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與實證科學
———周易預測學對現當代醫(yī)學發(fā)展的意義
許孜奕
摘要:
人類的醫(yī)療科學發(fā)展至今日,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DNA基因檢測,也已能夠對人體未來的有可能發(fā)生的疾病做出提前預測。但是我們對自身的運轉和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知還非常有限,現代醫(yī)學還無法徹底知曉我們何時生病,為何生病,我們一生中會生多少病,哪些病,我們何時壽終正寢,我們的健康究竟被哪些因素所左右?
中國哲學與科學寶典- 易經認為:天人合一,萬事萬物間均有內在聯系,均在自我地進行調整,陰陽五行相生相克,以達到平衡態(tài)。人體作為宇宙的一部分,也受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的支配,需達到平衡態(tài),才能具備健康的條件。周易不但是中國古典哲學與傳統(tǒng)文化的源頭,也對中西方的科學發(fā)展做出巨大的指導性貢獻。
周易預測學在周易哲學思想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歷經千年的不斷完善,已能夠對人類和萬物的發(fā)展軌跡做出精準判斷與預測,并在日常生活中得到落實與運用。如果我們能將中國預測學的成果運用在現代醫(yī)療上,將對人類醫(yī)學的認知和發(fā)展產生不可估量的價值和貢獻。
周易學者潘昭佑先生十年磨一劍,結合四柱八字預測,總結整理了完善的人體健康規(guī)律的理論體系,將易理與實踐結合,易理指導醫(yī)理,不但把中國預測學的落實運用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也將對現當代醫(yī)學與最前沿的實證學科研究具有相當的啟迪作用。
潘昭佑先生系統(tǒng)完整地把周易理論落實到命理運用,其50億字的巨作《鐵板神象》記錄了每個人的富貴貧賤、吉兇夭壽、疾病的狀況和發(fā)生年齡段。你的一生在《鐵板神象》中有記錄。這是人類最偉大的工程,相形之下,金字塔、長城的工程真是微不足道。
目 錄
一、 易經是人類科學的總綱 …………………………………3
二、 易經指導科學實踐 ………………………………………3
三、 周易是什么?…………………………………………… 5
四、 周易與黃帝內經 …………………………………………6
1. 博大精深的黃帝內經 ……………………………… 6
2. 內經的局限與現代醫(yī)療的痛點 ……………………. 7
五、 周易預測在疾病診斷上的落實與運用 ………………… 8
1. 周易預測學 ………………………………………… 8
2. 八字易理對人類疾病的預測與監(jiān)測 ……………… 9
3. 潘昭佑運用易理在疾病預測診斷與治療上的案例… 11
六、周易預測學在醫(yī)療領域的功能展望 ……………………… 12
一、 易經是人類科學的總綱
《三字經》曰:“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現在連山易與歸藏易已經失傳,只有周易淵源流傳下來。易經是古代帝王與政治家的必修之術,被稱為“大道之源”;它也是中國哲學與文化思想的源泉,被譽為“群經之首”,是研究中國國學的學者們的必讀經書。易經的象數思維,既能抓住萬事萬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抽象理性的本質,同時又能囊括豐富而博大精深的內涵。迄今為止,所有易學的資深研究者已經達成共識:易學是人類科學的總綱,是認識一切存在的總綱,也是認識自然,改造世界的方法論與世界觀。
