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雄傳奇《水滸傳》中天生有股子神力的傳奇英雄黑旋風李逵,動不動就吹胡子瞪眼揮拳頭。因此,就連機靈輕巧如鼓上蚤時遷,深通水性泥鰍滑溜如浪里白條張順等人都怕他。但反過來問,在梁山泊好漢中有讓李逵懼怕的人嗎?答案是肯定的,有!而且還非止一人。
在李逵內心,恐怕最害怕的是行者武松和花和尚魯智深。原因很簡單,一物降一物,在同樣天生神力的武二郎和老魯面前,李逵那點犯楞的本錢——寬膀大力,賣弄不起來。而沒有了力量優(yōu)勢的李逵的那點三腳貓的功夫,跟人家比,充其量只能算是個業(yè)余武術愛好者了。
梁山泊上有“教頭”“都頭”“提轄”,更有打鐵、賣藝、開店的最底層的草根。能讓李逵怕得心服口服的人,怎么著也得有一個半個來自這一草根階層。那么,來自這個草根階層的能把李逵降服的人有嗎?您還別說,還真有!絕不乏味的幽默詼諧而知性的文學大師施耐庵老先生,就十分湊趣地給我們本文的主人公李逵找來了兩個克星:沒面目焦挺和浪子燕青。
這焦挺原本是個江湖流浪漢,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整個一典型的社會盲流。在《水滸傳》中李逵與他相遭遇是在第六十七回。當時朝廷派“水火二將”討伐梁山,李逵瞞著首領宋江私自下山,半路上恰巧遭逢“沒面目”焦挺。這老焦也是個糙漢,比老李也“細”不到哪去,外加還有點缺心眼愣頭青。當時,李、焦二粗你瞅我,我瞪你,進而言語挑釁,終至拳腳相加。李逵惱怒,揮拳頭“搶將入來”,不過令他萬沒料到的是,他老虎一般兇猛地進身搶攻,居然對焦挺完全構不成威脅,反被人家“手起一拳,打個塔墩”。
在此有必要說明的是,焦挺原本是玩摔跤的,類似于今天專業(yè)體校搞摔跤柔道專業(yè)的運動員出身。更要命的是他還是“祖?zhèn)魅?,相撲為?#8221;。那么,焦挺的這“一拳”就不該只是單純的打,而是“打跌合一”,立體復合進攻了。至于在《水滸傳》中的“相撲”摻雜有“打”技,此乃古今摔跤術的一大差異。古代的“相撲”之技,有打、有摔,但以摔為主。就像名曰“踢、打、摔、拿”全活兒的武術,被大家重視的不也是多在“踢、打”上嗎?將人“打跌而倒”的“相撲”之技,早已從摔跤術中分離出去,現(xiàn)如今,大家如若想見識“打跌”之技,就只能到武術里去尋找。譬如至今在武術八極拳“單打”里,還有一招著名的招式叫“豁打”,上使反手挑打,腳下勾踢,運用物理學中的杠桿原理,打人個“塔墩”——屁股蹲。
就像先前李逵被張順奪了棍子仍然不服一樣,被焦挺跌了個“塔墩”的李逵,再次“大怒”。無奈,老李“正待跳將起來,被那漢子肋羅里只一腳,又踢了一跤”。頃刻之間,連輸兩陣,李逵那廝這會終于徹底服了,嘴里連連大呼:“這廝贏他不得”。
就這焦挺在整個一部《水滸傳》里,還算不上是一流的技擊大師,偏偏作者施耐庵讓他接連兩次戰(zhàn)勝李逵,施老先生是隨便寫一寫嗎?當然不是!它充分表明施耐庵深通武術技擊之道。他十分清楚這樣一個格斗現(xiàn)象,那就是拳技不精的蠻力之人最怵借力使力的摔跤好手。當然,前提是你這跤得練得精,使得妙,用得巧,否則,就會像潯陽江大戰(zhàn)李逵時的張順那樣,本來也要去“跌李逵”,可因為手慢活糙,練藝不精,卻落得個被人家李逵使蠻力“直推將開去”了的尷尬結局。
正是因為《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深喑這一武術格斗技法,所以后來,作家才敢于再次安排讓李逵輸給燕青。大家知道,燕青的跤術摔得比焦挺更好,照施耐庵在第七十三回說的:“為何李逵怕燕青?卻原來燕青小廝相撲天下第一,李逵若不隨他,燕青小廝撲,手到一交,李逵多曾著他手腳,從此便怕了他”也。
從不打不相識到打了要打服,一部英雄傳奇《水滸傳》中的英雄好漢們用他們的鐵血俠骨為我們演繹了一幕幕壯懷激烈、蕩氣回腸的英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