薏苡仁(薏米),健脾利濕,清熱排膿。宜于脾虛水停于胃,脾虛泄瀉,寒濕泄瀉。
2、鯽魚補脾利水,宜于脾虛水停于胃,脾虛泄瀉。不宜油炸,不宜與薺菜同食。
3、茯苓利水滲濕,健脾補氣止瀉,寧心安神。宜于脾虛水停于胃,寒濕腹瀉。不宜與米醋同食。
4、薺菜清熱利水,涼血止血,平肝降壓。宜于濕熱胃痛,濕熱泄瀉,血熱吐血、便血。
5、金針菜(黃花菜)清熱利濕,解毒,通乳。宜于濕熱胃痛,濕熱泄瀉。虛寒癥忌食。
6、南瓜補脾利水,解毒殺蟲。宜于脾虛食少腹脹,脾虛水飲停胃。
7、冬瓜利水消痰,消熱解毒。宜于濕熱泄瀉。虛寒泄瀉者忌食。
8、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jīng)。作用:補氣健脾,養(yǎng)陰益肺,補腎固精。宜于脾氣虛弱,食少便溏,慢性泄瀉。濕盛和氣滯脹滿者忌食。
9、蠶豆清熱利濕,健脾澀精。宜于濕熱泄瀉。氣滯腹脹者忌食。
10、赤小豆利水除濕,通乳,解毒排膿。宜于濕熱泄瀉。
11、莜麥補氣益力,除濕止瀉。宜于脾虛泄瀉,濕盛泄瀉。不易消化,不宜多食;虛寒癥忌食。
12、萵苣清熱利尿,通乳。忌同金針菜同食。
13、玉米補中健胃,除濕利水。宜于脾虛泄瀉,濕熱泄瀉。
14、砂仁化濕行氣,溫中止泄,安胎。宜于氣滯濕阻,食欲不振,惡心嘔吐,胃腹脹痛,寒濕泄瀉。不宜久煮。
15、白豆蔻化濕行氣,溫中止嘔,健胃消滯,解酒。宜于氣滯濕阻,胃脹腹痛,食欲不振,嘔吐。熱癥、陰虛癥忌食,不宜久煮。
16、馬鈴薯(洋芋、土豆、山藥蛋):味甘、性平。作用:補氣、健脾。宜于脾虛體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發(fā)芽的馬鈴薯芽與皮有毒,忌食。
17、紅薯(甘薯、地瓜、番薯):味甘、性平,歸脾胃經(jīng)。作用:補脾胃、益氣力、寬腸胃。宜于脾胃虛弱、形瘦乏力、納少泄瀉。多食易引起反酸燒心、胃腸道脹氣。
18、鯉魚利水消腫,下氣,通乳。宜于脾虛水停于胃,寒濕泄瀉。外感病者忌食。
19、栗子:味甘、性溫,歸脾、胃、腎經(jīng)。作用:補脾健胃,補腎強筋,活血止血。宜于脾虛食少,反胃,瀉泄。氣滯腹脹者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