哲學從來都是基礎科學的引導,易經也概莫能外。易經對于科學研究的指導作用已經為不少有遠見卓識的易學家和科學家們所認識。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先生稱:“易經是純而又純的科學精華”。
黑格爾贊嘆:“易經的卦爻符號,是極抽象的范疇,是最純粹的理智規(guī)定”。 瑞士最卓越的心理學家榮格對易經的高度評價,說:“談到世界人類之智慧寶典,首推中國之易經,在科學方面我們所得到的定律,常常是短命的,或被后來的事實所推翻,唯獨中國的易經,亙古常新,相延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價值。”
二、易經指導科學實踐
在西方的實證科學領域,易經扮演了不可磨滅的角色。萊布尼茨是德國著名數學家與通才,現代計算機科學與互聯網基礎的二進制的主要發(fā)現者,他認為易經的陰陽思想與自己的二進制不謀而合。在法國黃家科學院備忘錄上,萊布尼茨發(fā)表了《二進制運算的解釋》,所用的例子里,便有伏羲先天八卦圖和0——7八個數字的二進制表示的對應。萊布尼茨將二進制看作“宇宙語言”,但他的二進制系統(tǒng)卻無法與后天八卦圖建立聯系,他只好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八卦圖的內涵遠非二進制數系可以完全模擬。
美國費城賓夕法尼亞大學科學史和中國文化教授席文說:“如果我們考察一下周易在自然哲學中的應用,我們就會發(fā)現,它最常用于的是對變化作能動的解釋。周易的語言是極有意義的專門語言,它比現代科學所試圖達到的,要更為有力。在沒有努力透徹理解它以前就把它當作科學發(fā)展的阻礙而加以排斥,這是令人遺憾的。”他認為,恰恰是"周易"“把人類廣闊經驗聯結在一起。”
1987年美國海軍天文臺的羅伯特·哈林頓宣布:太陽系存在第十顆行星,這是客觀存在,毋庸置疑的。但是最早預測太陽系第十顆行星的不是美國人,而是中國旅法學者劉子華先生,他于1940年在巴黎用易經八卦原理推算出了太陽系存在第十顆行星,并且計算出太陽系第十顆行星的密度為0.424,軌道運行速度為1.689公里/秒,對太陽平均距離為74億公里,以179年為周期繞太陽旋轉。他的"八卦宇宙論與現代天文"的論文使世界震驚。巴黎大學哲學系主任,論文審查委員會主席愛米爾卜勒耶說:“他費了許多考證和智慧顯示出現代科學與純直覺的知識構成的中國古代科學有深奧的吻合”。法國仆爾日天文臺臺長摩爾稱:“其博士論文為我們指出了中國古圣賢的宇宙科學,竟如何與最近四個世紀中若干代學者耗盡艱辛所得的結果相吻合”。
量子力學的創(chuàng)始人,諾貝爾獎獲得者、丹麥物理學家玻爾依據陰陽學說提出互補性概念和并協性原理時,總覺得語言敘述不能充分表達原意。1937年來中國講學,在孔廟看到了用陰陽魚構成的太極圖時大為驚訝,認為太極圖是他的思想的最恰當的表現,因此選中了太極圖做他的族徽,象征著中西文化的融合和牛頓力學被量子力學所代替。
舉例來看看周易原理與現代科學的同構性。
1、 陰爻“――”和陽爻“——”與二元算術的“0”和“1”對應。
2、“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為象,四象生八卦”與微積分學中的“微分”,反之是“積分”、數學二項式原理、宇宙代數學、宇宙生成理論、混沌理論等相呼應與吻合。
3、伏羲八卦次序,乾一、兌二、離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門氏化學元素周期率,各元素外層電子數由一到八順序排列,八個為一周期。
4、八卦排列組合成64卦,生物遺傳密碼脫氧核苷酸DNA組合成64個堿基對。
5、否極泰來、陰陽消長等陰陽學說原理與旱澇預報、地震預報、細胞癌變機理
等相對應。原子能態(tài)二組的奇偶性雖是不滅的,但不是不變的,而且存在著
盛衰消長的變化。
6、光學碼盤與"易圖"原理一致。
7、易經的通過變化產生動態(tài)模式的觀念與現代物理中的矩陣理論吻合。
8、八卦圖與強子八重態(tài)對應。
9、太極圖表達玻爾的并協互補原理。
