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咨詢師比來訪者更認真、更努力地工作
心理咨詢是咨詢師和來訪者共同努力以增進來訪者自我了解和自我改善的活動。在咨詢的初期,咨詢師要多承擔一些責任去建立基本規(guī)范,去教導來訪者如何使用會談時間,以及清楚地說明彼此的責任和工作。在咨詢一段時間之后,咨詢師逐漸退居幕后,有主動變?yōu)楸粍?,鼓勵來訪者承擔更多說話的責任。如果會談進行一段時間后,咨詢師工作的比來訪者還辛苦,對來訪者改善的期望大于來訪者本人,這時咨詢師就要進行自我探討,以發(fā)現自己內心潛藏的焦慮或者待處理的問題。
二、渴望來訪者能立即改變,并視之為自己的責任
咨詢師在實踐的初期經常受到來訪者焦慮的影響,希望來訪者能在會談若干次之后,既有明顯的行為改變以便減輕來訪者的問題,以及證明自己的治療能力。然而來訪者行為的改變通常不是立竿見影的,而是有一定的過程和條件的。,來訪者的自我了解與行為改變牽涉到很多因素,他們的問題是經過多年積累而成的,心理困擾總是一層包著一層
三、企圖改變來訪者的想法、情緒與行為
不論資淺或者資深的咨詢時,都會犯的錯誤是企圖說服并改變來訪者的想法、情緒與行為。結果來訪者不僅沒有改變,反而引起更多更強的抗拒與防衛(wèi)。在實際咨詢中,咨詢師一定要謹記來訪者有問題的想法、情緒和行為幾乎都是自我防衛(wèi)機制的本身或者結果,咨詢師的工作在于提供一個關系、氣氛與情境,讓來訪者覺察到自己的問題,隨之改變也就會發(fā)生。%$#@
四、來訪者在談話時,治療師在想問題、答案或者建議
來訪者在談話時,咨詢師在做什么呢?咨詢使用太多的時間去想自己的事當然不妥,用太多的時間軀體來訪者向大案、建議也不好。整個咨詢過程是充滿互動與發(fā)現的,不是監(jiān)督或者找尋答案的時候。
五、根據自己的經驗來解釋個案的感受與行為
咨詢過程中會用到詮釋的技巧。面對來訪者的問題,咨詢師即使有過類似的經驗,也不宜貿然用自己的經驗來解釋來訪者的感受與行為,然后告訴來訪者應該怎么辦。因為,同一問題所觸動到的個人內心層面與含義是不同的。咨詢師的工作不是用自己的經驗去解釋來訪者的行為,咨詢師的工作是協助來訪者去探索問題的意義,以及從經驗中獲得更多的成長和學習。
六、常問為什么
新手會不自覺地經常問來訪為什么。但是有效的咨詢方式是不要常問為什么的。這是因為問為什么的問題,很容易引起來訪者的防衛(wèi)機制,特別理智化的防衛(wèi)機制。這樣來訪者就不容易覺察自己內在的感覺。而且經常問為什么的咨詢師,會逐漸是治療關系變成身家調查的感覺,不利于信任關系的建立。
咨詢時要避免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而去問來訪者一大堆的問題。有經驗的咨詢師會設法引起來訪者對自己的好奇,對自己的想法、感覺與行為,產生進一步了解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