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不清從什么時候開始看法國電影,很小的時候,就看過阿蘭•德龍的《佐羅》、《黑郁金香》,后來是貝爾蒙多的《悲慘世界》、《王中王》,再后來是德帕迪約的《巴黎最后一班地鐵》,那時已經(jīng)長大,阿蘭•德龍和貝爾蒙多也已淡出影壇,德帕迪約成為法國影壇領(lǐng)袖級的人物,他主演的《大鼻子情圣》、《綠卡》等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是功底扎實的演技派演員,其演技超過所有的好萊塢明星,前兩天又看了他2003年的一部電影《你丫閉嘴》,其演技已臻爐火純青境界,令人贊嘆。在德帕迪約之后,法國還有一位很勤奮的演員讓•雷諾,也憑借出眾的演技得到了全世界觀眾的認可,從他早期演的《地下鐵》、《碧海情》,到《這個殺手不太冷》、《暗流》,一步步奠定了他在國際影壇的地位。
提到法國電影,不能不提到一個名字呂克•貝松,他被認為是法國的鬼才導演,喜歡法國電影有一半是因為他的緣故。記得在看《地下鐵》時就被他獨特的影像語言和敘事方式驚得目瞪口呆,靠,電影也可以這樣玩的。看《碧海情》時還在讀大學,被影片講述的故事感動得一塌糊涂,電影能拍到這個份上也算是到了極至吧,影片最后主人公和海豚在大海中嬉戲的場面讓我感動的流淚,多年以后,只有在看過意大利影片《海上鋼琴師》時才有類似的感動?!妒ヅ懙隆肥且徊渴吩婋娪埃瑓慰?amp;#8226;貝松操作起來仍然游刃有余,在他的指導下,米拉•喬沃維奇把一個具有“神經(jīng)質(zhì)”、“驚恐”、“瘋狂”性格的女斗士形象演繹得淋漓盡致。可以說呂克•貝松的每部影片都是精品,他曾表示這一生只拍十部影片,可見他對電影嚴謹?shù)津\的態(tài)度。
喜歡法國電影,還因為有文化上的認同感。法國和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中國是歐亞大陸東部最大的內(nèi)陸國家,而法國是歐亞大陸西部最大的內(nèi)陸國家;中國有淵源流長的文化傳統(tǒng),而法國是歐洲啟蒙思想的發(fā)源地也產(chǎn)生了眾多的思想家和藝術(shù)家;中國人天性自由散漫愛好和平,法國人也同樣以浪漫和灑脫著稱于世;二戰(zhàn)時期中國和法國都同樣受到法西斯的侵略,二戰(zhàn)后法國是第一個同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而法國是西方社會中最具有社會主義思潮的國家。所有這些都表明中法兩國在民族習性和文化上最容易產(chǎn)生認同和共鳴。
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說:“法蘭西民族是一個美和實用結(jié)合的民族”,法國文化具有突出的唯美色彩。對法國充滿著憧憬和夢想,不僅是因為有浪漫之都的巴黎,更因為有底蘊深厚的法國文化,作為法國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法國電影深深地打上了注重藝術(shù)、強調(diào)唯美的烙印,法國電影是世界藝術(shù)電影的集大成者,以其藝術(shù)、唯美、精致的風格,在世界電影之林獨樹一幟,法國電影如一杯研磨精致的咖啡,需要你慢慢品味,細細咀嚼,錯失一點,你就會不知身在何處,難以領(lǐng)略其中之妙。
法國電影往往更加關(guān)注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注重情感世界和人物內(nèi)心的表達,法國電影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另類的,另類的電影大師,另類的電影作品。在觀看《游戲規(guī)則》時深刻體驗法國式的生活狀態(tài);在《虎口脫險》中領(lǐng)略法國式的幽默詼諧;在《巴黎野玫瑰》中品嘗法國情調(diào)的瘋狂愛情;在《碧海情》中感受人與自然的渾然天成。法國電影的藝術(shù)性體現(xiàn)了電影獨特的美感,美得純真,美得舒暢,美得深情。
在夏季一個悶熱的夜晚,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我汲著拖鞋來到街上的一家音像出租店,租到那本《天使愛美麗》,本來對這部影片不抱什么希望,只因為是法國影片才租下它,回屋打開電視放上碟片,一下就被影片開頭奇譎詭異的想象力所吸引和折服,這部有著童話般情節(jié)和黑色幽默風格的影片是法國電影怪杰讓-皮埃爾•儒內(nèi)的力作,奧德麗•多杜在影片中飾演一個古靈精怪、充滿了奇幻想象力的咖啡館女侍形象,那些妙趣橫生的場景、浪漫詩意的細節(jié)使整部影片細致動人,具有強烈的感染力。這并不是一部快樂的電影,它飽含著憂郁哀傷和苦樂參半的情調(diào),它描繪的生活破碎不堪,充滿了挫敗感,在其濃郁的幻想色彩和奇妙的想象力之下,是對現(xiàn)實生活和苦樂人生的透徹觀照。就是這樣一部影片讓我久久難以平靜,我愛法國電影,只有法國的藝術(shù)大師才能制作出這樣有生活力度的電影。
最后要談到的是我的偶像我的夢中情人蘇菲•瑪索,蘇菲•瑪索被法國男人譽為“永遠至愛”,有著一雙清澄、憂郁的褐色大眼睛,她的美猶如一曲悠閑的歐洲小調(diào),妖嬈中帶著幾分清純,是一位融合了東西方審美觀的標準美女。20年的演藝生涯,使她從一個單純的青春少女成長為一位實力派的國際巨星,她是理性成熟美與感性美的融合體。14歲演《初吻》一舉成名,隨后《芳芳》、《勇敢的心》、《安娜卡列尼娜》、《心火》、《情欲寫真》,最近的一部《逃之夭夭》,感覺每部影片,蘇菲都是在盡情地表現(xiàn)自己,精彩至極。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