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非闇善畫牡丹,亦酷愛牡丹,家中早年曾種植連北平都沒有的牡丹名種。他說:“我畫牡丹不死守陳法,而要盡態(tài)極妍,比真牡丹還要漂亮鮮艷”。
于非闇出身書香世家,接受了來自祖輩的熏陶,鐘情于詩文書畫。早在十七、八歲之時,便開始學習工筆花卉和調(diào)制顏色,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鉆研,終于登上了現(xiàn)代工筆花鳥畫的巔峰。
于氏對于所畫物象的認識,一方面來自得晤前人名作的學習,特別是來自宋代緙絲的影響。更多的是來自師法造化,釣魚、養(yǎng)鴿、蒔花,稱得上是北京人生活的必需品,對于自然的留心觀察,成就了畫家筆下一個個栩栩如生的形象。
于非闇研究工筆花鳥畫,從清代陳洪綬入手,后學宋、元花鳥畫,并著意研習宋徽宗趙佶筆意。其工筆花鳥從勾勒、渲染、到構圖、布局都有精心而細致的安排,重古意是于非闇藝術的一大特點,但他并沒有完全囿于文人的好尚,而是從生活周圍汲取更多創(chuàng)作養(yǎng)分。
于非闇善畫牡丹,亦酷愛牡丹,家中早年曾種植有連北平都沒有的牡丹名種。他花大量時間流連于北平諸多景點,對景點的牡丹進行細致入微的觀察比較,如崇效寺、故宮等地的牡丹,于非闇都能如數(shù)家珍。
于非闇筆下的牡丹,大多色彩濃烈,借以表現(xiàn)雍容華貴、富麗堂皇的廟堂氣象。
于非闇原名于魁照,后改名于照,字仰樞,別署非闇,又號閑人、聞人、老非。原籍山東蓬萊,出生于北京,自幼得書畫家傳。1912 年入師范學校學習,后任教于私立師范校、私立華北大學美術系。兼任古物陳列所附設國畫研究館導師。1935 年起專攻工筆花鳥畫。1949 年后歷任中央美術學院民族美術研究所研究員、北京中國畫研究會副會長、北京畫院副院長。
昔時張大千在京時曾謂:“余之畫,工筆花鳥不逮于非闇,人物不逮徐燕蓀,山水不逮溥心畬?!贝搜怨倘恢t詞,但足見于非闇當日在花鳥畫壇的地位。
搶購點擊 ? 工筆畫學習資料,包括白描稿、繪畫步驟等,工筆畫繪畫圖庫U盤,需要的速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