60年代以來,世界上重大科研成果共有14項,其中12項皆源于《易經》原理。這些項目是:耗散結構理論;混沌理論;分形幾何理論;一元數學理論;物元分析理論;天地生偶次序;全球地質構造呂德斯線;地球經絡穴位理論;地球自然節(jié)律;自然同期可公度理論;生物全息律;宇宙全息論等。
因此周易模擬天地,道法自然,其中蘊含了大量科學的基本原理,不但對中國古代科學有著巨大的潛移默化的推動力量,而且對世界近代科學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但遺憾的是:迄今為止,它還只是被小部分精英學者以及開放理性的科學研究者運用。作為中國哲學源頭,有著自然科學、生命科學、社會科學的對應與象征意義的易經,對我們社會生活和人類文明發(fā)展的作用,以及可以做出的巨大貢獻方面,還遠遠未為學術界、科學界、以及大眾所充分認識。中國更多的文化學者還停留它的思想與文化功能層面,民間占卜人士則用它的預測功能作為謀生的工具,而絕大多數民眾則是在對其毫無了解和認知的情況下,主觀的有著迷信違心等負面聯想。
更為遺憾的是,周易最為重要的認識客觀存在的預測功能,千年來一直被學院派學者扭曲誤解,被民間學者爭議不停。
三 周易是什么
周易涉及天文、歷法、星占、河洛、八卦、 五行、干支、 風水,中醫(yī)等等紛繁復雜的龐大內容,所以易經闡述了宇宙間一切事物的起源、生長、發(fā)展、變化、消亡的所有規(guī)律。
那么究竟什么是周易呢?我們先來理清一下概念。
周易學者潘昭佑多年潛心研究,對此有非常精彩的解釋:
易經以太極、陰陽為主要內容,以易經理論為依據,從而認識太陽影響地球的規(guī)律, 其全部變化過程稱為周易。
周易之“易”為變化,也是指變化規(guī)律和變化階段性的狀態(tài),而“周”則帶有全面的,周而復始的涵義。周易指的是一個周期的全部變化,是太陽影響地球的規(guī)律狀態(tài)的全面反映,以及循環(huán)變化全過程。
周易是認識世界、認識存在的指導思想和方法。它描述了地球圍繞太陽運轉規(guī)律的落實狀況。
它以存在為整體、為太極。
它以構成太極的兩個對立因素為陰陽、為太極的構成。
它以陰陽狀態(tài)反映存在的狀況,以陰陽兩個因素的變化為太極狀況的變化。
“周易”實質內容是闡述以太陽影響地球,以地球受太陽等星體的影響而產生的變化規(guī)律,以及產生的冷暖變化過程。該過程的表述方式為后天卦。
冷暖變化狀態(tài)的程度被劃分為“四象”;地球納陽止陰的加入而形成的冷暖循環(huán)變化過程被規(guī)約成“五行”;以“生克”表示存在狀態(tài)的肯定和否定;陰陽存在、五行生克變化為周易思想以及其術數落實運用的主要依據。
后天卦則是以陰陽二氣為主體內容,用陰陽、五行、干支等易學所規(guī)定了特殊意義的符號表示出陰陽二氣變化全過程。
該觀點很好地闡釋了在周易學說中天體運動對地球以及萬物產生的感應與影響,以及其中包含的我們認識世界的原則、規(guī)律和依據。陰陽五行的運動,統(tǒng)領著大地的運動變化和萬物的發(fā)生與發(fā)展。“一沙一世界”,人與自然界的一切事物自誕生之日起,就與整個宇宙同呼吸共命運,其運勢也必然順應宇宙時間與空間運行的節(jié)律與法則而起伏,并絲絲相扣,步步對應。
由周易而衍生出的各種思想與著作,包括各流派的預測術數,便在此基礎上應運而生了,它們以各種方式模擬人與萬物在自然界中的對應關系以及命運發(fā)展軌跡,并指導人們把握自然規(guī)律,順應天時,趨吉避兇,從而獲得美滿生活,其中《黃帝內經》便是一部以取象比類的方法來認識客觀世界的、表述健康養(yǎng)生思想的巨著,也是千年來中醫(yī)實踐的理論源泉。
四、周易與《黃帝內經》
1. 博大精深的《黃帝內經》
周易在人體健康內容上運用落實有中醫(yī)。以周易定性的中醫(yī),是以中和平衡為依據的醫(yī)學。《黃帝內經》是中醫(yī)的部分認識。
《黃帝內經》又名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yī)學典籍。素問重點論述了臟腑、經絡、病因、病機、病證、診法、治療原則以及針灸等內容。靈樞除了論述臟腑功能、病因、病機之外,還重點闡述了經絡腧穴,針具、刺法及治療原則等。
