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注:外證:就是表癥?!痘茨献印ぞ裼枴氛f:“外為表而內為里?!庇腥苏J為外癥的涵義較廣,表癥的含義較狹。其實外與內相對而言,與表里并沒有大的區(qū)別。此處指的是太陽病惡寒、發(fā)熱、頭痛、脈浮之表證。
釋義:(本條講脈癥合參,據(jù)脈定治。)
太陽病,在外的表癥未解,脈象浮弱的,仍當解以汗法,宜用桂枝湯。
太陽病表癥未解,治當解表,但表癥有表虛、表實之異,解表法有開腠發(fā)汗與調和營衛(wèi)的不同,必須辨別清楚。表虛表實之辨,除根據(jù)汗之有無以外,脈象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本條正是以脈象為辨證的依據(jù),太陽表實癥,脈多浮緊有力,表虛癥則多浮而無力,所謂脈浮緩,脈陽浮陰弱,都屬之。今脈浮弱,可以肯定不是表實癥,因而宜用桂枝湯解肌發(fā)汗。
太陽病,發(fā)熱、惡寒、頭痛等表證依然仍在,治當發(fā)汗解表。但發(fā)汗有麻黃湯與桂枝湯之異,用何方為妥?關鍵在于證候之不同。“脈浮弱”揭示了辨證要點。浮主病邪在表,弱乃正氣不足。雖是表證,但不耐麻黃湯峻汗,只宜桂枝湯解肌祛風,調和營衛(wèi)。從“宜桂枝湯”而不言“桂枝湯主之”來看,也是斟酌選擇之意。權衡利弊得失,還是以桂枝湯為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