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患有精神分裂癥的患者,常使用阿立哌唑或利培酮來進行抗精神病藥治療,其有效性以及在西方人群中已經(jīng)報道了,但是對于中國漢族人群,卻缺乏嚴謹?shù)脑囼瀬磉M行報道。
針對這種情況,來自上海精神衛(wèi)生中心的李華芳主任等人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的目的是評估評估中國大陸患有精神分裂癥的漢族人群在使用阿立哌唑和利培酮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耐受性,其研究結(jié)果發(fā)表于 2014 年 8 月的 Schizophrenia Research 雜志上。
該研究為一項 6 周,雙盲,隨機平行的研究,納入的對象來源于中國大陸的 5 個醫(yī)學(xué)中心,時間為 2007 年 11 月至 2011 年 3 月,納入的人數(shù)為 279 名,都符合 DSM-4 精神分裂癥的診斷標準,這些受試者以 1:1 的比例隨機分配接受阿立哌唑(n=139)或利培酮 (n=140) 治療。
使用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 (PANSS) 總分,陽性,陰性和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得分,臨床總體印象疾病嚴重度量表(CGI-S),以及改善量表來評估有效性。用錐體外系癥狀(EPS),體重增加,血清催乳素的水平,QTc 間期,以及自我報告的副反應(yīng)事件來評估兩種藥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哌唑和利培酮兩組都能顯著改善患者的 PANSS 總分,陽性,陰性和一般精神病理分量表得分,以及從基線至終點的 CGI-S 分數(shù)(所有 p<0.01),在兩組中,在第一周中改善最為顯著。在兩組中無顯著的組間差異。在基線至終點的 PANSS 平均總分變化,阿立哌唑組為? 26.8 ± 18.1,利培酮組為? 30.0 ± 17.7。
在應(yīng)答率方面,阿立哌唑組為 71%(n=99),利培酮為 76%(n=107)。對于錐體外系癥狀的發(fā)生率,兩組間結(jié)果相似,阿立哌唑組為 25%, n = 35;利培酮組為 24%, n = 34。
兩組藥物中對 QTc 間期,QRS,或 PR 間期,沒有臨床意義的影響。然而,對于臨床顯著的體重增加和高泌乳素血癥的發(fā)生率,阿立哌唑組要顯著低于利培酮組。
該研究的結(jié)論為,阿立哌唑與利培酮一致,在第一周的治療中,都能快速且持久的抗精神病癥狀。對于總體改善情況而言,阿立哌唑可能弱于利培酮,但是在研究中并無顯著差異。與利培酮相比,研究表明阿立哌唑體重增加和高泌乳素血癥的發(fā)生率更低。對于漢族人群中的精神分裂癥患者,阿立哌唑的有效性和耐受性與在西方人群使用情況一致。
丁香園精神頻道已開通微信訂閱號 關(guān)注即可獲得 5 個叮當(dāng)
編輯: linjing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