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效率的因素有兩個,一是時間,二是精力。直播時大家反饋的消息時,這兩個問題也經(jīng)常被提及。
小時候常聽這句話,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擠擠總是有的。 為了提高復習效率,很多小伙伴采取的方法是拼命擠時間。但是,大家都知道,在每周的168個小時中,每一個時段的學習效率都有所不同。所以,復習過程中,我們要留意自己再不同時間段的效率,并在沖刺階段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以保證自己在考試時間保持最好的狀態(tài)。 考研時間為周六、日,上午考試時間為8:30—11:30,下午考試時間為14:00—17:00,進入11月后,大家要盡量調(diào)整狀態(tài),保持每周的這幾個時間段最亢奮。 但是精力管理卻是我們鮮有提及的一點,因為很多人的潛意識里,都認為精力太過于抽象而無法管理。實際上,精力管理是一個早就存在的研究領域。 著名商業(yè)顧問弗利普·布朗就曾提出,“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是精力管理?!痹凇毒芾怼芬粫校髡呗鍫栆蔡岢?,精力管理的核心思想:時間管理已經(jīng)不再是可行的解決方案,管理精力,而非時間,才是高效、健康、與快樂的根源。 既然大家我們考研所剩的時間是確定而無法更改的了,但是精力卻是彈性且可調(diào)整的。大家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為什么有的學霸在自習室一待就是十幾個小時,而有些人才學了一兩個小時就哈欠連天? 今天,萌蟲就跟大家聊聊精力管理的那些事吧! 一 精力是可以調(diào)節(jié)的 精力管理的第一步就是需要認識到,精力和體力是一樣的存在,可以被補充、消耗和鍛煉增強。 一般人對體力有一個比較明晰的概念,能夠理解:體力、可以被補充、消耗、浪費、鍛煉增強。但是大部分人對“精力”沒有明確的管理意識,對精力的科學使用方法也是知之甚少。 很多人會周期性的出現(xiàn)這種狀態(tài):感覺到情緒低落,信心萎靡,像被抽空了,什么都不想干,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一段時間之后,就可以恢復過來。這就是“精力”被耗盡和逐步“恢復”的一個例子。 為什么什么都不想做了?因為電量太低,自動關機了。這是一種被動的休息,通過休息、放松娛樂、正向激勵可以有效的補充和恢復精力。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更好的進行精力管理,也才能在復習過程中擁有更充沛的精力。 二 考研對精力的消耗很大 有人認為,不同種類、難度、熟悉程度的事物對精力的消耗程度不同,其道理就像不同類型的軟件對電池的消耗不同一樣。一般來講,困難的、陌生的、缺乏主觀意愿、反饋周期時間長、沒有正反饋的事情消耗人的精力比較嚴重。 在考研這件事上,一想到目標院校的報錄比,你覺得簡單還是困難?想想自己大學前三年的學習狀態(tài),你覺得學習對于你來說是熟悉還是陌生?而說到反饋周期,就算你是從現(xiàn)在開始準備的,到明年三、四月份復試結(jié)束時,也要準備大半年的時間。所以說,考研就是一件對精力消耗非常大的事。 人的精力消耗到一個臨界值之后,例如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這類消耗性的事情,人都不想再做了。會保護性的進入一個相對輕松的“復原狀態(tài)”,也就是“低潮期”。整個人的表現(xiàn)是:什么都不想做,不想動彈,感覺很疲勞。 很多人長時間處在高壓、高強度的狀態(tài)下,會出現(xiàn)周期性的情緒失控和抑郁,很多考研的小伙伴們都頻繁的出現(xiàn)過這種問題。這種失控就是嚴重的勞逸不均后身體產(chǎn)生的一種被動休息,身體和精神已經(jīng)超負荷了,但是你并沒有意識到或者是不愿意進入放松狀態(tài)。 三 精力可以這樣管理 那么,在做精力消耗如此大的一件事時,我們應該如何管理自己的精力呢?萌蟲搜集了下列幾種方法,各位小伙伴們可以看看自己適合哪種情況,選擇一種或幾種來實踐。 1、認識到呼吸的作用 不要小看呼吸的作用。除了運動時候,我們平時很少注意到自己呼吸。當我們生氣或者焦慮時,呼吸的頻率提高,精力流逝的速度會因此加快。當我們處于極其安靜或者睡眠時,呼吸頻率會大幅度降低。 深度的,流暢的而有節(jié)奏的呼吸在佛教打坐,瑜伽練習等活動中被奉為一大準則,它可以放松身體,加速生理能量的恢復,同時也能調(diào)整情緒和大腦?!?/p> 長長地呼一口氣會促進精力的恢復,深深地、平穩(wěn)地、有節(jié)奏地呼吸,會激發(fā)你的精力和機敏性,讓人變得專注,放松和安靜,這才是最基本、最健康的生命節(jié)奏。 所以,大家在復習過程中可以經(jīng)常嘗試這種方法:吸氣數(shù)到3,吐氣數(shù)到6,你會覺得外界的干擾在遠離你,身體、思想和情感都漸漸平復。
在考研的路上,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絕大部分考研人不僅面臨著心理調(diào)節(jié)、人際交往、自控力等方面的問題,還面臨考研和其他事情沖突,專業(yè)課資料難以搜集的問題。
考研路上壓力不可避免,心理戰(zhàn)和信息戰(zhàn)同時打響,那如何解決考研路上這些沖突?
福利提示:關注下邊公眾號領取
[ 參加完后,在后臺回復“參考書”或“經(jīng)濟學筆記”、“微觀”會有相應的資料贈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