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雪山行圖》,南宋,馬遠,絹本水墨,縱27.6厘米,橫42.9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南宋馬遠曉《曉雪山行圖》水墨干筆勾勒人物風(fēng)景畫】 ![]() 【南宋馬遠曉《曉雪山行圖》局部高清大圖】 《曉雪山行圖》描寫大雪封山的清晨,一山民趕著兩只身馱木炭的小毛驢在白雪皚皚的山間行走,山民肩上還用樹枝挑著一只打來的山雞,似去趕集出賣這些東西以換取生活所需。山民衣著單薄,弓腰縮頸,使人感到雪天寒氣逼人。毛驢、竹筐、木炭及人物衣紋均用干筆鉤勒,并施以水墨渲染。作為環(huán)境的山石以帶水墨筆作斧劈皴,方硬有棱角,遠處山石用水墨大筆掃出。近處樹枝以焦墨鉤出,橫斜曲折富有變化,遠處用淡墨鉤出。近與遠的筆墨濃與淡效果,有著較強的畫面空間感。山石、樹木均露“一角”、“半邊”,是馬遠常用的構(gòu)圖形式。 |
【周文矩《宮中圖》_五代周文矩仕女圖,白描人物長卷局部高清大圖02】
【周文矩《宮中圖》_五代周文矩仕女圖,白描人物長卷局部高清大圖03】
【周文矩《宮中圖》_五代周文矩仕女圖,白描人物長卷局部高清大圖04】
【周文矩《宮中圖》_五代周文矩仕女圖,白描人物長卷局部高清大圖05】
![]() 李唐《文姬歸漢圖/胡笳十八拍》第九拍 天無涯兮地?zé)o邊,我心愁兮亦復(fù)然。人生倏忽兮如白駒之過隙,然不得歡樂兮當(dāng)我之盛年。怨兮欲問天,天蒼蒼兮上無緣。舉頭仰望兮空云煙,九拍懷情兮誰為傳。 ![]() 李唐《文姬歸漢圖/胡笳十八拍》第十拍 城頭烽火不曾滅,疆場征戰(zhàn)何時歇。殺氣朝朝沖塞門,胡風(fēng)夜夜吹邊月。故鄉(xiāng)隔兮音塵絕,哭無聲兮氣將咽。一生辛苦兮緣別離,十拍悲深兮淚成血。 |
![]() 李唐《文姬歸漢圖/胡笳十八拍》第十一拍 我非貪生而惡死,不能捐身兮心有以。生仍冀得兮歸桑梓,死當(dāng)埋骨兮長已矣。日居月諸兮在戎壘,胡人寵我兮有二子。鞠之育之兮不羞恥,愍之念之兮生長邊鄙。十有一拍兮因茲起,哀響兮徹心髓。 ![]() 李唐《文姬歸漢圖/胡笳十八拍》第十二拍 東風(fēng)應(yīng)律兮暖氣多,漢家天子兮布陽和。羌胡踏舞兮共謳歌,兩國交歡兮罷兵戈。忽逢漢使兮稱近詔,遣千金兮贖妾身。喜得生還兮逢圣君,嗟別二子兮會無因。十有二拍兮哀樂均,去住兩情兮誰具陳。 |
![]() 李唐《文姬歸漢圖/胡笳十八拍》第十三拍 不謂殘生兮卻得旋歸,撫抱胡兒兮泣下沾衣。漢使迎我兮四牡騑騑,胡兒號兮誰得知。與我生死兮逢此時,愁為子兮日無光輝。焉得羽翼兮將汝歸,一步一遠兮足難移?;晗敖^兮恩愛遺,十有三拍兮弦急調(diào)悲,肝腸攪刺兮人莫我知。 ![]() 李唐《文姬歸漢圖/胡笳十八拍》第十四拍 身歸國兮兒莫知隨,心懸懸兮長如饑。四時萬物兮有盛衰,唯有愁苦兮不暫移。山高地闊兮見汝無期,更深夜闌兮夢汝來斯。夢中執(zhí)手兮一喜一悲,覺得痛吾心兮無休歇時。十有四拍兮涕淚交垂,河水東流兮心是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