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夫一二三四者,乃天之五行生數(shù),六七八九十乃地之成數(shù)。人稟天地五行生成之?dāng)?shù)成之,故天有五星,地有五岳,人有五藏。五藏之中,有精神魂魄意,聚成五雷。五雷之中,以土為尊,蓋得中黃先天混元之祖炁也。故保一真人曰:法妙合乎陰陽,方圓動靜是以道貫乎。三才天地人,物是水火木金土,應(yīng)之以五行,東西南北中,運之於五方,天地水火雷風(fēng)山澤配之於八卦。泥於衍數(shù)者曰:我書符時應(yīng)於某事,你作用某竅,如是而接造化,如是而論生克,如是起筆,如此沖發(fā),鬼神之機我得之矣。殊不知,太極未判以前,孰為陰陽?孰為三才?孰為五行?孰為八卦?故有道之士,撒手行持符篆矣。余《心傳錄》云:一二三四五,中間土為主。會得生煞機,叱叱起雷雨。
白話:
一二三四五,稱為天的五行的生數(shù)“,六七八九十,稱為地的五行的成數(shù)。人是稟天地而生成而成的,所以天有五行,地有五山,人呢有五藏。
在五藏之中,包括有精神魂魄意,它們五個可以構(gòu)成五雷,而在五雷之中,又以土為最尊,因為它得到了中黃的先天混元祖氣。
所以保一真人說啊,行法的妙法在于合乎陰陽,無論是方圓還是動靜都是以道來統(tǒng)一,三才呢,是天地人,而物分五行,分別是水火木金土以相應(yīng),而東南西北中又對應(yīng)于五行應(yīng)于五方,還有天地水火雷風(fēng)山澤與八卦相應(yīng)。
有些泥于術(shù)法的人呢,常常以為在書符的時候,針對不同的事,就要作用到不同的竅上,這樣便能接造化。并且還編出來一大堆內(nèi)容,比如應(yīng)該如何論生克,比如應(yīng)該如何起筆,比如應(yīng)該如何沖發(fā),認(rèn)為這樣便能得到鬼神之機了。
可是這些人卻不知道,太極未判之前,又哪里來的陰陽?哪j里的三才?哪里來五行?哪里來的八卦?所以真正有道的人,行持符箓都是隨手進(jìn)行。
俺的《心傳錄》中說:一二三四五,中間心土為主,只要明白了生煞的道理,那么叱咤之間便能招來風(fēng)雨雷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