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松: 桃金娘科,崗松屬灌木
我國福建、廣東、廣西及江西等省區(qū)有產,東南亞各地也有分布
喜生于低丘及荒山草坡與灌叢中,是酸性土的指示植物,原為小喬木,因經常被砍伐或火燒,多呈小灌木狀。在我國海南島東南部直至加里曼丹島的沼澤地中常形成優(yōu)勢群落。
葉含小茴香醇等,供藥用,治黃疸、膀胱炎,外洗治皮炎及濕疹;根與地稔及五月艾合用治功能性子宮出血。
【《中國植物志》 第53(1)卷 (1984)】灌木,有時為小喬木;嫩枝纖細,多分枝。
葉小,無柄,或有短柄,葉片狹線形或線形,長5-10毫米,寬1毫米,先端尖,上面有溝,下面突起,有透明油腺點,干后褐色,中脈1條,無側脈。
花小,白色,單生于葉腋內;苞片早落;花梗長1-1.5毫米;萼管鐘狀,長約1.5毫米,萼齒5,細小三角形,先端急尖;花瓣圓形,分離,長約1.5毫米,基部狹窄成短柄;雄蕊10枚或稍少,成對與萼齒對生;子房下位,3室,花柱短,宿存。
蒴果小,長約2毫米;種子扁平,有角。花期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