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被李泳因癌癥去世的消息刷屏,大家是談癌色變。心理界朋友為李子勛老師的因病離世深感惋惜。身邊的朋友,身體一直棒棒的老公,因心梗突然離去,而深感生命的無常。對于死亡,更是恐懼。
想起2013年,我曾經(jīng)閱讀過《相約星期二》,作者是一位叫莫里· 施瓦茨的老人,社會學(xué)教授,患了絕癥,在生命的最后階段受一家電視臺的“夜線”節(jié)目采訪,被十六年前的一位學(xué)生米奇·阿爾博姆偶爾看到。這位學(xué)生是作家、記者,便匆匆趕來看望即將離世的老師,而老師則宣布要給這位學(xué)生上最后的一門課,每星期一次,時間是星期二。這門課講授了十四個星期,最后一堂則是葬禮。
記得當(dāng)時,讀完此書很震撼,真是一門深刻的人生課。在我這個年齡也接受和面對過親人的離去,當(dāng)親人將要離你而去的那一刻,更多的是悲痛和以淚洗面?!捌鋵?,老人與死亡近距離對峙的時候很可能會有超常的思維迸發(fā),這種迸發(fā)集中了他一生的熱量又提純?yōu)榍嗨{色的煙霞,飄忽如縷、斷斷續(xù)續(xù),卻極其珍貴,人們只在挽救著衰弱的肢體而不知道還有更重要的挽救。多少父母臨終前對子女的最大抱怨,也許正是在一片哭聲、喊聲中沒有留出一點安靜讓他們把那些并不具體的人生話語說完?!?/p>
下面是老人莫里在每一堂課中對我有深刻影響的話語,摘錄如下。也許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去認知生與死。正如老人說的,一旦你學(xué)會了怎樣去死,你也就學(xué)會了怎么去活。
第一個星期二——談?wù)撌澜?/strong>
是啊,我現(xiàn)在必須與眾不同地去看待人生。要能面對它。我不能去購物,不能料理銀行的帳戶,不能倒垃圾。但我仍可以坐在這兒注視那些我認為是人生重大的事情。我有時間——也有理由——去那么做。
……正因為我在遭受痛苦,我就更容易想到那些比我還要痛苦的人。那天晚上,我在電視上看見波斯尼亞那兒的人在大街上奔逃,被槍打死,都是些無辜的受害者……我不禁哭了。我感受到了他們的痛苦,就像感受自己的一樣。我并不認識他們當(dāng)中的任何人,可是——該怎么說呢?——我非?!樗麄?。
人生最重要的是學(xué)會如何施愛于人,并去接受愛?!ソ邮軔?。 我們一直認為我們不應(yīng)該去接受它,如果我們接受了它,我們就不夠堅強了。但有一位叫萊文的智者卻不這么看。他說“愛是唯一的理性行為”。
第二個星期二——談?wù)撟詰z
只有當(dāng)你覺得它可怕時,它才可怕,看著自己的軀體慢慢地萎謝的確很可怕,但它也有幸運的一面,因為我可以有時間跟人說再見。
……不是每個人都這么幸運的。
第三個星期二——談?wù)撨z憾
我們的文化不鼓勵你去思考這類問題,所以你只有在臨死前才會去想它。我們所關(guān)注的是一些很自私的事情:事業(yè),家庭,賺錢,償還抵押貸款,買新車,修取暖器——陷在永無止境的瑣事里,就為了活下去。因此,我們不習(xí)慣退后一步,審視一下自己的生活就這些?這就是我需要的一切?是不是還缺點什么?
第四個星期二——談?wù)撍劳?/strong>
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要死,可沒人愿意相信。如果我們相信這一事實的話,我們就會作出不同的反應(yīng)。……但還有一個更好的方法,意識到自己會死,并時刻作好準(zhǔn)備。這樣做會更有幫助。你活著的時候就會更珍惜生活?!穹鸾掏侥菢?。每天,放一只小鳥在你的肩膀上問,“是今天嗎?我準(zhǔn)備好了嗎?能生而無悔,死而無憾了?”
