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風飄逝的歷史和愛情《飄》
背景說明
瑪格麗特·米切爾(1900—1949)出生于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的一個律師家庭,他的父親曾任亞特蘭大市歷史學會主席,南北戰(zhàn)爭期間亞特蘭大曾落人北方將領之手的歷史事件是當地居民學者熱衷討論的話題。因此,當瑪格麗特決定寫作《飄》時,亞特蘭大和南北戰(zhàn)爭自然成為首選?,敻覃愄?span lang="EN-US">22歲開始為《亞特蘭大日報》撰稿,1925年辭去報社工作后開始致力于創(chuàng)作,用了10年時間完成了《飄》。
其實,小說大部分章節(jié)的初稿早在1929年就完成了。瑪格麗特首先完成的是小說的最后一章,然后返回來寫前面的章節(jié),但她始終沒有按事情發(fā)生的先后順序寫,而是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直到1935年春,麥克米倫出版公司的編輯在全國各地組稿,在他離開亞特蘭大的前一天,瑪格麗特才送去了她已經打好的近1.5米厚的手稿。同年,麥克米倫公司決定出版這部小說,并暫定名為《明天是新的一天》。此后,瑪格麗特花了半年時間來反復核實小說中所涉及歷史事件的具體時間和地點,她引用美國詩人歐內斯特·道森的一句詩,將小說的題目改為《隨風而去》(漢譯名為《飄》)。
《飄》以19世紀60年代美國南北戰(zhàn)爭和戰(zhàn)后重建時期為背景,通過一個激動人心的愛情故事和幾個家族的興衰變化,反映了美國南方社會在這一重要歷史時期的現實。小說成功地塑造了女主人公斯佳麗的形象,她鮮明的個性和曲折的經歷以及對愛情不懈的追求,令這部小說創(chuàng)下出版史上的奇跡,被美國出版商譽為“一切時代的暢銷小說”,由它改編的電影由于著名影星費雯麗卓爾不群的演技,更是享譽全球,成為影壇經典。
《飄》帶來的盛譽徹底改變了瑪格麗特的生活,要求采訪、邀請她前往各地演講、甚至要求她為慈善捐款的人絡繹不絕;接踵而來的版權、翻譯權糾紛又把她卷入一系列法律事務中。因此,不難理解瑪格麗特為什么自《飄》發(fā)表以后,直至
名著概要
故事發(fā)生在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期,南部佐治亞州一位富足且頗有地位的種植園主杰拉爾德是愛爾蘭移民,43歲時,他娶了芳齡15的埃倫,生下了3個女兒。杰拉爾德心地善良卻脾氣暴躁,年輕的妻子則有良好的教育和嚴格的道德觀念,她親手操持整個莊園的日常事務,甚至為黑奴看病接生。夫婦倆受到周圍白人莊園主的崇敬,也深得黑人奴隸的愛戴。
大女兒斯佳麗從小性格倔強高傲,雖然表面上與兩個妹妹一樣有著大家閨秀般高雅的氣質和溫柔的舉止,但事實上,她堅強、勇敢又任性固執(zhí)、是一個有著叛逆性格的女性。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的1861年,斯佳麗正值豆蔻年華,情竇初開,她對鄰家莊園的衛(wèi)希禮少爺充滿愛慕??墒牵谛l(wèi)家舉辦的宴會上,她卻聽到衛(wèi)希禮同其表妹——性格溫柔的玫蘭妮訂婚的消息,并在最狼狽的時候遇到了投機商人瑞特·巴特勒。憤恨至極的斯佳麗,出于賭氣報復的心態(tài),匆忙嫁給了玫蘭妮的哥哥查爾斯——一個她并不愛的人。婚后僅一個星期,查爾斯應征人伍,不久病死在軍隊中,年僅17歲的斯佳麗成了寡婦。
守寡的日子讓生性活潑的斯佳麗難以忍受,于是她應玫蘭妮之邀,前往亞特蘭大查爾斯的姑媽佩蒂帕特家暫住。環(huán)境的改變讓斯佳麗心境略有好轉,在戰(zhàn)爭越加吃緊之際,斯佳麗和當地婦女一起護理傷病員,縫制軍需品,艱難度日。這期間她和瑞特數次接觸,瑞特很了解斯佳麗的脾氣,總是在她最需要的時候給她支持和鼓勵,但斯佳麗仍未能忘情于衛(wèi)希禮。圣誕節(jié)前夕,衛(wèi)希禮從前線歸來休假,在與斯佳麗獨處的時候,斯佳麗告訴了他自己和查爾斯結婚的真正原因,并告訴他自己仍然愛著他。但衛(wèi)希禮已被戰(zhàn)爭磨去了激情,不久他重返戰(zhàn)場。
1864年夏天,北方軍隊逼近亞特蘭大,破城之際,玫蘭妮臨盆在即。一片混亂之中,斯佳麗鼓起勇氣為玫蘭妮親自接生,保住了母子的生命。當夜,斯佳麗勇敢機智地求助于瑞特,用偷來的馬車帶領玫蘭妮母子逃出亞特蘭大,返回塔拉莊園。
