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都市的人們總是向往真正的原野、山丘、大海和甜美清新的空氣,每隔一段時間,就想要逃離被水泥和鋼筋包裹的森林,然而短暫的出行之后,不得不帶著不舍和無奈重新回歸乏味而平凡的日常,如此循環(huán)往復,仿佛看不見出路的泥沼。假如我們不得已生活在這個瘋狂而冷漠的城市洪流之中,是否還能從那些林立的高樓大廈中找到新鮮的期待感?也許,城市沒有我們想象中的無趣。
溫柔
野獸
出生于匈牙利的倫敦攝影師 Marietta Varga專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個當下,她用鏡頭溫柔地描摹出城市細膩的情緒。與之前的攝影作品“故鄉(xiāng):希歐福克”(My Town:Siófok)的主題不同, Marietta Varga最新的系列作品“冷山”(Raw Hill)選擇了倫敦一系列野獸派建筑作為場景,這些建筑體量龐大,色彩單調(diào)乏味,丑陋無趣的造型充斥著反烏托邦式的審美,然而它們堅硬的外殼下隱藏著如雕刻般美麗的線條和微妙的復雜性。
Marietta Varga選取了國家大劇院、巴比肯莊園、亞歷山德拉路莊園作為取景地,用一種夢幻般的電影拍攝手法和充滿愉悅的情調(diào)重新詮釋了鋼筋和水泥的美。在她的作品中,男孩和女孩以一種溫柔的姿態(tài)對抗著堅硬冰冷的建筑線條和粗獷的混凝土紋理。淡粉和薄荷綠的色調(diào)輕盈而縹緲,主角柔軟的身體充滿了故事性,似乎正在表演一段現(xiàn)代舞,每一個舉手抬足之間都與建筑的幾何結(jié)構(gòu)形成呼應和互補,讓畫面充滿逆轉(zhuǎn)的詩意。從這個意義而言,這些野獸派建筑不僅僅只是這幕故事的背景,而成為故事本身的一部分。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將野獸派與暴力、野蠻聯(lián)系起來。而Marietta Varga的作品則用一種柔美的方式撫平我們的不安和躁動,也讓我們看到了城市怪獸溫柔的一面。
喜歡Marietta Varga的作品的朋友,
可以關(guān)注她的Instagram賬戶:https://www.instagram.com/mattivarga/
極致
幾何
你真的了解每天工作、生活的城市嗎?諺語有言:“重要的不是你所看見的,而是你如何看待所見之物?!边@也是黎巴嫩攝影師Serge Najjar的座右銘。他善于捕捉每一個偶然的時刻和日常生活的細節(jié),在他的作品中,建筑與人之間呈現(xiàn)出微妙的偶然關(guān)系。
作為一名本職律師的攝影師,Serge Najjar喜歡每個周六拿上照相機去探索周圍,然后將他的照片發(fā)布到Instagram上,從2011年開始至今,他已經(jīng)擁有超過10萬個粉絲。雖然他的照片看上去似乎是經(jīng)過精心準備和設計的,然而事實上,大多數(shù)照片都是計劃外的產(chǎn)物,而照片中的大多數(shù)人對于Serge Najjar而言都是陌生人。
耐心等待偶然發(fā)生的有趣事件,并且忠實于自己所看見的畫面,是Serge Najjar能夠創(chuàng)作出如此大量作品的原則。他總是從看上去很普通甚至是丑陋的城市場景中發(fā)現(xiàn)讓人驚喜的美麗。Serge Najjar 說:“我對建筑物的細節(jié)非常癡迷,我試圖將它們變成抽象的事物但同時讓畫面充滿現(xiàn)實感?!彼ㄟ^觀察建筑的細節(jié),尤其是正在建設中的建筑,然后以一種意想不到的創(chuàng)造性的角度去揭示我們所處環(huán)境的不同尋常之處。
幾乎在Serge Najjar的每一張圖像中都有一位不期而遇的陌生人,他們的出現(xiàn)打破了建筑完美的幾何結(jié)構(gòu)和龐大的體積帶來的壓迫感。而對于Serge Najjar而言,人的存在可以為建筑增添“溫度和比例”。當他們的胳膊或者身體從窗口探出來,或者穿過墻壁的縫隙,原本精心設計的建筑之間的線條被打斷,一方面是建筑的精密與極致對稱的幾何,另一方面是人類現(xiàn)實生活的隨意和荒誕,Serge Najjar試圖尋找兩者之間的平衡,然而正是這種不平衡才是日常之外的樂趣。
