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睡姿超級補腎
如果您經(jīng)常感到手腳冰涼、腰背發(fā)冷,這是由于腎陽不足所引起的。腎為先天之本、生命之門,如果腎陽虛衰,溫煦人體的功能下降,就會出現(xiàn)以上癥狀。
道家認為,一個人生命力的強弱,關(guān)鍵就是看陽氣是否充足。
練習道家還陽臥、混元臥,可以養(yǎng)腎氣、生陽氣,激發(fā)人體生命潛能,提高身體免疫力,起到防病強身、延年益壽的效果。
還陽臥
練習時,首先熟練還陽臥功法,可在每天晚上入睡前練習。身體自然平躺仰臥,胯關(guān)節(jié)放松,兩腿彎曲,小腿向內(nèi)收,兩腳心相對,腳后跟正對著會陰處,兩手心放于小腹處,掌心向著腹部。擺好姿勢后,徽閉眼,心中默念“虛”字,以鼻吸氣,意想氣聚于小腹處,再滾動到后腰;以嘴呼氣,意想體內(nèi)的邪氣隨著呼氣排出體外。每晚睡前練習半小時。
混元臥
還陽臥練習一個月后,再高層次的練法是混元臥。姿勢依舊為仰臥,兩腳心相對,兩手要十指交叉并蓋在頭頂?shù)陌贂ㄌ?。通過練習還陽臥、混元臥,可很快使陽氣充盈起來。
六味地黃丸
六味地黃丸的其他七位小兄弟,皆含有六味地黃丸的藥物成分,故相互間功能近似。因各有增加不同的藥物,使各自的適應癥亦有不同的側(cè)重,表現(xiàn)出各自的特長。
杞菊地黃丸
歸芍地黃丸
知柏地黃丸
桂附地黃丸
濟生腎氣丸
七味都氣丸
麥味地黃丸
腎陽氣虛 性功能低下偏方
提要:性功能障礙、低下、陽痿等是目前臨床最常見的疑難??;男性各種各樣的性功能障礙是男性腎之陽氣虛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一種類型,其發(fā)病率相當高,給廣大男士造成極大的身心傷害。使其感到自卑和恥辱,心理壓力及障礙隨之加劇,久之必然導致全身系統(tǒng)功能紊亂或受損,甚至引起抑郁癥,破壞了夫妻感情,有些導致家庭破裂。
概述:氣對人體的重要性在中醫(yī)學基礎(chǔ)理論中,氣的主要生理功能有以下六個方面:
1.推動作用:人體臟腑經(jīng)絡的生理功能,生長發(fā)育,血液的循環(huán),津液的輸布,都依靠氣的激發(fā)和推動,方能維持正常。
2.溫煦作用:人的體溫恒定,主要靠氣的溫煦和調(diào)節(jié)。
3.防御作用:氣能衛(wèi)護肌表,防御外邪之入侵。
4.固攝作用:固攝,就是控制,統(tǒng)攝的意思。
5.氣化作用:“氣化”,是氣的功能之一,即體內(nèi)各種物質(zhì)的化生和相互轉(zhuǎn)化。具體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指精,氣,血,津液之間的相互化生。二是指臟腑的某種功能活動。
6.營養(yǎng)作用:作為物質(zhì)的“氣”,對人體具有營養(yǎng)作用。它不僅能“肥腠理”,榮四末”,而且“內(nèi)注五臟六腑”,營養(yǎng)人體內(nèi)外上下。
說明:筆者在臨床50多年來根據(jù)氣在人體功能,在治療陽痿、早泄等性功能低下病癥,采取補氣強腎取得顯著效果。主治疲勞乏力、陽痿早泄,這個處方類似就是俗話說的“春藥”之功效。
處方:人參10克 黃芪30克 炒白術(shù)30克 灸甘草10克 巴戟天30克 五味子20克 麥冬30克 菟絲子30克 枸杞子30克 仙茅20克 肉蓯蓉20克 淫羊藿30克 山茱萸30克。 水煎服。
補腎名方 左歸丸右歸丸
右歸丸與左歸丸均出自明代醫(yī)家張景岳的《景岳全書》。張景岳根據(jù)《內(nèi)經(jīng)》“陰陽互根”、“陰陽互濟”的理論,提出了“善補陽者必于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善補陰者必于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這一治療腎陽虛或腎陰虛的基本法則。右歸丸與左歸丸便是這一思想的具體體現(xiàn)。
中醫(yī)認為,腎有二臟,其左者為腎,右者為命門。左屬水主陰,右屬火主陽。左歸丸能補腎陰,使陰精得歸其原,所以名左歸丸;右歸丸能補腎陽,使元陽(命火)得歸其原,所以名右歸丸。
