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死神遺忘的,不是烏龜,而是睡鯊。2006年,科學(xué)家觀察到了一只生活在2200米深海,活了500多年的睡鯊。根據(jù)檢測,這條睡鯊出生在明朝,與吳承恩同歲。
這條長壽的鯊魚名叫格陵蘭睡鯊,常年生活在格陵蘭寒冷海域的鯊魚。
所謂睡鯊并不是指他們愛睡覺,相反他們還十分好動。在它們漫長的一生中,每時每刻都在海洋中漂泊,只不過是它們的速度實在太慢了。導(dǎo)致人們看到它時,都以為它睡著了。
它們長期生活在-5℃-1攝氏度的海水中,寒冷的環(huán)境有助于降低新陳代謝的速度,延長壽命。不過也因為如此,它們的身體每年只長0.5-1厘米。
生長速度緩慢意味著格陵蘭睡鯊比其他動物的成長時間更長。格陵蘭睡鯊也因此被稱為性成熟最晚的脊椎動物。據(jù)觀察格陵蘭睡鯊到156歲,才會性成熟。相當(dāng)于一條睡鯊要在海洋中孤獨的飄蕩一個世紀,才能收獲伴侶。
在幾百年的時間中,體格龐大的格陵蘭睡鯊是吃什么長大的呢?人們在格陵蘭睡鯊的腹中發(fā)現(xiàn)了魚、海豹的殘骸。
這就讓人非常好奇,行動如同慢動作的睡鯊,怎么能捕食到快速游走的魚類呢?
答案就在它們的眼睛里。
原來,在格陵蘭睡鯊的眼睛里生存著一種寄生蟲,它們靠吃格陵蘭鯊的角膜為生。寄生蟲長期在它的眼中撕咬角膜,這也導(dǎo)致格陵蘭魚的角膜組織嚴重受損,最終會讓格陵蘭睡鯊失明。
但是這種寄生蟲的存在并不是全無好處。這種寄生蟲是黃白的,在黑暗的海底這種寄生蟲會造成生物發(fā)光。這種光會吸引其他動物前來,方便格陵蘭睡鯊捕食。
這也是為什么格陵蘭魚在行動緩慢,眼睛失明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捕獵到身手敏捷的動物為食。這種寄生蟲成為了它的誘餌,而它為了食物貢獻了自己的眼睛。
當(dāng)然這種寄生蟲發(fā)出的光不僅能夠吸引獵物,還能吸引其他兇猛的動物。為了保護它們不被其他動物吞食,它們建立了屬于它們自己獨特的防御體系——三甲胺氧化物。這是一種劇毒物質(zhì),吃了它會引起中毒。
2006年,這群”被死神遺忘”的睡鯊也被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動物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因為它們遇到了另一個死神——人類。
在過去尼特人經(jīng)常捕獵格陵蘭睡鯊。他們將睡鯊的牙齒磨成鋒利的刀,將魚肝油制作成油燈照明。近年來,人類對格陵蘭睡鯊的捕獵更加頻繁,這讓很多格陵蘭睡鯊還沒成年就已經(jīng)死亡。
曾經(jīng),它們是被“死神遺忘”的睡鯊,是人類最羨慕的長壽睡鯊。不管朝代如何更迭,它們依舊生活在那片寧靜的深海中。但是人類的出現(xiàn),打破了往日的平靜。
行動緩慢,眼睛失明這些因素讓它們成為最容易被捕捉到的鯊魚。最終它們逃脫了死神的鐮刀,卻無法逃脫人類的漁網(wǎng)。
作者:舒頤
編輯:青草
#在頭條看見彼此##奇趣海外迎兔年#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