內經以周易的天干地支60甲子與陰陽五行學為原理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同時也揭示了治療的大義:正治反治- 即協調陰陽,如“熱者寒之,寒者熱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此為周易中陰陽五行平衡為用的原則用在疾病治療上的落實運用。不但如此,內經也將人看作整個物質世界的一部分,在“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的觀念指導下,將人與自然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它認為生命現象來源于生命體自身的矛盾運動,認為陰陽二氣是萬物的胎始。對整個生物界,則認為天地萬物和人都是天地陰陽二氣交合的產物。內經也認為陰陽是宇宙間的一般規(guī)律,是一切事物的綱紀,萬物變化的起源,生長毀滅的根本。陽能化生力量,陰能構成形體。寒到極點會生熱,熱到極點會生寒;寒氣能產生濁陰,熱氣能產生清陽;清陽之氣居下而不升,就會發(fā)生泄瀉之病。濁陰之氣居上而不降,就會發(fā)生脹滿之病。
在治療的方式上,內經也體現了人體與天體運動的對應關系。如有論:人的脈象表現為春弦、夏洪、秋毛、冬石,這同樣是由于人體氣血對春夏秋冬不同氣候變化所做出的適應性反應,以此達到與外環(huán)境的協調統(tǒng)一。如果人們違背了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養(yǎng)生之道,就有可能產生病變。
內經還用取象的方式,將天干地支與人體器官精確對應,并用陰陽五行的相生相克之理模擬人體生理機制的運行模式和五臟六腑的工作原理。如:丙火對應眼睛、頭部、心臟、小腸等;戊對應胃、消化系統(tǒng)、牙齦、肌肉等;庚為大腸、骨骼、月經等;壬可視為膀胱、生殖系統(tǒng)、泌尿血管、腰腎等。旺木克土為肝陽犯胃,必導致胃酸胃痛;金水過旺必有泌尿系統(tǒng)的疾病。因此周易中60甲子天干地支生克耗瀉的關系愈來愈被資深中醫(yī)學者所重視和研究。
2. 內經的局限與現代醫(yī)療的痛點
但遺憾的是,內經雖被中國人譽為養(yǎng)身,養(yǎng)性,養(yǎng)心的圣經,代表中國古人對生命健康與疾病成因認識的最高成就,指引著中醫(yī)千年來的發(fā)展,但它更多體現的是生命健康長壽的思想理念和方法論。從嚴格意義上說,它在對疾病的精確認知和具體治療上依舊有諸多無能為力之處,包括對疾病的預防上,雖提出不少精辟的養(yǎng)生理論,也有防微杜漸的措施,但終究局限于對人體疾病和隱患不能很好的預測,因此無法做到精準的預防。
對于疾病的預測,不僅在中醫(yī)領域沒有被深入研究,在世界范圍的西醫(yī)領域,以實證科學為基礎的現當代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科技發(fā)展,也止于對DNA的研究和通過基因的檢測來探究人體未來有可能存在的疾病與隱患,但是人類現有的診斷科技還遠無法精確定位每個個體與生俱來的生理薄弱環(huán)節(jié),以及在生長發(fā)展的過程中,根據歲運的不同,必然會出現的疾病,以及疾病的成因、輕重、是否死亡等等信息。而這些信息,則是真正代表了人類對自身,對疾病,對生命運行軌跡的最高認知,也是降低各國居高不下的誤診率的終極醫(yī)療手段。
所有的醫(yī)療診斷對于疾病來說都是滯后的。有資料報道了一個殘酷的事實:
肝臟壞到50%時,到醫(yī)院檢查指標正常!肝臟壞掉90%以上時,才叫肝硬化、肝腹水,肝癌!
血管堵到50%時,醫(yī)院檢查指標一切正常,只有堵到80%以上時,才能檢查出高血壓等心血管疾??!
腎臟壞掉50%時,醫(yī)院檢查指標似乎一切正常,只有兩個腎全壞了才叫尿毒癥,透析!