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左歸丸、右歸丸可以改善大腦對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的抑制性調(diào)控作用,以延緩機體衰老。
右歸丸
【藥物組成】大熟地240克,山藥(炒)、枸杞(微炒)、鹿角膠(炒)、菟絲子(制)、杜仲姜汁(炒)各120克,山茱萸(微炒)、當歸各90克,肉桂、制附子各60克。
【用法用量】遵醫(yī)囑應用。一般用法是:將上藥共研成末,水泛為丸,每服15克,日服2次,早、晚空腹各1次;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藥量在30克左右即可,每日1劑,分2次服。
【功能】補腎陽,益精血。
【主治】主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證。表現(xiàn)為舌淡,苔薄白,脈沉遲。臨床常見癥狀有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軟,陽衰無子,大便不實,小便自遺,下肢浮腫。
現(xiàn)代研究表明,右歸丸可提高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增強免疫機能作用,同時能促進造血機能。
臨床報道用本方加減對多種疾病有一定的療效。如性功能障礙、慢性淺表性胃炎、坐骨神經(jīng)痛、乳腺增生、白細胞減少癥、慢性腰肌勞損、非特異性潰瘍性結(jié)腸炎、假肥大型進行性肌營養(yǎng)不良等。
【注意事項】腎虛而有濕濁者不宜應用。
左歸丸
【藥物組成】大熟地240克,山藥(炒)、枸杞、鹿角膠(炒)、菟絲子(制)、龜板(炒)各120克,山茱萸、川牛膝(酒洗蒸熟)各90克。
【用法用量】遵醫(yī)囑應用。一般用法是:上藥共研成末,水泛為丸,每次15克,日服2次,早、晚空腹各1次;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藥量在30克左右即可,每日1劑,分2次服。
【功能】滋陰補腎。
【主治】主治腎精不足證。常見癥狀有腰酸腿軟,遺精滑瀉,自汗盜汗,口燥咽干,舌光少苔,脈細或數(shù)。
現(xiàn)代研究表明,用本方加減也可治療多種疾病,如更年期綜合征、干燥綜合征、習慣性便秘、化療引起的白細胞及血小板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腰肌勞損、神經(jīng)衰弱、疲勞綜合征、性功能障礙、中風后遺癥、2型糖尿病。
【注意事項】脾胃虛弱消化吸收功能不良者慎用。
右歸丸與左歸丸都是治療腎虛的常用中成藥,只是二者主治證候不同。因此,治療選藥時并不是 “男服左歸丸,女服右歸丸”,而是前者適用于腎陽虛,后者宜于腎陰虛。同樣,此二方雖是流傳已久的“經(jīng)典名方”,但在使用時最好是在中醫(yī)師指導下辨證用藥,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
補腎要慎重 不能是非不分
益 氣:
中氣不足,脾腎虧虛,才會造成子宮下垂,小腹墜痛及胃下垂消化不良等毛病。因此,對于女性益氣補血尤為重要。下面健客網(wǎng) 網(wǎng)上藥店小編給大家推薦益氣的各種良方。
食療補氣:
1.補中益氣湯
【組成】黃耆 甘草(炙)各1.5克 人參(去蘆)0.9克 當歸身0.6克(酒焙干或曬干) 橘皮(不去白)0.6~0.9克 升麻0.6~0.9克 柴胡0.6~0.9克 白術(shù)0.9克
【用法】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時稍熱服。
2.花生杜仲牛尾湯:補血、益腎、強筋骨
【組成】花生60克、杜仲20克、牛尾1條、生姜3片。
【用法】花生洗凈,浸泡;杜仲置鑊中灑上淡鹽水,慢火炒干;牛尾買時請售者代處理干凈,洗凈后放滾水中煮沸10分鐘,再洗凈。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約3個小時,調(diào)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按摩補氣
1.按摩小腹、胃、后腰點顫臍兩側(cè)與褲中線交接點”帶脈穴”,直至感到發(fā)熱;從小腹向上推,尾骨向上推,直至感到發(fā)熱。