一旦你學(xué)會了怎樣去死,你也就學(xué)會了怎樣去活。
我們大多數(shù)人都生活中夢里。我們并沒有真正地在體驗世界,我們處于一種渾渾噩噩的狀態(tài),做著自以為該做的事?!魅ネ獗淼膲m埃,你便看到了生活的真諦。當(dāng)你意識到自己快要死去時,你看問題的眼光也就大不一樣了。
你為此付出時間和精力的事——你所做的工作——也許就不再顯得那么重要了。你也許會讓出空間來滿足精神上的需求。盡管我說不上來“精神產(chǎn)物”到底為何物,但我知道我們在有些方面確實是有缺陷的。我們過多地追求物質(zhì)需要,可它們并不能使我們滿足。我們忽視了人與人之間相愛的關(guān)系,我們忽視了周圍的世界。
我每天都從窗口看外面的世界。我注意到了樹上的變化,風(fēng)的大小。我似乎能看見時間在窗臺上流逝。這是因為我的時間已經(jīng)到頭了,自然界對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見它時那樣強烈。
第五個星期二——談?wù)摷彝?/strong>
我覺得,鑒于我們在這幾個星期里所談的內(nèi)容,家庭問題變得尤為重要了。事實上,如果沒有家庭,人們便失去了可以支撐的根基。我得病后對這一點更有體會。如果你得不到來自家庭的支持、愛撫、照顧和關(guān)心,你擁有的東西便少得可憐。愛是至高無上的,正如我們的大詩人奧登說的那樣,“相愛或者死亡”。
假設(shè)我離了婚,或一個人生活,或沒有孩子。這疾病——我所經(jīng)受的這種疾病——就會更加難以忍受。我不敢肯定我是否應(yīng)付得了它。當(dāng)然,會有人來探望的,朋友,同事。但他們和不會離去的家人是不一樣的。這跟有一個始終關(guān)心著你、和你形影不離的人不是一回事。這就是家庭的部分涵義,不僅僅是愛,而且還告訴別人有人守護著你?!烙幸粋€家在守護著你。只有家庭能給予你這種感覺。金錢辦不到。名望辦不到。
第六個星期二——談?wù)摳星?/strong>
接受所有的感情——對女人的愛戀,對親人的悲傷,或像我所經(jīng)歷的,由致命的疾病而引起的恐怕和痛苦。如果你逃避這些感情——不讓自己感受、經(jīng)歷——你就永遠超脫不了,因為你始終心存恐懼。你害怕痛苦,害怕悲傷,害怕愛必須承受的感情傷害??赡阋坏┩度脒M去,沉浸在感情的汪洋里,你就能充分地體驗它,知道什么是痛苦,什么是悲傷。只有到那時你才能說,“好吧,我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這份感情,我已經(jīng)認識了這份感情,現(xiàn)在我需要超脫它?!?/p>
第七個星期二——談?wù)搶λダ系目謶?/strong>
我感覺到了依賴別人的樂趣,現(xiàn)在當(dāng)他們替我翻身、在我背上涂擦防止長瘡的乳霜時,我感到了一種享受。當(dāng)他們替我擦臉或按摩腿部時,我同樣覺得很受用。我會閉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顯得習(xí)以為常了。這就像重新回到了嬰兒期。有人給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們都有過當(dāng)孩子的經(jīng)歷,它留在了你的大腦深處。對我而言,這只是在重新回憶起兒時的那份樂趣罷了。
……要知道,衰老并不就是衰敗。它是成熟。接近死亡并不一定是壞事,當(dāng)你意識到這個事實后,它也有十分積極的一面,你會因此而活得更好。
聽著,你應(yīng)該懂得一個哲理。所有年輕人都應(yīng)該懂得這個哲理。如果你一直不愿意變老,那你就永遠不會幸福,因為你終究是要變老的。你應(yīng)該發(fā)現(xiàn)你現(xiàn)在生活中的一切美好、真實的東西?;厥走^去會使你產(chǎn)生競爭的意識,而年齡是無法競爭的。
……當(dāng)我應(yīng)該是個孩子時,我樂于做個孩子;當(dāng)我應(yīng)該是個聰明的老頭時,我也樂于做個聰明的老頭。我樂于接受自然賦予我的一切權(quán)力。我屬于任何一個年齡,直到現(xiàn)在的我。你能理解嗎?我不會羨慕你的人生階段——因為我也有過這個人生階段。
第八個星期二——談?wù)摻疱X
擁有得越多越好。錢越多越好。財富越多越好。商業(yè)行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們反復(fù)地對別人這么說——別人又反復(fù)地對我們這么說——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認為這是真理。大多數(shù)人會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斷能力。
