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人生真的有什么起跑線,那一定是父母的關(guān)系。生活在和睦家庭里的孩子,每天都在上著最生動的“心理健康”課,他們知道怎樣去處理壓力、怎樣去解決沖突,因為這些都是在家庭生活中觀察和學習來的。而生活在父母關(guān)系不和的家庭中的孩子,可能會反復(fù)暴露在充滿矛盾、要求總不一致的環(huán)境中,增加更多的不安全感,削弱對情緒和行為的控制能力,更容易產(chǎn)生恐懼、抑郁、憤怒的感覺。所以,和睦的家庭是孩子力量的源泉,要想孩子能夠不輸在起跑線,父母更應(yīng)該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讓他們在更和諧、友愛的家庭中,汲取更多的正能量,健康快樂的成長。
有人說,教育是農(nóng)業(yè),不是工業(yè)。這個比喻很貼切,教育的過程,如同農(nóng)民種莊稼,需要經(jīng)歷春種、秋收、冬藏,有自然的時令和節(jié)律,急不得。而教師教學生,需傳道、授業(yè)、解惑,有一定的節(jié)奏和規(guī)律,快不得。
對孩子而言,享受奔跑的快樂,是童年的意義。對成人而言,為奔跑的孩子喝彩,才是教育的真諦。成長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所有美好的事情,都需要多一點時間。成長是一件艱難的事情,所有艱難的事情,都需要多一點耐心。成長的過程中,孩子并非無所顧忌、一往無前,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的孩子都是一邊向前跑,一邊回頭望。而作為父母,作為教育者,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當孩子回頭望的時候,堅定地說一句,孩子,別擔心,我一直都在。
孩子放學回來后,你會先問他什么 ?可能很多父母都會在孩子回家的第一時間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或是一天在學校的表現(xiàn)。從我從教語文老師到現(xiàn)在擔任班主任以來20余年的時間里,有一位父親的教育方式非常獨特,他選擇在女兒回家后先和她聊十分鐘,讓孩子暢所欲言。當然,他也會問問題,只是他問的問題卻很有方法,他會問女兒:學校有什么好事發(fā)生嗎?今天你有什么好的表現(xiàn)?今天有什么好收獲嗎?有什么需要爸爸幫助嗎?這看似簡單的問題背后其實蘊涵著豐富的意義。
如果家長還有更多的家庭教育問題,或者是你的孩子找不到正確的學習方法,無論怎么努力都得不到明顯提高,學習興趣不高等問題,都可微信一欄上查找:
“XUESHEN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