2.或者更簡單點,洗完澡用電吹風吹肚臍眼(丹田),這里網(wǎng)上藥店小編要告訴大家電吹風比吹頭發(fā)更有用的地方:低血糖患者可用電吹風吹腰,月經(jīng)不調(diào)者可以吹后腦勺,再者就是暖丹田(吹肚臍眼)。
保 暖
女人體質(zhì)太寒,直接后果就是導致手腳冰涼,氣淤血滯。因此,女人要永葆青春,必須抗寒保暖。除了飲食上面多食具有補氣、補血、補腎的性平、溫熱類食物之外,同時也要在生活上養(yǎng)成保暖的好習慣。
食療益陽:
1.蓮藕黑豆煲鯰魚:調(diào)中益陽 補血滋陰
【組成】蓮藕500克,沙參15克(中藥店有售),黑豆50克,鯰魚1條,豬脊骨250克,生姜3片。
【用法】各物洗凈。蓮藕刮皮、切段;鯰魚宰洗干凈,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水;豬脊骨敲裂。一起下瓦煲,加水3000毫升(12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時,下鹽便可。為3~4人量。
2.大棗淮山牛[月展]湯:養(yǎng)陽、補血、提神
【組成】淮山30克,大棗8個,黨參、圓肉各20克,北芪10克(中藥店有售),牛[月展]400克,生姜3片。
【用法】各藥材洗凈,稍浸泡;牛月展洗凈,整塊不用刀切,放進滾水中煮片刻,取出洗凈,即過“飛水”和“冷河”。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3個小時,調(diào)入適量鹽、油便可。牛月展可撈起切條狀,拌醬油佐餐用。
生活習慣:
1.多做運動。
適當?shù)倪\動放松身體,可以幫助活動筋骨,促進周身血液循環(huán)。
2.避免生冷刺激食物,多食養(yǎng)陽食物。
每天早上三片生姜、一杯蜂蜜水、三顆紅棗,兩天一瓶酸奶是個不錯的選擇。
3.洗澡和洗腳。
洗澡不僅能消除畏冷癥狀,更能調(diào)節(jié)身體狀況,因而是十分重要的。平時也堅持每晚用熱水泡腳,加入有療效的中藥會更好,如紅花等。
補 腎:
“腎氣”,是腎精所化之氣,對人體的生命活動尤為重要。若腎氣不足,不僅早衰損壽,還會引發(fā)各種病癥,對健康極為不利。因此,補腎也是女性抗衰最關(guān)鍵的。
食療秘方:
1.韭菜粥:補腎壯陽、健脾暖胃。
【組成】韭菜子10克,粳米50克,鹽少許。
【做法】將韭菜子用文火燒熟,與粳米、細鹽少許,同放沙鍋內(nèi)加水500毫升,米開粥熟即可。每日溫服2次。
2.鮮鮑魚燉老雞:補腎壯陽、滋陰補血、益精添髓
【組成】鮮鮑魚或急凍鮑魚2只、老母雞1只、豬尾骨300克、火腿50克、生姜3片、生蔥3條。
【用法】鮮鮑洗凈,用鹽洗擦;雞宰洗凈,去臟雜、尾部,切塊;豬尾骨洗凈,切段,火腿切片。起油鍋爆香姜蔥,加水約半鍋滾沸,下豬尾骨沸2分鐘,下雞、鮑沸3分鐘,取起洗凈,瀝干。一起與火腿下燉盅,加冷開水1500毫升(6碗),加蓋隔水武火燉20分鐘,改文火燉3小時便可。進飲時方下鹽,為3~5人用。
生活習慣
1.如多曬太陽,多食熱量高和溫補腎陽的食品,選服補腎的藥品,等等。
2.運動養(yǎng)腎:腰部按摩操有兩種做法
一、兩手掌對搓至手心熱后,分別放至腰部,手掌向皮膚,上下按摩腰部,至有熱感為止??稍缤砀饕槐?,每遍約200次。此運動可補腎納氣。
二、兩手握拳,手臂往后用兩拇指的掌關(guān)節(jié)突出部位,自然按摩腰眼,向內(nèi)做環(huán)形旋轉(zhuǎn)按摩,逐漸用力,以至酸脹感為好,持續(xù)按摩10分鐘左右,早、中、晚各一次。
腰為腎之府,常做腰眼按摩,可防治中老年人因腎虧所致的慢肌勞損、腰酸背痛等癥。
3.腳心按摩法:
中醫(yī)認為,涌泉穴直通腎經(jīng),腳心的腳泉穴法是濁氣下降的地方。經(jīng)常按摩涌泉穴,可益精補腎,強身健康,防止早衰,并能舒肝明目,促進睡眠,對腎虧引起的眩暈、失眠、耳鳴、咯血、鼻塞、頭痛等有一定的療效。腳心按摩的方法是:每日臨睡前用溫水泡腳,再用手互相擦熱后,用左手心按摩右腳心,右手心按摩左腳心,每次100下以上,以搓熱雙腳為宜。此法有強腎滋陰降火之功效,對中老年人常見的虛熱癥效果甚佳。
自我補腎這么做,您瞧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