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分享內容是《幾種魚類在對蝦病害生物防控中的運用》!吼吼~
梭魚
①生物習性:梭魚屬近海魚類,常棲息于河口及淺海處,適鹽范圍0~38,在海水、咸淡水及內河淡水湖泊中均能生存。梭魚能在水溫3~35℃的水域中正常棲息覓食,最適宜的水溫范圍為12~25℃。以刮食沉積在底泥表面的底棲硅藻為主,也食一些絲狀藻類、橈足類、多毛類、軟體類和小型蝦類,食性交雜,不與對蝦爭食,適宜作為生物防控魚類。②養(yǎng)殖模式。1)梭魚-南美白對蝦工廠化養(yǎng)殖:南美白對蝦密度控制在1500尾/m2,待到對蝦體長3㎝時,放入規(guī)格6~7㎝梭魚,密度約3尾/ m2,能起到較好的生物防控作用。2)梭魚-中國對蝦生態(tài)養(yǎng)殖:中國對蝦苗種密度8000~10000尾/畝,規(guī)格l㎝以上,4月下旬放入梭魚,規(guī)格15~20尾/500g,密度120尾/畝,進行生物防控。3)梭魚-南美白對蝦生態(tài)養(yǎng)殖:南美白對蝦苗種密度5萬尾/畝,待到對蝦體長3㎝時放入梭魚,規(guī)格4~6㎝,密度200尾/畝,防控對蝦病害。
蝦虎魚
①生物習性:蝦虎魚屬近海魚類,主要分布黃渤海,以動物性食物為主,攝食小型魚、蝦、螺螄、有機碎屑,當食物缺乏時,也食植物性(如剛毛藻類)和人工配合餌料。蝦虎魚能攝食沉底的病死蝦,對病害感染傳播具有較好的阻止控制作用。②養(yǎng)殖模式:蝦虎魚—中國對蝦(日本對蝦)生態(tài)養(yǎng)殖,每畝池塘放入4.5㎝左右蝦虎魚50~60尾,對蝦苗種規(guī)格l㎝左右,密度在8000~10000尾/畝,對對蝦病害有較好的防控效果。
草魚
①生物習性:草魚是雜食性魚類,喜吃草,對動物性餌料也不拒絕。利用草魚可以吞食行動遲緩病蝦或死蝦的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切斷病原微生物的傳播途徑。②養(yǎng)殖模式:南美白對蝦密度控制在5萬尾/畝,體長1.0~1.2㎝,當其體長達到4㎝以上時,投放草魚500尾/畝,規(guī)格200g/尾,能對對蝦病害傳播起到較好的阻斷作用。(來源:《齊魯漁業(yè)》)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搶2015年全年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