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的栽培方法
咱們先來說說家養(yǎng)水仙的栽培方法,這不外乎兩種方式:水培法和土培法。
水培法
即用淺盆水浸法培養(yǎng)。
1.將經(jīng)催芽處理后的水仙直立放入水仙淺盆中,加水淹沒鱗莖1/3的為宜。
臺長提示:盆中可用石英砂、鵝卵石等將鱗莖固定。
2.白天水仙盆要放置在陽光充足的地方,晚上移入室內(nèi),并將盆內(nèi)的水倒掉,以控制葉片徒長。
3.次日晨再加入清水,注意不要移動鱗莖的方向。
4.剛上盆時,水仙可每日換一次水,以后每2~3天換一次,花苞形成后,每周換一次水。
臺長提示:水仙在10~15度環(huán)境下生長良好,約45天即可開花,花期可保持月余。
土培法
家庭盆景中較少采用,即利用大多數(shù)潤土花卉的培養(yǎng)法來栽培水仙。
培育方法
1.于10月中、下旬,用肥沃的沙質(zhì)土壤把大塊鱗莖栽入小呈有孔的花盆中,栽入一半露出一半,鱗下面應事先墊一些細沙,以利排水。
2.把花盆置于陽光充足、溫度適宜的室內(nèi)。
臺長提示:以4~12℃為好,溫度過低容易發(fā)生凍害,溫度過高再加之光照不足,容易陡長,植株細弱,開花時間短暫,降低觀賞價值。
3.管理中如果滿足光照和溫度的要求,則葉片肥大,花莛粗壯,因而能使花朵開得大,芳香持久。
臺長提示:土培水仙,可在開花前追施2~3次液肥。
水仙花開旺盛的秘笈
施肥與澆水
不管是哪種栽培水仙的方式都免不了澆水和施肥。
澆水和施肥,是家養(yǎng)水仙的基礎條件,也是家養(yǎng)水仙的必要條件。
然而,大多數(shù)人養(yǎng)水仙的人,從將它取回家就坐等著水仙的花開花謝、自生自滅……
然后,反復追問為何自家水仙養(yǎng)不好?
噢,別再追問為什么水仙狀態(tài)不好,為什么水仙開花不多,為什么水仙葉片黃了,咱們先把澆水和施肥做好了再說其他。
提前說一聲,水仙還可以玩兒“雕刻”,但是雕刻對水仙“選手們”是有極高標準和要求的。只有你的施肥澆水到位了,養(yǎng)對了,養(yǎng)肥了,養(yǎng)壯了,才能進階到下一步“雕刻水仙”。
下一期文章臺長會詳細講解如何雕刻水仙球莖成為一道水仙盆景雕刻。再次此前,臺友一定要熟練掌握令水仙花開旺盛的澆水施肥秘笈。
【施肥方法】
劃重點:水仙好肥。
1.在發(fā)芽后開始追肥,3年生栽培,追肥宜勤,隔7天施1次,2年生栽培,每隔10天1次,1年生栽培半月施1次。
2.為提高水仙的耐寒力,在入冬前要施1次磷鉀肥。
3.1月停肥,2月下旬~4月中旬繼續(xù)追肥,以磷鉀肥為主,5月停肥、曬田。
【澆水注意】
1.養(yǎng)水仙,經(jīng)常要有流水,水的深度與生長期、季節(jié)、天氣有關。
2.一般天寒時,水宜深;天暖時,水宜淺;生長初期,水深維持在畦高的3/5處,使水接近鱗莖球基部。
3.2月下旬,植株已高大,水位可略降低,晴天水深為畦高的1/3,如遇雨天,要降低水位,不使水淹沒鱗莖球。
4.在4月下旬~5月,要徹底去除攔水壩,排干溝水,直至挖球。
水培法因為更方便、更漂亮,作為室內(nèi)盆栽更為普及。
土培法會麻煩一些,但更有利于繁殖和保存,屬于更高一級的水仙栽培方法。
喜歡水仙,不如栽培兩種方式一同嘗試,可養(yǎng)可繁殖,可由一變多,可由小變大,任你玩弄,隨心栽種。
成功栽種水仙,從臺友點擊收藏這一篇詳細的栽培技巧開始。
栽培之后細心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植株生長的奧妙,才不負一番勞苦與付出。
每次推薦臺友們陽臺適合栽種的花草植物,或者分享種植小竅門給臺友們,臺長都會對你們負責到底。
如果臺友們在栽種水仙過程中遇到啥問題,老辦法,來找臺長吧,哇哈哈哈……
臺友若能找來,就是一種信任。
臺長肩負信任前行,必不辜負!
種在陽臺上
喜歡這篇文章的臺友,輕點食指,先轉(zhuǎn)發(fā)朋友圈,再關注。更多精彩文章、詳細步驟、獨門絕技,哈哈哈……臺長將陸續(xù)為臺友們奉上。
種在陽臺上,學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