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3年,北邊興起的蒙古占領金朝都城汴京,把金朝皇帝金哀宗嚇得,立馬逃到蔡州。雖說憑借蒙古自己的力量就可以滅掉金朝,但傷亡肯定是在所難免的,于是蒙古便找到南宋,跟南宋說可以聯(lián)合起來,一起把金朝給滅了。從一開始,南宋就視金朝為生死仇人。此時好不容易有個一雪前恥的機會,南宋高興都來不及,立馬派出大軍包圍蔡州。乒乒乓乓的打了一年多,蔡州城破,金哀宗和金末帝身亡,金朝由此滅亡。
其實吧,早在蒙古攻克開封城的時候,窩闊臺汗便下了道命令,“除完顏氏一族外,余皆全免”。說白了就是要把金朝皇室趕盡殺絕。金朝滅亡后,南宋邊和蒙古相接壤。果不其然,金朝滅亡后的第二年,蒙古便發(fā)兵進攻南宋。戰(zhàn)爭持續(xù)到1279年,被后人所嘲諷的南宋,硬是抵抗住蒙古鐵騎數(shù)十年。相比于金朝,南宋皇室就顯得運氣爆棚。不僅保住自己的性命,還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禮遇。這前后差距如此巨大,不禁令人懷疑,他倆之間是不是有啥秘密。當然啦,秘密應該是沒有,但之所以蒙古會對金朝趕盡殺絕,卻對南宋禮遇有加,我想是因為這些原因。
1,金朝一直在壓榨剝削蒙古,對蒙古的各種手段極為殘忍對金朝來說,蒙古就是個奴隸部落。一直以來金朝都對蒙古實行民族壓迫政策,只要蒙古擁有啥好東西,金朝就會馬上派人去搶。這都還是小事,在金熙宗時期,成吉思汗的先祖俺巴孩汗明明啥都沒干,就被安上反叛的罪名處死。到金世宗時期,加大對蒙古的賦稅也就算了,還每三年都要派兵到蒙古殺人,所謂減丁,以此來減少蒙古的威脅??梢哉f蒙古和金朝是世仇,雙方之間是積怨頗深。蒙古好不容易的崛起能滅掉金朝,當年在金朝手上吃的虧,這下怎么說都要加倍奉還。而南宋因為偏安南方,跟蒙古壓根就沒來往,想欺負蒙古都欺負不到,因此就沒有仇恨一說。
2,游牧民族不好管理金朝是女真族,這是游牧民族,向來是民風彪悍不服管教,如果不趕盡殺絕,憑借游牧民族強大的生存能力,早晚會對蒙古形成威脅。就比如遼,金滅遼之后,就是因為金朝沒有趕盡殺絕,這才讓遼國后裔跑到西邊建立了西遼。有了這個前車之鑒,蒙古自然是要吸取教訓的。而南宋不一樣。南宋是漢人為主,擁有著先進的文明,只要方法得當,便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
3,兩個時期的蒙古老大不是同一人蒙古滅金的時候,當時的老大是窩闊臺汗。這可是個喜歡屠城的家伙,甚至他還定下規(guī)矩,說“凡攻城,城中一一發(fā)矢石,即位抗命,既克,必屠之”。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金朝皇室不被趕盡殺絕才怪。到滅南宋的時候,蒙古的老大已經變成忽必烈。在忽必烈時期,蒙古便不斷的向封建化和漢化深入,不再像窩闊臺汗時期那么的野蠻,因此殺戮政策也被鄙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