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網絡安全已經成為社會性的大問題,網絡安全治理也在一步步推行,但網絡安全治理也許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近日,工信部照例發(fā)布了2018年第二季度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關于電信服務質量的通告,很多數(shù)據(jù)都表明網絡仍然存在很多安全隱患。
2018年第二季度,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共接到不良手機應用有效舉報128526件次,同比下降32.11%,環(huán)比下降6.34%。雖然從總體來看,對不良手機應用的有效舉報次數(shù)下降,對網絡安全的治理有了一定成效。但這次仍然有近593款手機應用被工信部責令下架,這些不良應用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對網絡環(huán)境和廣大網友的身心健康造成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二季度用戶申訴中,用戶舉報的內容主要涉及金融保險、商品等的廣告推銷,及一些違規(guī)內容,并且涉及到10家知名企業(yè)。這些內容足以對用戶的安全造成威脅,工信部及12321公開曝光網友舉報和投訴問題較多的不良APP和企業(yè),不僅有助于凈化移動互聯(lián)網的環(huán)境,而且有利于保障廣大網友的權益。
隨著一些知名企業(yè)的不斷壯大,與之相關的APP也越做越大。很多用戶用不著或者根本沒有多大必要的功能在軟件滋生出來,不僅在打開或者使用APP的時候手機會很卡,而且有些不良軟件還會自動捆綁下載。此外,這些APP的權限也越來越多,據(jù)用戶反映,某知名APP的權限竟達到兩百多個,配置不太好的手機點進應用甚至會卡到黑屏,對于4G網來說,壓力相當大了。
此外,惡意軟件不僅強行推廣無關應用軟件,給用戶帶來很多不必要的流量損失,而且還會違規(guī)收集用戶的個人信息,甚至對用戶進行惡意扣費,這些給用戶帶來潛在風險的違規(guī)操作可以說是屢見不鮮了。在互聯(lián)網如此發(fā)達的今天,用戶的很多隱私,包括瀏覽網友的愛好、電話信息等等似乎都被曝光于網絡之下。手機應用市場的雜亂現(xiàn)象,隱私泄露隨著而來的騷擾電話、垃圾短信、電話甚至網絡詐騙所帶來的安全隱患讓無數(shù)網民感到困擾。
好在工信部和12321等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也在加大對這些不良APP的打擊力度,加快對網絡環(huán)境的治理。同時,以防網民的信息被泄露,大家在下載注冊APP或者瀏覽網頁的的時候一定要提高警惕,保護好自己的個人隱私,也不要隨意點開第三方網頁鏈接,自主形成網絡安全防范意識。
對于手機應用強行捆綁推廣軟件、私自獲取用戶信息的行為,你們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