并且,全世界醫(yī)療領域的誤診率的比例也讓人瞠目。疾病治療通常通過中醫(yī)或西醫(yī)的望聞問切以及各項儀器檢測等常規(guī)手段進行。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統(tǒng)計,全世界每年死亡的病人中,1/3不是死于疾病本身,而是死于醫(yī)生的錯誤診斷和不合理用藥。按照此比例,中國每年死于醫(yī)生誤診病人有200萬左右。據公認的數字,中國縣醫(yī)院的平均誤診率是45%,全國一流醫(yī)院的平均誤診率是25%。美國研究證實:高度發(fā)達的現代醫(yī)學體系與人的健康沒有太大關系。西方承認醫(yī)院有百分之45%的誤診。英國研究證實:有85%的藥品是無效的,對病人最好的措施是盡量減少醫(yī)療干預。美國研究證實:有30%---40%的手術根本不需要做。
潘昭佑曾說:西方醫(yī)學對人體的認識不足,西方醫(yī)學認識人體疾病就先天的不足,治療更無從下手。西方承認醫(yī)院有百分之45%的誤診,這是不實事求是的說法,他們把遮羞布扯得大了很多。
再者,由于疾病治療成本日益高漲,各類養(yǎng)生話題與措施層出不窮,但由于普通百姓(包括絕大部分醫(yī)師)對個體體質無法精準了解,養(yǎng)生不得法,從而花費大量金錢與時間而無法取得切實的效果。在不了解自身體質的基礎上談養(yǎng)生是無效的。
美國在人體DNA的研究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最近關于“精準醫(yī)療”卻有這樣一番言論:
精準醫(yī)療中臨床診斷的特點就是能快速便捷地檢測病人的遺傳多態(tài)性和基因突變。下一代測序技術(NGS)的發(fā)展,促進了大型基因組片段或全基因組測序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然而這種有價值的技術也并非沒有批評者,有人懷疑這種技術的好處被夸大了。由于缺少可用的治療手段,NGS揭示的信息也變得無關緊要。另外,NGS也無法提供所有需要的信息來滿足臨床需求,我們往往還需要其他非基因組檢測方法來獲得更加確鑿的診斷評估結果。
上述觀點總結了中西方現代醫(yī)療的兩個痛點:
1)即便是最先進基因檢測手段也無法提供足夠的信息滿足臨床需求。
2)如缺乏可靠與可用的治療手段,即便有準確診斷信息也無法治愈疾病。
鑒于此,我們是否可以考慮:周易在預測學上成就,也許就是一把打開人類生命密碼的金鑰匙。
五、周易預測在疾病診斷上的落實與運用
我們出生的時刻受何些因素影響?
我們是否出生就帶有一生的健康與疾病信息?
陰陽五行如何與人的命運和健康如何對應?
我們的生命境遇與運行軌跡究竟被什么左右?
我們是否握有預知未來,把控健康的鑰匙?
……
上述問題包含兩方面內容:1)疾病可否預測?2)疾病如何預測?
1. 周易預測學
周易經過千年的演繹,在預測領域發(fā)展出繁多的分支,如文王卦,六壬,梅花易數,奇門遁甲等等,也衍生出百花齊放的各名家流派,其門類之多,涵蓋范圍之廣,遠非西方的星象學可以比拼。這些術數測算已被廣泛用于算命,看相,風水等不同領域,但本質都是利用陰陽五行理論體系對人與自然界的命運發(fā)展軌跡進行預測。
在這些術數中,以四柱八字為涵蓋內容最為廣泛,也是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最為精準的預測體系,它以天干地支與陰陽五行結合,通過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合起來的八個字之間的刑沖合害關系,推測人們事業(yè),健康,情感,家庭等等龐大內容。
周易是人類科學的總綱,用類比和對應的手法,揭示及其豐富和重要的生命信息。在對人類疾病的預測上,四柱八字通過陰陽、五行、干支、十神等29個因素之間關系和發(fā)展變化,揭秘了人在出生時帶有的健康吉兇信息。這些信息使人們在對疾病的判斷上超越現代儀器,也超越現今醫(yī)學所能達到的最高診斷水平。正如潘昭佑論述的易醫(yī)關系:易學指導醫(yī)學而使高明的易學家認識疾病永遠高于醫(yī)學家成為必然,因易學為道而醫(yī)學為術,所謂世界觀決定方法論,道高于術為不容置辯。
