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這樣一個疑問:在學詩詞時,有一位超級大詩人「佚名」,從先秦到明清,哪個時期都能看到他的作品,唐詩宋詞元曲樣樣精通,堪稱「詩詞圈第一網(wǎng)紅」。
上了初中才知道,原來「佚名」是指有些作品因為時間過于久遠,考究不到原作者是誰,所以才被冠以佚名。看來「做好事還是要多留名」啊~
今天的主題就是佚名詩詞,準備了九首,大家一起來看看吧~事實證明,就算詩詞沒有作者照樣也能流傳千古?。?/span>
《送別》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古人贈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樹速長,送友意味著無論漂泊何方都能枝繁葉茂;二是柳與「留」諧音,折柳相贈有「挽留」之意。
《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
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反。
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這是反映思婦離愁別恨的詩,是《古詩十九首》之一,今人一般認為它并不是一時一人之作,它所產(chǎn)生的年代應(yīng)當在東漢獻帝建安之前的幾十年間。
《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取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這是中唐時的一首流行歌詞,歌詞的作者已不可考。有的唐詩選本徑題為杜秋娘作或李锜作,是不確切的。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這首詩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疊音詞,這些疊音詞使這首詩音節(jié)和諧,質(zhì)樸清麗,情趣盎然,自然而貼切地表達了物性與情思。
《望江南·天上月》
天上月,遙望似一團銀。
夜久更闌風漸緊。
與奴吹散月邊云。
照見負心人。
這首敦煌曲子詞僅僅指出其中的怨意,是不夠的,還須體味詞中蘊含的那一份癡情,須看到女主人公對「負心人」尚未心死,才能夠味。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
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xiāng),長路漫浩浩。
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此詩借助他鄉(xiāng)游子和家鄉(xiāng)思婦采集芙蓉來表達相互之間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婦的現(xiàn)實生活與精神生活的痛苦。
《塞鴻秋》
愛他時似愛初生月,
喜他時似喜看梅梢月。
想他時道幾首西江月,
盼他時似盼辰鉤月。
當初意兒別,今日相拋撇,
要相逢似水底撈明月。
這是一首寫別后相思的小令。全曲基本上是以「月」作為韻腳,處處寫月,事事用月,通篇敘說議論,但又不單調(diào)呆滯。
《庭中有奇樹》
庭中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jīng)時。
全詩八句,前四句描寫環(huán)境,后四句抒發(fā)情感,寫一個婦女對遠行的丈夫所產(chǎn)生的深切懷念之情,以及長期盼歸又寄情無望而產(chǎn)生的憂愁。
《孟冬寒氣至》
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栗。
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
三五明月滿,四五詹兔缺。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札。
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
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
一心抱區(qū)區(qū),懼君不識察。
此詩抒寫的是寒冬長夜里深閨思婦的離愁別恨,表現(xiàn)其堅定不移的愛情。全詩以第一人稱自訴衷曲的形式展示思婦心理,曲折婉轉(zhuǎn),意蘊深厚。
來源:中華好詩詞(微信號:hebtvzhh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