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絕 冬寒濕雨
數(shù)日流寒云氣淤,溪園一路柳楊疏。
陋居抱合山隈怯,何當斜陽照屋余。
本文發(fā)表于 2012-11-23 08:10
數(shù)日流寒云氣淤,溪園一路柳楊疏。
陋居抱合山隈怯,何當斜陽照屋余。佩服老先生用字的功夫,學習,讀來仍有余音,落寞淡淡! 推贊!
2012-11-23 16:27
壺公評論回復: 2012-11-23 17:54格律詩之難在用字,佳話有如:后蜀何光遠《鑒戒錄·賈忤旨》記:唐詩人賈島“忽一日于驢上吟得:‘鳥宿池中樹,僧敲月下門。’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煉之未定,遂于驢上作‘推’字手勢,又作‘敲’字手勢。不覺行半坊。觀者訝之,島似不見。時韓吏部愈權京尹,意氣清嚴,威振紫陌。經第三對呵唱,島但手勢未已。俄為官者推下驢,擁至尹前,島 方覺悟。顧問欲責之。島具對:‘偶得一聯(lián),吟安一字未定,神游詩府,致衝大官,非敢取尤,希垂至鍳?!n立馬良久思之,謂島曰:‘作敲字佳矣?!焙笕艘蛑小巴魄谩币馊?。
數(shù)日流寒云氣淤,溪園一路柳楊疏。
陋居抱合山隈怯,何當斜陽照屋余。
用字凝煉啊,寒云、溪園柳楊疏,看的出意很深,深不可測啊,贊。
2012-11-23 10:29
壺公評論回復: 2012-11-23 11:41倒沒有深意,只是寫實。
追夢人 跟評: 2012-11-23 11:42 超出了我的理解,我就看是深,而不能說有問題,因為感受到了用字凝煉,所以才叫深。
壺公評論回復: 謝謝你的評論。我以為,讀詩其實是各人的感覺,例如所有的歷史都是現(xiàn)代史--是現(xiàn)代人在看歷史。
雖有淤和怯,整篇看來過于深澀了,不容易理解。斜陽一句尤不容易理解,呵呵。如果把題目去掉,你這個詩估計沒幾個人能讀懂。
2012-11-23 09:32
壺公評論回復: 2012-11-23 09:48屋在山隈自然怯,陽光一縷能不斜?云氣寒淤雨水重,比興賦意誤深澀。
任平生 跟評: 2012-11-23 09:53 呵呵,知道您老在用比興,惜乎我功力不夠覺得讀不太懂,不過實話實說而已,幸勿見怪。
壺公評論回復: 其實我是謝謝你的,能夠得到交流是很好的事情。
任平生 跟評: 2012-11-23 10:04 因為近來頗讀古人詩篇,覺得反而是意深而句淺的為佳。也算是一點小小心得吧。另我也有一篇新作望壺公有空來指點指點。
壺公評論回復: 當然,這是一類觀點,例如白居易的主張。只是并非占主流,因為格律詩畢竟是仕大夫的樂趣。
任平生 跟評: 2012-11-23 11:47 呵呵,春花秋月各有所好吧,這也跟個人自身情況有關。我雖擬《春江花月夜》作了一篇,但對比讀來自己感覺到怎么也寫不出“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的境界。說到底還是文學素養(yǎng)不夠。
壺公評論回復: 寫出一個美好的意境其實不容易,除了知識儲備,更主要的還是靈感,這就是杜甫不能是李白,而李白、杜甫,人各有愛。
數(shù)日流寒云氣淤,溪園一路柳楊疏。
陋居抱合山隈怯,何當斜陽照屋余.
欣賞詩友佳作,推薦。問好!
2012-11-23 08:22
壺公評論回復: 2012-11-23 09:48謝謝來訪。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