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以下的寶寶哭鬧的時候,不抱也不哄,讓寶寶哭累了睡覺,不知道提出這種育兒方式的專家有沒有自己親自帶過寶寶,這么小的嬰兒,以這樣的方式對待,是不是太殘忍了點?
嬰兒哭鬧不睡覺總有原因。小嬰兒不會說話,他只會通過哭聲和動作來表達自己的需求。
1.不舒服。
有的寶寶像有潔癖一般,拉了或尿了就會哭,希望爸爸媽媽盡快幫他清理干凈。
有的寶寶是腸絞痛(一般是3月齡左右),因腸胃功能發(fā)育不完善引起,小臉憋得通紅,扭來扭去,莫名哭鬧。
有的寶寶是生病了,所以寶寶哭鬧時還要觀察一下是否有發(fā)熱、嘔吐、拉肚子等現(xiàn)象,如果是寶寶生病了導致的哭鬧,爸媽如果不管,孩子豈不是很可憐?
2.沒吃飽。
寶寶如果沒吃飽,睡覺的時候也會哭鬧。一般1歲左右的嬰兒睡前還會再吃一頓奶,如果寶寶白天體力消耗過大或者沒吃飽,晚上這頓奶量要適當增加。而6月齡以下的寶寶可能還沒有斷夜奶,所以睡前哭鬧也有很大可能是要奶喝。
3.鬧覺。
鬧覺也是很多“睡眠困難戶”寶寶的特征,明明已經(jīng)很困了,可就是要哼哼唧唧地,哭上好一陣才會睡覺。
4.求安慰。
如果以上幾種情況都不是,但寶寶還是哭鬧不肯睡覺的話,那寶寶可能是比較缺乏安全感,在用哭聲索求爸爸媽媽的安慰。
1.快速回應寶寶需求。
寶寶哭鬧的時候,需要迅速用語言或者動作回應寶寶的需求,告訴寶寶,我知道了。
2.抱睡。
3個月以下小嬰兒可以抱睡,先在家長的胳膊上淺睡眠,等差不多熟睡的時候再輕輕放下。
3.奶睡。
這種方式同樣適合3個月以下小嬰兒,媽媽的奶能給寶寶更多的安全感,會比較容易入睡。
4.其他安撫方式。
還可以采取輕拍、兒歌安撫等哄睡方式。我記得我在月子里的時候,寶寶有時候一驚一驚的,我媽就拿用臉貼臉的方式去安撫,也很有效果。
總之,我的觀點是,1歲以下的孩子還不會語言表達,碰到哭鬧不睡覺的情況,萬不可一刀切,直接不管孩子,這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也會影響大人的情緒。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如有疑問,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