2. 八字易理對人類疾病的預測與監(jiān)測
首先,對于疾病可否預測的問題,周易預測學已經給予了非常明確的答案。
潘昭佑運用易理常識精辟闡述了疾病預測的原理。
人類吉兇應事是人類的生存要求與周易理論類比的方法而獲知,周易理論通過類象的類比方法落實吉兇和具體內容,這為取象。取象的準確和其使用范圍劃分恰當,是準確斷應事吉兇和內容的方法。那么都有些什么取象方法呢?本象(陰陽象、四象象、八卦象)、物象、事象、現象、意象、法象(象與實際結合,反之也是實際用象來概括表述)縱橫交錯類比于人類社會與自然界,而共同構成命局的全面信息。
八字以太極為存在,而陰陽、五行、干支為構成存在的29個元素,其平衡狀態(tài)決定太極的吉兇狀態(tài)。
潘昭佑運用陰陽平衡判斷方法類比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定位了人全方位的吉兇夭壽。如其經典的對于個體壽命的論述:
論壽命的根本理論在于太極理論、陰陽理論。八字為一個太極其中有陰陽二氣,一氣消亡則另一氣也隨之消亡而太極消亡,即生命結束。對于陰陽失衡成偏的命局直接以陰陽氣論,陰陽二氣都有力的命局則以氣的陰陽生死循環(huán)論,訣曰:失衡之局陰陽斷,尋常之局氣循環(huán)。
那么,易理又是如何運用來診斷健康,預測疾病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在四柱命理中有關身體類象的學說:
四柱宮位也代表人身體的不同部位,年柱離日柱遠,代表腿、足、四肢;月柱代表人體的軀干部分,如脊、肩、背等;日支代表人體最重要的部位,如五臟、六府、心、腦、髓;時柱是代表與外部相通的人體器官,如頭、面、手、眼、嘴、耳、鼻、生殖器、排泄器等。
民間有詩曰:要想四柱斷疾病,分清宮位干落宮;甲在年上頭有病,落在月上手臂疼;乙在年上神經病,脖頸也會時常疼;落在月上肝膽病,落在時上關節(jié)炎……
而在對疾病的診斷所用的方式,則是潘昭佑所說的象數理占:
我們斷八字應當以象數理占相統(tǒng)一的方式,來全面反映命運的過去、現在、未來的狀況。象數理占是指象數的客觀存在,理為抽象理論,即認識存在的方法,占為通過理認識存在的推斷,所以理占的內容首先建立在存在的基礎上。
一個八字的組合構成所顯示的象數就為此八字的特定信息存在。這個存在是客觀的,是八字的主體,也是信息的來源。
比如寅月余寒重,因水出木不受水而自知肝陽不足,而落實在不同宮位而所表象不同,在年柱為頭而可能精神疾病,即使在其他宮位不至精神疾病而也存在抑郁寡歡的精神不佳狀態(tài),實質都是木不受水而肝陽不足所致,而通過提升肝陽、抑制水寒,身體狀態(tài)趨吉,情緒狀態(tài)自然回歸正常。
如某女年月水木旺強,甲子日丁卯時生,這個丁是傷官,傷官是十神,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卯是陽刃,這是神煞,這個大家也懂的,時辰宮是子女宮,也是人體的下肢。女人傷官為子女,配合時辰宮位,就兩點就可以鎖定無疑,這個傷與孩子有關,生育有關,如果傷在年上,那就是奶奶了,這就是宮位如何配十神問題,確定了丁傷時孩子,而卯是刃,也就是孩子坐刃上了,那就可以斷出,生育不利,有損子女之事,那么卯的意象又是肢體,腿,而時辰宮位又是小腿部分,卯為刃,頂傷官,與日支子相刑,這就可以斷小腿有傷,傷官蓋帽多有疤痕,又甲子刑丁卯,這是刑克,子是印,印可以為車,也可以取象因車致傷,又這個子在日支位置,子的意象本身為水,為女性子宮,生殖等,配合到宮位,日支是人體的骨盆區(qū)域,所以又可以斷婦科健康多要注意,刑下易手術損傷,有疾患。
又如夏季火土重,根據太極原理,火土一氣必然導致水氣受制。癸水為腎,主氣。土克水為腎氣不能推動血液流動,為血液淤滯之象,腫瘤,癌癥也是這樣形成的。“癌”古義通“巖”,“病證名:凡結塊堅硬如石,表面高低凹凸不平,象山巖一樣,潰后狀如巖洞之體表惡性腫瘤者曰巖”古人造字很有講究,該癌癥的關鍵點在“土”上。如下命例:
