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國粹君
《如懿傳》正在熱播,
最吸引你的,是跌宕起伏的宮斗情節(jié),
還是精美的服裝搭配、飾品妝容?
其實,國粹君更感興趣的,
是劇中引用的大量詩詞經(jīng)典。
從上古詩經(jīng)到唐宋詩詞,
《如懿傳》的臺詞,
超越殘酷的宮斗劇情,
呈現(xiàn)了一個詩意而美好的新世界。
劇中如懿與皇上回憶起少年時光,如懿吟了一句:
“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還是四阿哥的弘歷和還未改名如懿的青櫻,在年少相識于一次聽?wèi)?,聽的是《墻頭馬上》。該劇由元代白樸創(chuàng)作,改編自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井底引銀瓶》。
劇里有一句“墻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女子趴在墻頭看到夫君騎馬而過,雖近在眼前,但二人早已遠(yuǎn)隔天涯。
這首詩也隱喻了二人的結(jié)局,私奔女子如同棄婦,暗喻如懿最終也會如詩中的女子一樣,成為乾隆的棄婦,“為君一日恩,誤妾百年身?!?/span>
如懿緩緩吟道:
“飛絮飛花何處是,層冰積雪摧殘。疏疏一樹五更寒,愛他明月好,憔悴也相關(guān)。最是繁絲搖落后,轉(zhuǎn)教人憶春山。湔裙夢斷續(xù)應(yīng)難,西風(fēng)多少恨,吹不散眉彎。”
這首詞出自納蘭性德的《臨江仙·寒柳》。此詞既詠經(jīng)受冰雪摧殘的寒柳,也詠一位遭到不幸的人。用經(jīng)受冰雪摧殘的寒柳,暗詠身在皇宮皇威重壓的戀人。委婉含蓄,意境幽遠(yuǎn)。
琵琶女因誤彈琵琶曲,被皇上看中封為玫答應(yīng)。皇上吟了一句:
“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span>
這句詩出自李端的《聽箏》。描寫一位女子為了使所愛慕的人顧盼自己,故意將弦撥錯的畫面。
梅村一卷足風(fēng)流,往復(fù)披尋未肯休。
秋水精神香雪句,西昆幽恩杜陵愁。
裁成蜀錦應(yīng)慚麗,細(xì)比春蠶好更抽。
寒夜短檠相對處,幾多詩興為君收。——乾隆《題吳梅村集》
吳梅村是明末清初詩人,乾隆對他的詩贊譽有加。
吳梅村效仿白居易的《長恨歌》,以陳圓圓和吳三桂的情愛為主線的長詩《圓圓曲》,謳歌了陳圓圓的美麗,感嘆其可憐的身世和愛情上的悲歡。
如懿將這首詩繡成手帕,還在詩旁繡上陳圓圓像,知心之舉,令乾隆大為欣賞。
為了消除太后疑慮,在后宮得以容身,青櫻親自請?zhí)筚n名,表明自己已和過往徹底訣別,換名字、換新生。
太后親賜“如懿”二字,出自范曄的《后漢書·鐘皓傳》:
林慮懿德,非禮不處。
意思是,擁有安靜美好的品德,決不置身不合乎禮儀的地方。此處的“懿”是懿德的“懿”,意為美好安靜。
“如懿”二字,應(yīng)是希望她一生平靜美好,是個極有韻味又飽含美好祝福的名字。
一日,乾隆親自寫了四個字“慎贊徽音”賜給了如懿。
“徽音”出自《詩經(jīng)·思齊》, 是一首歌頌周朝奠基者文王及其母太任、其妻太姒的詩:
思齊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婦。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
惠于宗公,神罔時怨,神罔時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意為太姒繼承太任、太姜的美德,必能多生兒子。“徽”是美好,“音”是聲譽,“徽音”就是美好的聲譽、品德,皇帝用這二字意在贊揚如懿美好的德行。
乾隆給后宮女子每人賜了一幅字,送給玫貴人的是“儀昭淑慎”四字。
“儀昭淑慎”出自先秦詩歌《土冠辭》:
壽考惟祺,介爾景福。
吉月令辰,乃申爾服。
敬爾威儀,淑慎爾德。
眉壽萬年,永受胡福。
以歲之正,以月之令。
咸加爾服,兄弟具在。
此句是說,在古代,要求婦女的容貌、姿態(tài)、舉止、儀表均要顯示出嫻淑、謹(jǐn)慎的風(fēng)度。
儀貴人有孕,太后送了她一枚麒麟送子金鎖,盼望她早日生育龍?zhí)ァ?/span>
該典故出自《詩經(jīng)·國風(fēng)·周南·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麟之趾,振振公子”,有慶賀貴族生子之意,古代麒麟為送子的吉獸,王公貴族總要自夸其身世尊崇、不同凡俗,所以他們的后代,也定是“龍種”“麟子”。
