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我們寫了一首好詩或文章,可以通過報紙、雜志、廣播、電視及網(wǎng)絡(luò)等媒體來發(fā)表。那么,唐代詩人寫了詩是怎樣發(fā)表的呢?
一、呈示寄贈。這是最普遍的方式。如李白的詩《贈汪倫》、《沙丘城下寄杜甫》等。有些詩雖不以“寄”、“贈”為題,但也是贈送給別人的。有時詩人直接把自己的新作向友人吟誦。
二、投謁名流。唐代許多舉子文士為了獲得聲譽(yù),順利及第,就把自己的得意之作獻(xiàn)給當(dāng)時的名流,以便廣為流傳,即所謂“行卷”的方式。
三、即席賦詠。如大歷年間的盧綸、韓■、李端等所謂的“十才子”,即常奔走于王公貴戚的宴席上賦詠酬答而名聲大振。李商隱《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就是即席賦詩之作。
四、墻壁題詩。驛館、驛亭、寺觀等公共場所的墻、柱成為唐代詩人約定俗成的詩歌“發(fā)表園地”。白居易《藍(lán)橋驛見元九題詩》中說:“每到驛亭先下馬,循墻繞柱覓君詩”。唐代詩人也喜歡在名勝古跡上“發(fā)表詩作”。
此外,中唐以后還流行用“詩板”題詩,然后掛起來。設(shè)立詩板的多是當(dāng)?shù)乜h令、寺觀主人等。他們請過路的名詩人留下詩篇,以求為本地、本寺觀添聲色??梢哉f,唐代粉刷寺觀墻壁的僧人們,在驛亭、名勝地設(shè)詩板的縣令們就是“發(fā)表”唐詩的“編輯”。他們?yōu)樘拼娙藗兲峁┌l(fā)表詩作的機(jī)會,功勞可謂大矣。
除驛館、寺觀、名勝古跡這些主要“園地”以外,渡口、酒店、山石都是題詩的好地方。深宮禁苑中的宮女們還在紅葉上題詩,隨御溝流水傳出禁宮,抒發(fā)她們的苦悶寂寞之情。詩人顧況曾在流水中得到一片題詩的梧葉:“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币虼诉€成就了一段好姻緣。
(閻澤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