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笔畟€字的辭職信,將網(wǎng)民們的情緒調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春暖花開的日子里,多少人躁動的心情被這看似輕飄飄的十個字戳中。相比于辦公室里的勤勤懇懇的“耕耘”,在青山綠水中詩情畫意的游歷怎能不令人神往?
然,“想去看看”的人不少,真正“去看看”的人卻不多。
網(wǎng)民們一邊對著電腦連聲嘆息,一邊重新拾起手頭的活計。就像看了一場電影,影片落了幕,放映廳開了燈,你便伸伸懶腰從椅子上坐起,你當然會和人討論這場電影的種種,你甚至會模仿電影主人公的腔調,卻不會真的以電影為生活的藍本。你在這個世界生活得越久,越是深諳這個世界的規(guī)則——“藝術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于是,那個想去看看世界的人啟程了。你笑了笑,依然按部就班地操持著你所熟悉的一切。外面的世界那么廣闊、那么美好,你當然很好奇,可也僅是好奇而已。你也許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你喪失了追逐答案的動力。也許從母親對于年幼的你的諸多個“為什么”露出了不耐煩的表情開始,也許從老師無視你獨特的見解、告訴你“一切以教材為準”開始。從那時起,世界不再是你所處的這一方土地,而是“外面的”。你生活在其中,它卻仿佛并不屬于你。你學會了社會的準則,你的自我悄悄發(fā)生了改變。你開始明白了什么是“大家期待的”,卻也忘了什么是“我想要的”。當別人為了“我想要的”踏出了不同于大多數(shù)人的一步路,你還會暗暗擔憂,“這樣能行嗎?”
什么時候起,我們已經喪失了探尋的勇氣?無論是外面的世界,還是內在的世界,我們站在這兩個世界交界的位置左顧右盼,止步不前。對外,我們不敢放棄已有的一切去發(fā)掘世界的新鮮;對內,我們不敢深入挖掘去探索無限的潛能。我們將自己困在原地,困在時間的枷鎖里。
像那對幾乎“避世”的上海夫婦一樣,我們一邊試圖找到一種最舒適的與世界共處的方式,一邊迷惘、停滯甚至退行。
世界是一個謎,自我是一個謎。有的人已經止步,有的人還在探索。(文/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