喜歡Serge Najjar的作品,
可以關(guān)注他的Instagram賬戶:https://www.instagram.com/serjios/
水泥
之書
僅通過封面,你能判斷一本書的內(nèi)容嗎?比如匈牙利攝影師Gábor Kasza的這本新影集“Concrete Passages about Closeness and Coldness... and a Couple of Songs”。
這是一本關(guān)于混凝土建筑以及室內(nèi)的攝影系列,特別之處是采用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水泥封殼。攝影師試圖通過清水混凝土的裸露、堅硬和冷淡來暗示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以及聚合離散。整本書中描述了一個雙重性的概念,不僅僅是照片中的夫妻之間的錯落關(guān)系,而且在圖片的位置和排列上也采用了并列和對偶的方式。Gábor Kasza坦言,“這是一個關(guān)于關(guān)系的詩歌體攝影系列,就像我們在當代歌劇的舞臺上漫步一樣,唯一不同的是,這個故事發(fā)生在具體的空間中?!?/span>
在這些充滿隱喻的圖片之間,攝影師用抽象的構(gòu)圖和幾何圖案之間的循環(huán)往復來描述一個非線性的故事,畫面冷靜而克制,但又充滿了特定的情緒,它似乎發(fā)生在我們周圍,甚至代表我們自身的狀態(tài),但又似乎遠離現(xiàn)實,存在于另一個空間。當我們的視線被這些混凝土所包裹,現(xiàn)實與想象之間的界限似乎不再那么重要。
盡管被很多設計師認為這是一個“不可能”的概念,但為了實現(xiàn)這個特殊的書殼,Gábor Kasza用了一年的時間進行不同的嘗試,既要足夠堅固,又不太能太重,同時還要在視覺和觸覺上完美的表達主題。最終這個只有4毫米厚的混凝土封面由他親手完成。
本書限量50本,想要購買的朋友,
請登錄Gábor Kasza的個人網(wǎng)頁www.gaborkasza.com
P S
假如我們不得不生活在迷茫的都市,為什么不能從無趣的日常中發(fā)現(xiàn)點有趣的事情?比如和VISION 一起“黑”在北京!
新銳設計媒體《Hi設計》與751D·PARK聯(lián)合VISION等多家機構(gòu),共同打造了國內(nèi)首個以“黑”為主題,融合時尚、科技與設計的創(chuàng)意嘉年華——BALCKBOOM·黑潮。
你可以在創(chuàng)意黑市,發(fā)現(xiàn)隱藏在黑暗角落里的原創(chuàng)品牌和罕見的設計師“黑貨”。
你也可以在黑色創(chuàng)變者大會,和眾多創(chuàng)意“黑咖”一起開啟超級能量場。
你還可以參與國內(nèi)獨立音樂廠牌狂喜文化帶來專屬的FreeStyle、奇葩設計大會、黑科技創(chuàng)客體驗坊等創(chuàng)意“黑洞”。
還有銳舞派對、啤酒運動會、法式滾球賽等你來一起“開黑”!
不用猶豫,一起躁動起來吧!
活動時間:2017年10月5日-10月6日
活動地點:北京市朝陽區(qū)酒仙橋4號751D·PARK時尚設計廣場
票價:早鳥票 30元
現(xiàn)場票:38元
購票鏈接:https://m.wanzhoumo.com/huodong/143288?zmsource=weixin%20
text & editor 車晟
photo ? MariettaVarga
Serge Najjar Gábor Kasza
designer 二十一
VISION Magazine
我們就是一本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