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堯時期
司空——掌管水利、建筑的官員
后稷——掌管農(nóng)業(yè)的官員
工師——掌管制做器物的官員
虞——掌管山澤的官員
典樂——掌管教育、音樂的官員
秦代時期
郎中令——掌管宮殿門戶
督道倉吏——管理官倉內糧食的官員
御史大夫——制定保管法律、政令的司法官員
漢晉時期
太史令——職掌文史、星歷的官員
大農(nóng)丞——管領鹽鐵事務的官員
中郎將——統(tǒng)領皇帝侍從的官員
典屬國——掌管少數(shù)民族各部的事務的官員
大長秋——皇后的近侍,用來宣達皇后的旨意以及管理宮中事務的官員
武騎常侍——皇帝的侍從
都尉——即郡尉,武官名,掌握一郡的軍事,官階略低于太守,秩比二千石
騎郎將——統(tǒng)帥騎兵的將官,秩比千石
驍騎都尉——禁衛(wèi)軍將官
天子、諸侯、大夫、士、庶民不是官吏的等級,而是社會的等級。
天子的嫡長子才是天子,其余的兒子或封諸侯,或為卿大夫。
諸侯或是天子的兄弟子侄,或是天子的姻親,比如申侯之于周幽王,如齊侯(姜姓)之于周天子(姬姓),諸侯的嫡長子才有權繼承諸侯,其余的兒子則為大夫。
大夫的嫡長子才是大夫,其余的則是士。
士的嫡長子才是士,其余的只好做平民。
另外還有奴隸,大多是從被征服的氏族來。
擴展資料:
古時的職業(yè)等級劃分的三教九流之說:
三教指古代三大傳統(tǒng)宗教,即儒教、道教、佛教(釋教)。
九流,是指尊卑不同的九種身份,依次是:帝王、道士、文士、官吏、商賈、醫(yī)卜、僧尼、士兵、農(nóng)民。
九流又分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
上九流:一帝王、二圣賢、三隱士、四童仙、五文人、六武士、七農(nóng)、八工、九商。
中九流:一舉子、二醫(yī)生、三相命、四丹青、五書生、六琴棋、七僧、八道、 九尼。
下九流:一師爺、二衙差、三升秤、四媒婆、五走卒、六時妖、七盜、八竊、九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