趕回家的時候,斯佳麗的母親埃倫剛剛離世,兩個妹妹也重病在床,只有年邁的父親和黑奴管家支撐著家庭。19歲的斯佳麗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像她的愛爾蘭祖輩一樣,她倔強不服輸,面對現實,她拋開以往母親教導的所有大家閨秀賢淑婉約的做派,挽著籃子到農田里找吃的??嚯y的生活磨煉著斯佳麗,她變得冷酷無情,而一種強烈的對塔拉莊園的熱愛支撐著她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
停戰(zhàn)之后,缺錢納稅的問題又接踵而來,為了保住莊園,斯佳麗前往亞特蘭大向在戰(zhàn)爭中大發(fā)橫財的瑞特借錢。但時局所迫,瑞特沒有借錢給她,情急之下的斯佳麗斷然決定嫁給妹妹蘇埃倫的男友弗蘭克,為的是利用弗蘭克的商店解決燃眉之急。這時南方軍隊里的士兵已經紛紛返回家園,衛(wèi)希禮也回到了塔拉。但他形容憔悴、貴族氣質已消失殆盡,膽小無能的他不能對現實困境有任何幫助。
后來,斯佳麗得到瑞特的幫助,用弗蘭克的金錢買下一間倒閉的鋸木場,獨自經營得很好。生下第二個孩子后,斯佳麗仍然駕車奔波于工廠和莊園間。一日她遭到黑人襲擊,之后有弗蘭克在內的三K黨為她復仇,交火中,弗蘭克被打死,斯佳麗再次成了寡婦。瑞特出謀策劃營救了一批參加三K黨的白人,并向斯佳麗求婚。
幾個月后,斯佳麗不顧其他人反對,嫁給了瑞特。兩人前往奧爾良度蜜月。瑞特滿足斯佳麗任何的物質要求,讓她盡情地享受和炫耀,不久后,他們有了一個女兒美藍。瑞特很愛這個孩子,他在當地居民眼中的形象也逐漸好轉,不再是人人唾棄的投機商人形象,就連一直看不起他的斯佳麗家的黑媽媽都認為他是個心地善良的上等人。但斯佳麗對衛(wèi)希禮仍然舊情難忘,瑞特為此憤怒異常,兩人的關系逐漸冷淡下來。
直到一次意外令斯佳麗流產,瑞特才對玫蘭妮痛苦地訴說了自己對斯佳麗深深的愛。但這之后,他把更多的愛給了女兒美藍,而與斯佳麗的關系漸漸降到了冰點。然而一次意外,美藍在騎馬時墜馬身亡,而之后玫蘭妮也因小產離世。面對和瑞特冰冷的關系和已經失去愛人的軟弱無能的衛(wèi)希禮,斯佳麗頓然明白瑞特多年來告訴她的話:衛(wèi)希禮不值得她的愛,而她真正愛著的人正是瑞特。但是一切都太晚了,瑞特已經決定棄家出走,永遠離開斯佳麗,任憑斯佳麗再三挽留都無法改變。此時的斯佳麗在一片黑暗中看到了最后一絲光明——回到塔拉,她的家園,因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知識鏈接
《飄》的相關藝術作品
名家評述
驚人的小說杰作,它太堅實太重要,以至不能不進入美國文學的永恒軀體內……在所有關于內戰(zhàn)及其后歲月的小說里,它是遠遠走在前頭的最優(yōu)秀的一部。
——《紐約郵報》
精彩推薦
‘以下節(jié)選內容描述的是女主人公斯佳麗重返塔拉莊園的心理活動,這是她堅強、倔強的個人性格突出展現的一幕。
從亞特蘭大到塔拉莊園的漫長路程走完了,原想會把她引向埃倫懷抱的這條路,盡頭竟是一堵沒有門窗的墻。斯佳麗再也不能像個小孩那樣在父親的屋檐下安然入睡,讓母親的愛護像一床鴨絨被那樣把她裹得又暖又軟。如今沒有安樂窩,沒有她可以求助的避風港了。無論怎樣左拐右拐、扭來扭去,都無法回避她走進的這個死胡同。她無法把她的包袱卸到任何人肩上。她父親老了,經過這樣的打擊已一蹶不振,她的兩個妹妹都病著;玫蘭妮虛弱不堪;孩子們怪可憐的;黑奴們用天真信賴的目光仰視著她,圍著她轉,認定埃倫的女兒會像埃倫一貫做的那樣庇護他們。
窗外,借著冉冉升起的月亮的微光,可以看到伸展在她面前的塔拉莊園,黑奴們逃散了,田地荒蕪了,倉房全毀了,塔拉像一個人的軀體在她眼皮底下流血,就像她自己的身體在慢慢地流血。這就是路的盡頭,這里有顫顫巍巍的老人、病重如山的少女、嗷嗷待哺的幼兒、牢牢拽著她衣裾的求援之手。在這路的盡頭,要什么沒什么,而她,斯佳麗·奧哈拉·漢密頓,才19歲,還帶著一個小孩,孤兒寡母的,又能有多大作為?
……
她好像換了一雙眼睛看問題,因為在返回塔拉莊園的漫長路途中,她把自己的少女時代拋在后面了。她再也不是一團可塑的黏土,會印下每一種新的體驗。黏土已經變硬,此過程就發(fā)生在這充滿懸念、長如千年的一晝夜中某一時刻。今晚是她最后一次讓人當孩子那樣照顧?,F在她.已經是個婦女,少不更事的時代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