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電視臺《挑戰(zhàn)不可能》欄目,曾播出過兩期有關“催眠”的內容。
一期是5歲小女孩韓嘉盈。她在現場“催眠”了小狗、蜥蜴、青蛙、雞、小兔子五種動物,讓它們一起乖乖睡著,再大喊一聲“起床啦”,五種動物又立馬“起床”。
另一期的主角是一只狐貍犬,它上演了一次極為罕見的“動物催眠人”表演,11位觀眾被催眠后紛紛倒地。
就連有“當代福爾摩斯”之稱的神探李昌鈺也解釋說,在刑事偵查中,也會用到催眠術。
但催眠果真有那么神奇?
讓我們先來看看節(jié)目中的第一位催眠術表演者韓嘉盈。有網友分析,從節(jié)目中小女孩的表現來看,她似乎沒有用什么特殊的招式,就是把小動物們翻轉過來,并且不斷的撫摸動物身體,嘴里念叨著“快睡覺啦,乖乖啦,快睡覺,睡覺啦……”
有網友指出,這些其實都是動物的本能,通過把動物翻轉過來,并觸摸按壓動物的一定部位,會使之變得穩(wěn)定,從而進入假死狀態(tài)。
沒錯!事實確實如此。只要通過手上的各種動作,讓小動物感覺到危險,激發(fā)出他們的假死本能,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動物催眠師”。
那么狐貍犬現場催眠觀眾又如何解釋呢?
《挑戰(zhàn)不可能》節(jié)目現場,不少觀眾被催眠后倒地
事實上,狐貍犬只是催眠師的一個道具而已。節(jié)目一開始,狐貍狗的主人克里斯蒂娜就選擇了15位愿意接受催眠的觀眾,并把他們帶到了一個封閉空間,先進行了15分鐘的催眠??死锼沟倌缺旧砭褪且粋€職業(yè)的催眠治療師和精神治療師。所以,真正實施催眠的不是狗,而是她!
那催眠究竟是什么呢?
催眠其實是一種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心理調節(jié)技術。它是在被催眠者愿意的前提下,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誘導,使人產生一種類似睡眠的特殊放松狀態(tài)。
不過,催眠并不是真的叫人家睡覺,而是使其處于介乎清醒與睡眠之間的一種恍惚的心理意識狀態(tài)。在催眠的過程中,被催眠者自主判斷、自主行動能力都會減弱或喪失,感覺、知覺也會發(fā)生歪曲。被成功催眠后,人的潛意識就很容易被誘導,會按照他人的暗示作出相應的舉動。
那是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被催眠呢?
一般來說,大部分人都能進入不同程度的催眠狀態(tài)。但是,同樣的催眠手段用在不同的人身上效果是不一樣的,不同的人進入催眠的容易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在催眠里,管這個叫做催眠敏感度。
對于那些內心原本就很相信催眠,并且愿意在催眠中遵從催眠師引導的人來說,進入催眠狀態(tài)是很容易的。而那些心理不愿意接受催眠、不相信催眠、對催眠本身存在很大質疑的人,就比較難被真正催眠。畢竟,催眠是信息的接受與反饋,當事人需要服從催眠的暗示語言并做出反應。如果心理上就是排斥的,那么想達到預期效果也是很困難的。
不過,很難被催眠并不代表就不會被催眠!對此深有研究的中國中醫(yī)科學院研究員、原氣功研究室主任張洪林說:“長時間反復單調的心理刺激,對任何人都有催眠作用”。
催眠的應用有哪些呢?
催眠術主要應用于兩方面,最重要且最主要的一方面是應用于催眠治療。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生活壓力也越來越大。很多人身體上出了毛病,其實是因為心理問題造成的,這就是所謂的“病由心生”。
催眠治療作為一種輔助的治療手段,是心理治療當中的一種技術。催眠師的角色就是心理醫(yī)生,通過催眠找到病人壓力的根源并把它們釋放出來,使其擺脫焦慮、緊張、消沉等不良情緒,保持心理的健康。
現實中也有很多真實案例,久病未愈的患者在看過心理咨詢師以后,某些疾病就得到了改善甚至痊愈了,可見心理調節(jié)的重要性。
電影《催眠大師》催眠秀表演
另一方面的應用是娛樂,也就是催眠表演。
像我們剛才提到的節(jié)目當中的催眠,就是一種催眠表演,主要是通過催眠秀的形式向人們展示,人進入催眠狀態(tài)以后,在大腦潛意識作用下會做出的一些不可思議的事。
比如遵循催眠師的引導,讓被催眠者喝水,他就會做出喝水的動作;讓被催眠者想象有一個樂器,他就會做出彈奏樂器的舉動;讓被催眠者想象現在很冷,他就會瑟瑟發(fā)抖等等。
警方破案有時也會使用催眠術,這一點神探李昌玨也提到過。為了讓某個目擊證人回憶具體的事件,會對其進行催眠來幫助破案。
電影《雙雄》是一部警匪片,講訴的就是利用催眠來破案的故事。其中黎明飾演的是一位警方催眠專家,他說:“人的大腦里有很多扇門,看起來好像很復雜,其實是有一定定律的,只要你知道門的密碼,你就可以打開它看到里面的秘密,而打開大腦的方法我們叫催眠。我們可以用事件、眼神、說話引導對方進入你設計的空間。這段時間對方的大腦,跟他身體的每一個聯(lián)系都會被我們中斷 ,然后輸進我們給他的指令?!?/p>
這也是對催眠很好的詮釋。
催眠并不神奇,實際是科學
清華大學神經工程實驗室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對被催眠者在催眠之前、催眠當中、催眠之后的所有的腦電波數據進行了分析對比。
結果,腦神經專家發(fā)現,催眠前后人的腦電波確實大不相同,催眠狀態(tài)的確存在。而催眠的本質也不是讓人進入睡眠狀態(tài),而是讓人進入潛意識狀態(tài)。這種潛意識狀態(tài),實際上是通過催眠師的不斷暗示所構建。在這個狀態(tài)里,被催眠者的自我意識會變得相對模糊,同時,他的腦海里會浮現出催眠師所描繪的畫面。
張洪林教授說:“在催眠狀態(tài)下可以轉變人的觀念。催眠醫(yī)生正是利用這個特點,在催眠狀態(tài)下轉變心理病患執(zhí)著的不當觀念,從而治療病變?!彼€指出,那些所謂的“大師”和邪教頭子,也正是利用了大家對催眠的不了解,采用類似催眠術的方法,使信徒對他膜拜,最后淪為癡迷者。在催眠狀態(tài)下,邪教頭目再用歪理邪說轉變信徒的認知,從而達到精神控制的目的。
所以說,不是“大師”們有多“神”,而是你已經被“催眠”了!
(本文改編自《并不神奇的催眠》)
本文系『中國反邪教』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