你知道我對此是怎么解釋的?這些人都渴望得到愛,但又得不到,于是就接受了這些替代品。他們樂于接受物質(zhì)的東西,期望能得到類似于擁抱的感情回報,但這是行不通的。你無法用物質(zhì)的東西去替代愛、善良、溫柔或朋友間的親情。
錢無法替代溫情,權(quán)力也無法替代溫情。我能告訴你,當(dāng)我坐在這兒等待死亡時,當(dāng)你最需要這份溫情時,金錢或權(quán)力都無法給予你這份感情,不管你擁有多少財富或權(quán)勢。
給予他人你應(yīng)該給予的東西。
把自己奉獻給愛,把自己奉獻給社區(qū),把自己奉獻給能給予你目標(biāo)和意義的創(chuàng)造。
米奇,如果你想對社會的上層炫耀自己,那就打消這個念頭,他們照樣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對社會的底層炫耀自己,也請打消這個念頭,他們只會忌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感到無所適從。唯有一顆坦誠的心方能使你悠然地面對整個社會。
我就要死了,是嗎?……那我為什么還要去關(guān)心別人的問題?難道我自己沒在受罪?……我當(dāng)然在受罪。但給予他人能使我感到自己還活著。汽車和房子不能給你這種感覺,鏡子里照出的模樣也不能給你這種感覺。只有當(dāng)我奉獻了時間,當(dāng)我使那些悲傷的人重新又露出笑顏,我才感到我仍像以前一樣的健康。
只要你做的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你過后就不會感到失望,不會感到妒忌,也不會計較別人的回報。否則,你就要患得患失。
第九個星期二——談?wù)搻鄣挠篮?/strong>
昨天有人向我提了一個很有趣的問題。
我是不是擔(dān)心死后會被遺忘?
我想我不會。有那么多人親近無比地介入了我的生活。愛是永存的感情,即使你離開了人世,你也活在人們的心里。
我決定了我的碑文怎么寫,……我想這么寫:一個終生的教師。
第十個星期二——談?wù)摶橐?/strong>
咳,我為你們這代人感到遺憾,在這個社會,人與人之間產(chǎn)生的一種愛的關(guān)系是十分重要的,因為我們文化中的很大一部分并沒有給予你這種東西??墒乾F(xiàn)在這些可憐的年輕人,要么過于自私而無法和別人建立真誠的戀愛關(guān)系,要么輕率地走進婚姻的殿堂,然后六個月后又匆匆地逃了出來。他們并不清楚要從伴侶那兒得到什么。他們連自己也無法認清——又如何去認識他們要嫁娶的人呢?
這很令人悲哀,因為一個愛人對你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你會意識到這一點,尤其當(dāng)你處于我的境地時。朋友對你也很重要,但當(dāng)你咳得無法入睡,得有人整夜坐著陪伴你、安慰你、幫助你時,朋友就無能為力了。
不過,愛情和婚姻還是有章可循的:如果你不尊重對方,你們的關(guān)系就會有麻煩;如果你不懂怎樣妥協(xié),你們的關(guān)系就會有麻煩;如果你們彼此不能開誠布公地交流,你們的關(guān)系就會有麻煩;如果你們沒有共同的價值觀,你們同樣會有麻煩。你們必須有相同的價值觀。而這一價值觀是里最重要的,米奇。你們對婚姻的重要性的信念。
我個人認為,婚姻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果你沒去嘗試,你就會失去很多很多。
相愛,或者死亡。
第十一個星期二——談?wù)撐覀兊奈幕?/strong>
每個社會都有它自己的問題,我認為逃避并不是解決的方法。你應(yīng)該為建立自己的文化而努力。
不管你生活在哪兒,人類最大的弱點就是缺乏遠見。我們看不到自己的將來。其實,我們應(yīng)該看到自己的潛能,讓自己盡量去適應(yīng)各種發(fā)展和變化。
投入到人類的大家庭里去。投入到人的感情世界里去。建立一個由你愛的人和愛你的人組成的小社會。
在生命的起點,當(dāng)我們還是嬰兒時,我們需要別人活著,對不對?在生命的終點,當(dāng)你像我現(xiàn)在這樣時,你也需要別人活著,是嗎?可還有個秘密:在生命的中途,我們同樣需要別人活著。
要有同情心,要有責(zé)任感。只要我們學(xué)會了這兩點,這個世界就會美好得多。
