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種子可榨油,油粘度高,凝固點低,既耐嚴寒又耐高溫,在-8~-10℃不冰凍,在500~600℃不凝固和變性,具有其他油脂所不及的特性。為化工、輕工、冶金、機電、紡織、印刷、染料等工業(yè)和醫(yī)藥的重要原料。
種子可以榨油,還光亮且?guī)еy,長得蠻討喜的,但,它有毒哦,含蓖麻毒蛋白及蓖麻堿,若誤食種子過量(小孩2-7粒,成人約20粒)后,將導致中毒死亡,所以,撿到不認識的果實可不能亂吃。
原產(chǎn)于埃及、埃塞俄比亞和印度, 后傳播到巴西、泰國、阿根廷、美國等國。廣布于全世界熱帶地區(qū)或栽培于熱帶至溫暖帶各國。
我國作油脂作物栽培的為一年生草本;華南和西南地區(qū),村旁疏林或河流兩岸沖積地常有逸為野生,呈多年生灌木。
根葉有藥用價值:葉有消腫拔毒,止癢功效。鮮品搗爛外敷治瘡瘍腫毒,;煎水外洗治濕疹搔癢;并可滅蛆、殺孑孓。
根有祛風活血,止痛鎮(zhèn)靜功效。用于風濕關(guān)節(jié)痛,破傷風,癲癇,精神分裂癥。
【《中國植物志》 第44(2)卷 (1996) 】一年生粗壯草本或草質(zhì)灌木,高達5米;小枝、葉和花序通常被白霜,莖多液汁。
葉輪廓近圓形,長和寬達40厘米或更大,掌狀7-11裂,裂缺幾達中部,裂片卵狀長圓形或披針形,頂端急尖或漸尖,邊緣具鋸齒;掌狀脈7-11條。
網(wǎng)脈明顯;葉柄粗壯,中空,長可達40厘米,頂端具2枚盤狀腺體,基部具盤狀腺體;托葉長三角形,長2-3厘米,早落。
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長15-30厘米或更長;苞片闊三角形,膜質(zhì),早落;
雄花:花萼裂片卵狀三角形,長7-10毫米;雄蕊束眾多;
雌花:萼片卵狀披針形,長5-8毫米,凋落;子房卵狀,直徑約5毫米,密生軟刺或無刺,花柱紅色,長約4毫米,頂部2裂,密生乳頭狀突起。
蒴果卵球形或近球形,長1.5-2.5厘米,果皮具軟刺或平滑;
種子橢圓形,微扁平,長8-18毫米,平滑,斑紋淡褐色或灰白色;種阜大。
花期幾全年或6-9月(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