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銀背藤:旋花科,銀背藤屬木質(zhì)藤本
云南南部、中南及西南部,四川西南部有產(chǎn)
印度(東北部),錫金,緬甸(阿瓦)及泰國北部也有分布
根藥用,治乳腺炎
【《中國植物志》 第64(1)卷 (1979) 】木質(zhì)藤本,莖圓柱形,幼枝密被絨毛,老枝被短絨毛。
葉大,卵形或多為寬心形,長10-25厘米,寬(6-) 8-15(-20)厘米,先端銳尖,基部心形,葉面無毛或散生伏毛,多皺紋,背面密被淡黃褐色絨毛,側(cè)脈10-15對,至邊緣弧形彎曲,與中脈在葉面下陷,背面突起;
葉柄長5-10(-13)厘米,被短絨毛。
花序腋生,多花密集成頭狀,直徑達(dá)2.5-7厘米;
總花梗極短,最長達(dá)2.5厘米;
苞片大,外面的長達(dá)2.5厘米或更大,卵狀長圓形,宿存,外面被淡黃褐色至灰白色絨毛,內(nèi)面的很小,通常具脈;
萼片橢圓狀長圓形,長12毫米,寬約5毫米,外面被淡黃色長柔毛;
花冠管狀漏斗形,長4-5厘米,白色,粉紅色,稀紫色,瓣中帶外面被白色長柔毛,冠檐近全緣或淺裂;
雄蕊及花柱內(nèi)藏;花絲著生于距花冠基部9毫米處,長22毫米,基部擴(kuò)大,密被長柔毛,花藥長圓形,長3.5毫米;子房無毛,花柱長30毫米,柱頭2頭狀。
果圓球形,直徑8-9毫米,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