第十二個星期二——談?wù)撛?/strong>
臨死前先原諒自己,然后原諒別人。
是的,原諒自己應(yīng)該做而沒有做的事。你不應(yīng)該陷在遺憾的情緒中無法自拔,這對你是沒有益處的,尤其是處在我這個階段。
我一直希望自己工作得更出色些,希望能多寫幾本書。我常常為此而自責(zé)?,F(xiàn)在我發(fā)現(xiàn)這毫無幫助。跟它和解。跟自己和解。跟你周圍的人和解。
第十三個星期二——談?wù)撏昝赖囊惶?/strong>
我們很害怕看見死亡,……它不會傳染,這你知道。死亡跟生命一樣自然。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米奇,那是一種最不可思議的感覺。一種既無奈又平靜的感覺。我想到了上個星期做過的一個夢:我走過一座橋,進入了一個陌生的地方。我已準(zhǔn)備好去任何一個地方。
這就是我們都在尋求的:平靜地面對死亡。如果我們知道我們可以這樣去面對死亡的話,那么我們就能應(yīng)付最困難的事情了。
什么是最困難的?米奇問。
與生活講和。
死是很自然的,我們之所以對死亡大驚小怪,是因為我們沒有把自己視作自然的一部分。我們覺得既然是人,就得高于自然。我們并不高于自然。有生就有死。
只要我們彼此相愛,并把它珍藏在心里,我們即使死了也不會真正地消亡。你創(chuàng)造的愛依然存在著。所有的記憶依然存在著。你仍然活著——活在每一個你觸摸過愛撫過的人的心中。
死亡終結(jié)了生命,但沒有終結(jié)感情的聯(lián)系。
如果你有完全健康的一天,你會怎么做?米奇問。
我想想……早晨起床,進行晨練,吃一頓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請朋友們共進午餐,我一次只請一兩個,于是我們可以談他們的家庭,談他們的問題,談彼此的友情。然后我會去公園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麗的小鳥,盡情地享受久違的大自然。晚上,我們一起去飯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鴨子——我喜歡吃鴨子——剩下的時間就用來跳舞。我會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個好覺。就這些。
第十四個星期二——道別
我已經(jīng)選好了墓地。
離這兒不遠。在山坡上,傍著一棵樹,可以俯視到一個水池。非常寧靜。一個思考的好地方。
我準(zhǔn)備在那兒死去。
你會去看我嗎?
來和我說說話。安排在星期二。你總是星期二來。
知道嗎?我死了以后,你說,我聽。
學(xué)生米奇在此書的結(jié)尾這樣寫道:
“你一生中遇到過一個好老師嗎?他把你視作一塊未經(jīng)雕琢的玉石,他會用智慧把你打磨得璀璨發(fā)亮。如果你幸運地找到了一條通向他們的途徑,那么你在生活中就不會迷失了方向。有時這條途徑只在你的腦子里;有時這條途徑就在他們的病榻邊?!?/p>
“我的老教授一生中的最后一門課每星期上一次,授課的地點在他家里,就在書房的窗前,他在那兒可以看到淡紅色樹葉從一棵小木槿上掉落下來。課在每個星期二上。課堂上不需要書本。課的內(nèi)容是討論生活的意義。是用他的親身經(jīng)歷來教授的?!?/p>
“這門課仍在繼續(xù)?!?/p>
是的,這樣的人生課在哪兒能學(xué)到呢?在莫里——“一個終身的教師”這里能學(xué)到。這真是一門人生必修課。莫里的今世是一個終身的教師,他的來世也是最完美的,就如他的選擇:“我的意識還活著……我成為宇宙的一部分?!?/p>
在南美的熱帶雨林中,有一個名叫迪薩那的部落,他們認為世界是個恒定的能量體,它在萬物中流動。因此,一個生命的誕生就招致了另一個生命的終結(jié),同樣,第一個死亡也帶來了另一個生命。世界的能量就這樣保持著平衡。
在北美的北極地帶有個部落,他們相信世界上的一切生靈都存在著靈魂。它是一種縮小了的依附在軀體內(nèi)的原我——因此,鹿的體內(nèi)還有一頭小鹿,人的體內(nèi)也有一個小人。當(dāng)大的軀體死去時,小的原我依然活著。它會投胎到誕生在附近的某某生物里,或者去天空的暫憩處——偉大女神的肚子里,等待月亮把它送回地球。
有時候,他們說,月亮因忙于新的的降世,于是便從天空中消失了。所以有的夜晚沒有月光。但最終,月亮是要回來的,就像我們每個人一樣。
這就是他們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