高貴妃責(zé)罰如懿抄寫佛母經(jīng)百遍。如懿寫完后,高貴妃有意責(zé)難,說她抄寫不認(rèn)真,要她重新抄寫。如懿心知她再抄幾遍,高貴妃也不會滿意,便又抄了一首劉禹錫的《浪淘沙》,同佛母經(jīng)一起拿給乾?。?/span>
八月濤聲吼地來,頭高數(shù)丈觸山回。
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劉禹錫一共寫了九首《浪淘沙》,這是其中第七首,描繪的是錢塘江潮之壯觀。
乾隆曾跟如懿說過想看錢塘江潮,但是江潮經(jīng)常卷走人命,如懿便假托她抄了佛母經(jīng)百遍,是為無辜受難的百姓祝禱。
乾隆把大阿哥交給如懿撫養(yǎng),如懿親自教導(dǎo)大阿哥學(xué)習(xí)乾隆皇帝所作的《讀項羽紀(jì)》。后如懿遭人陷害入冷宮,她教導(dǎo)大阿哥跪在乾隆門前念了此詩。
鹿走荒郊壯士追,蛙聲紫色總男兒。
拔山扛鼎興何暴,齒劍辭騅志不移。
天下不聞歌楚些,帳中唯見嘆虞兮。
故鄉(xiāng)三戶終何在?千載烏江不洗悲。
這首詩是乾隆有感于項羽身世所作。如懿讓大阿哥念誦此詩,意在表明大阿哥一直以乾隆為榜樣進(jìn)行學(xué)習(xí),以此盼望乾隆能夠不因自己獲罪而遷怒大阿哥。此舉果然奏效,乾隆并沒有苛責(zé)大阿哥,還把他交給純嬪撫養(yǎng)。
乾隆遇到嬿婉時,問她閨名,知是這二字便道,“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出自南北朝沈約的《麗人賦》:
有客弱冠未仕,締交戚里,馳騖王室,遨游許史。歸而稱曰:狹邪才女,銅街麗人,亭亭似月,嬿婉如春,凝情待價,思尚衣巾。
“嬿婉”,指和順美好的樣子,皇帝用此句夸獎她人如其名,很美好。
乾隆問到嬿婉出身時,念了一句詩“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span>
結(jié)發(fā)為夫妻,恩愛兩不疑。
歡娛在今夕,嬿婉及良時。
此句有男女歡好之意,乾隆念此詩給嬿婉,又鼓勵她自己爭一份門第出來,其意自明。
如懿被冤入冷宮,皇帝遇到了海蘭,請她帶一把凌霄花的花籽給如懿,讓她在冷宮之內(nèi)有事可做,不要怨懟。
該典故出自宋朝賈昌朝的《詠凌霄花》:
披云似有凌霄志,向日寧無捧日心。
珍重青松好依托,直從平地起千尋。
此詩贊美凌霄花積極向上而又忠心謙遜的品格,它想向著太陽發(fā)展,但是又不奉承太陽,而是依附青松來實現(xiàn)自己的志向,它也珍重青松的付出,不居功自傲,有自知之明。
重陽節(jié)大慶,皇宮中舉辦了宴會,皇后準(zhǔn)備了舞曲慶祝,名為《桃夭》。
出自《詩經(jīng)·國風(fēng)·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桃夭》是一種古典女子集體舞,整支舞蹈充滿待嫁少女的夢幻氣息。
重陽節(jié)宴會,意歡唱的是李清照的《醉花陰》,美妙的舞姿,清冷的聲調(diào),恰到好處地演繹了這首詞,很快打動了乾隆的心。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
佳節(jié)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
這首詞是李清照婚后所作,通過描述重陽節(jié)把酒賞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種凄涼寂寥的氛圍,表達(dá)了思念丈夫的孤獨與寂寞的心情。此處隱喻意歡會跟李清照有一樣的結(jié)局。
一日,如懿去看望乾隆,正巧乾隆和舒嬪意歡在翻看納蘭容若的《飲水詞》。意歡指著其中一篇道:“臣妾細(xì)細(xì)讀來,覺得這一首《采桑子》最好。”她細(xì)細(xì)吟哦,語調(diào)清婉:
“而今才道當(dāng)時錯,心緒凄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fēng)百事非。情知此后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如懿說“納蘭詞細(xì)細(xì)讀來,以為是淡淡憂傷,回味卻是深深黯然”,正暗合了意歡等諸多宮中女子的命運。
國學(xué)精粹與生活藝術(shù)gxjhshys編輯,轉(zhuǎn)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