某女:戊 戊 庚 庚
戌 午 申 辰
大運甲寅,流年丁丑,該年十月命主患鼻癌,醫(yī)治無效去世。命局生午火月,火土重,金水為用神。八字中辛金代表呼吸系統(tǒng),在年柱是頭部,在月柱是肺部,此造年柱戌中辛金用神被傷,土重,有腫瘤象。甲寅運天克地沖,引動祿星,祿主身體,此運有大病之象,丁丑年,午丑穿,辛金被克,丑戌刑,引動戌中丁火克辛金,命局用神全部被傷,故該年救治無效死亡。
再舉一例如下:
某男: 壬 辛 乙 壬
戌 亥 未 午
局中亥水被年日支土克論吉,但亥未合木反壞了土氣論兇。木局生午火吉,午火被壬水蓋頭兇,木不受水主血病。局中有辛金生水、克木的組合,壬子運庚辰年木火受制,結水局透壬水而干伏火氣被傷,子沖午、辰沖戌則局中火氣全傷,大兇。
所以,運用八字易理的類比取象法,不但可全面判斷人的健康狀況,更可精確診斷疾病發(fā)生的時點,內容,成因,以及發(fā)展結果。這無論是中醫(yī)圣經-黃帝內經,還是現當代最前沿的西醫(yī)與生物科技都無法達到的診斷高度,也是周易預測學能夠對疾病診斷與治療提供的最具價值的臨床信息。
3. 潘昭佑運用易理在疾病預測診斷與治療上的案例
全面透徹地知曉疾病的種類,疾病來臨的時點與成因,才可真正的對癥下藥,達到一針見血,直中靶心的效果。
正如潘昭佑所言,病來如抽絲,病去如山倒,高明的醫(yī)生治療疾病應該是幾味藥甚至不需用藥就能一發(fā)千鈞,治療疾病于彈指之間。一碗毒藥能致命,一碗湯藥也能救命。
潘昭佑不斷用易理為指導,建立“求善還真”會館,進行養(yǎng)生保健,怯病除疾,改善健康的實踐活動。他的學生詳細記錄了他的一則個案。
2015年丙戌月戊午日(10月9日),來了一位中年女子危重病人,其生辰八字如下:
壬 庚 乙 丁
子 戌 酉 丑
據其家人所述:今年9月,突發(fā)腰痛,躺床上起不來,經北檢查,診斷為肺癌晚期,癌細胞轉移到肝、肋骨,腰,腰部腫瘤壓迫神經,導致站不起來。北京某大醫(yī)院建議化療治療,說是化療一年,能活一年。家人希望潘老師能給予幫助。
經師父潘昭佑點撥,醫(yī)學弟子朱梓佑論:命局金水重,火弱。丙午運水傷火成立。日主為乙木,木不生火則為生病象。乙未年祿落實,為日主身體。時柱為腿腳,地支午丑穿,丑未沖,為腿腳神經受傷站不起來,木受金克為疼痛明顯。天干見庚合乙,地支未戌刑,辛金為肺,乙木為肝,此為肺上肝上的問題。
病人初到會館時,躺在家人的面包車里,根本無法坐起。安頓下來后,躺在床上,依然呼吸急促,一喘氣就感到肋協部劇痛難忍,不能翻身,上廁所很困難。為此,求善還真確定的調整計劃是:藥物與調整并進,力求七天能走動,三個月基本好轉,六個月康復。
用藥方向:溫肺提肝陽。開始用藥不能重,開出暖肝煎,讓病人先服5副藥。
暖肝煎:當歸9g、枸杞9g、小茴香6g、肉桂3g、烏藥6g、沉香3g、茯苓6g、生姜5g
丙戌月己未日,第一副藥物下去,病人眉心下至鼻尖部出現黑色病氣,眉心為肺的反應區(qū),向下依次為心,肝。丙戌月庚申日(10月11日),患者凌晨兩點竟然自己起床上了一次廁所,實為一大進步。早晨咳出痰,帶鮮紅血絲,病氣在臉部散開,臉色偏晦暗。自述服完藥后感覺一股熱氣直沖頭頂,身體、手心微微發(fā)燙?,F已感覺肋協疼痛明顯好轉,呼吸順暢多了,講話能成句。她笑著跟我們說,上午還因小事跟丈夫吵了一架。
潘昭佑并非醫(yī)者,而只是一位精通八字預測術的周易學者,卻也能在參悟易理真機后,游刃有余地為他人指點健康隱患,并結合中醫(yī)弟子的治療,改變了不少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的命運。知命才能改命,知病才能治病,易理揭示個體體質狀況與身心特質,以及所有疾病在流年歲運的節(jié)點上發(fā)生的細節(jié),這樣醫(yī)者才能更好地運用內經中的理論為患者排憂解難。
只有在未卜先知的情況下,人類才能真正的預防疾病隱患,免于病痛之苦。在防治未病方面,八字預測學終將產生深遠影響。
.
