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遇見她的時候,沒仔細看,把她當成了寡流蘇龍膽,只是覺得她比較新鮮,才拍了幾張,畢竟是野外遇見的野花,想再見也許不易,就憑借幾張圖片認識她吧。也把她生境的照片放上幾張,她的“家”很美!
西藏東部、四川、青海、甘肅、新疆、山西、河北、河南、內蒙古、東北等地區(qū)有產
印度、蘇聯(lián)、蒙古、朝鮮也有分布
生于河灘、水溝邊、山坡草地、山谷潮濕地、沼澤草甸、林間空地及林下、灌叢草甸
【1988《中國植物志》第62卷】一年生草本,高3-5厘米。莖紫紅色或黃綠色,密被乳突,自基部多分枝,似叢生狀,枝再作多次二歧分枝,鋪散,斜升。
葉先端鈍圓或急尖,外反,邊緣軟骨質,具極細乳突,兩面光滑,中脈軟骨質,在背面突起;基生葉大,在花期枯萎,宿存,卵圓形或圓形,長3-6毫米,寬3-5毫米,葉柄寬,長1-2毫米;莖生葉疏離或密集,覆瓦狀排列,倒卵形或匙形,長3-5毫米,寬2-3毫米,葉柄邊緣具乳突,背面光滑,連合成長1-1.5毫米的筒。
花多數(shù),單生于小枝頂端;花梗紫紅色或黃綠色,長2-13毫米,藏于上部葉中或裸露;花萼筒狀漏斗形,長5-6毫米,裂片三角形,長1.5-2毫米,先端急尖,邊緣膜質,狹窄,光滑,中脈在背面呈脊狀突起,并下延至萼筒基部,彎缺截形;花冠深藍色,外面常具黃綠色寬條紋,漏斗形,長9-14毫米,裂片卵形,長2-2.5毫米,先端急尖或鈍,褶卵形,長1.5-2毫米,先端鈍,全緣或邊緣嚙蝕形;雄蕊著生于冠筒中下部,整齊,花絲絲狀,長3-3.5毫米,花藥矩圓形,長1-1.5毫米;子房狹橢圓形,長2.5-3.5毫米,兩端漸狹,柄粗而短,長1-2毫米,花柱線形,連柱頭長1.5-2毫米,柱頭2裂,裂片外卷,線形。
蒴果外裸,倒卵狀矩圓形,長3-4毫米,先端圓形,有寬翅,兩側邊緣有狹翅,基部鈍,柄長至18毫米;種子褐色,橢圓形,長1-1.2毫米,表面具明顯的細網紋。花果期4-8月。