六、周易預測學在醫(yī)療領域的功能展望
長期以來,中醫(yī)有效還是西醫(yī)管用一直是醫(yī)學界乃至患者都疑惑爭論的話題。中醫(yī)以周易的哲學思想為源頭,注重宏觀思維,將人看作一個有機整體,機體之間各部分在陰陽五行相生相克的關系下相互影響與作用,并強調人體自身的康復能力;西醫(yī)以自然科學做基礎,注重微觀與實證,更多依賴于生物科技與精密儀器的進步,也是各種現代學科跨學科交叉合作的成果。兩者各有所長,在中國的醫(yī)療實踐中相互補充,相互借用。
很多人認為中醫(yī)不是建立在自然科學與實證科學的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學科,因此不具備客觀性與先進性。這是因為公眾對周易中存在的科學思想一知半解造成的。周易是人類科學的總綱,是認識一切存在的總綱,也認識自然,改造世界的方法論與世界觀。它對宇宙,對人類的發(fā)展規(guī)律的客觀模擬,以及蘊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不斷在西方的科學研究中被證實,被用來做指導性理論。它給中西方的科學進步帶來的成果已經不可否認。以易理為總綱而編寫出的黃帝內經,以其辯證方法,整體系統(tǒng)方法,更是在千年來的中國醫(yī)學實踐中不斷被運用,不斷被驗證,是理論指導實踐的最好的教科書。大科學家錢學森在一篇文章中斷言:氣功、中醫(yī)理論和人體特異功能,不是神秘的,而是同現代科學技術最前沿的發(fā)展密切相關的,因而它們本身就是科學技術的重大研究課題。
但不可否認的是,盡管兩者都各有所長,都對人類健康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但同時也都被人類對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的認知,對疾病整體的認知所局限。它們都無法解決中西方現代醫(yī)療的兩個痛點:
1) 即便是最先進基因檢測手段也無法提供足夠的信息滿足臨床需求。
2) 如缺乏可靠與可用的治療手段,即便有準確診斷信息也無法治愈疾病。
西方現代流行的生理學,實質上是死理學。這些對生命活動的認識,來自于對死尸的解剖和對動物的實驗,其理論要是運用在人的身上,是相當有問題的。這才導致現代是醫(yī)學越來越發(fā)達,病越治越多的情景。
中醫(yī)也無法解決現代醫(yī)療中存在的大量懸而未決的疑難問題。
而潘昭佑運用周易預測術,在對人類疾病的預測與監(jiān)測以及對癥的治療上,把醫(yī)學領域對人體對疾病的認知水平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對于現當代醫(yī)療學科的發(fā)展,具有舉足輕重的貢獻。其可解決的兩大難題如下:
第一、可根據人的生辰,排列出自身的健康隱患,以及以一生為期限必然會出現的所有疾病。這些信息將解決即便最先進的基因檢測手段都無法提供的滿足臨床需求的難題;
第二、根據人的生辰,精準分析個體體質與疾病成因,然后在對病癥準確判斷的基礎上,才可結合內經的中醫(yī)理念,輔之西醫(yī)知識,總結出可靠與可用的治療方式,對癥下藥,恢復健康。
如果潘氏理論能以各種技術手段開發(fā)成實際治療實踐中可運用的工具,如診斷軟件,手機APP,保健手冊等等,那么醫(yī)療界的誤診率必會大大降低,患者的健康也會在最大程度上得到保證。
潘昭佑在祖先理論成果的基礎上,長期以來一直在民間默默研究與工作,終于開花結果,系統(tǒng)完整地把命理的理論落實到運用,其50億字的巨作《鐵板神象》記錄了每個人的富貴貧賤、吉兇夭壽、疾病的狀況和發(fā)生年齡段。這是人類最偉大的工程,相形之下,金字塔、長城的工程真是微不足道。
如果我們不加重視,盲目地將之歸為醫(yī)蠱神道范疇;如果我們對人類與自然界的發(fā)展規(guī)律缺乏遠見卓識,缺乏開放態(tài)度,那么中國古人給我們留下的最為寶貴的哲學、科學、以及醫(yī)學遺產,或將永遠消失在歷史之中,潘昭佑先生為追求真理和人們的健康福祉而日益精進的奮斗成果也無法為社會造福。如果我們因狹隘的偏見,不肯深究和證明這些知識,而與歷史上最寶貴的文明成果擦肩而過,我們會總有一天為為自己的愚昧而痛心疾首。
參考
1.《黃帝內經》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
2. 《關于開展人體科學基礎研究》,錢學森
3. 《淺談易學與科學的關系》,瓷都小編
4 《八字理論方法》,潘昭佑
5. 《易醫(yī)同源,易理指導醫(yī)理》,孫天龍
6. 《用命理來治病,還中醫(yī)神奇》,朱梓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